县域活动之晋江文化周开锣 展示城市独特魅力

2014-06-29 08:08:51 来源: 东南网

0浏览 评论0
查看原图
  • 仰望高人
  • 两位“公主”
  • 人艺皆美
  • “虎咬草”
  • 五祖拳
  • 数宫灯
  • 看得欢
  • 一家三口猜灯谜 (雅莹 摄)
  • 特色美食吸引游客品尝 (陈晓东 摄)
  • 晋江文化周活动安排

互动:五百灯谜 供您竞猜赢礼品

晋江素有“灯谜之乡”的美誉,2009年晋江灯谜入选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昨日现场设立约500条原创传统灯谜供市民竞猜,猜中即可领取冰箱贴、美食抵用券、免费观影体验券等精美礼品。

在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公共展厅里,《大美晋江》图片展、《晋江古厝》——施清凉晋江古厝摄影展、晋江市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图片展、晋江企业品牌LOGO墙等四个展览,全面展示晋江的民俗风情、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等。

现场还循环播放晋江城市宣传片和《高甲第一丑》、《传承》等微电影展播,让市民直观感受晋江的历史文化。

●甜品“虎咬草” 这个名字够剽悍

一个薄薄的咸面饼,从中间破开一半,塞入一块花生甜酥,再夹着一根芫荽,形似虎口咬根草……

在“文化之都·大美晋江”文化周的特色食品展示馆内,这款长相奇特的小吃,吸引众多市民来围观和品尝,经典的味道,传统的香甜,深受大家的喜爱。

其实这是一道甜品,也可以说是一款迷你型的烧饼,因形似老虎吃草,被形象地称为“虎咬草”。

“这门手艺已经传承数百年时间,到我这里已是第六代了。”摊位前,年轻的“虎咬草”手艺传承人庄凤娘说,2009年虎咬草烧饼获中国烹饪协会颁发的“中华名小吃”、“福建名小吃”等多项荣誉称号,并于去年入选晋江市“非遗”名录。

“我们家的‘虎咬草’,纯手工制作,是一种传统美食,面对现代美食的冲击,希望唤起年轻人对‘古早味’的情感。”庄凤娘称,“虎咬草”烧饼还是港、澳、台乡亲及东南亚地区华侨馈赠亲友的一种礼品,誉满海内外。

●家长们新期望 做个真正“文都”人

“妈妈,这是什么东西?小手和头还会动!”站在晋江木偶剧团的展位前,家住市区的郑少朴小朋友拿着掌中木偶好奇地问。

活动一开始,不少市民走进各种特色展区,现场感受来自晋江的文化味。更有一些家长利用暑假,顶着烈日特地带着小孩前来。家长洪女士说:“平时在学校和家里,这方面的文化体验比较少,特地带他来走走看看。”

刘李宣、刘李思是一对双胞胎,尽管还在幼儿园,妈妈李女士也带她们来“走场”。李女士说:“泉州文化历史悠久,希望让她们从小多一些认识,做一名真正的‘文都’人。”

人物专访

晋江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局长黄良

“活态”特色文化 展示“大美晋江”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精气神”的集中展示。作为“东亚文化之都”泉州的重要组成部分,晋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历来就是泉州府首邑,自唐开元六年置县,至今已经有1296年的历史;晋江是一个人文独特的地方,晋江先民自西晋“衣冠南渡”,自古商通四海,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交汇、激荡,造就了晋江人“爱拼敢赢、大气包容”的人文特质;晋江是一个文化璀璨的地方,南音、掌中木偶、高甲戏等民间文艺蜚声海内外,草庵、安平桥、龙山寺、海底古森林遗址在这里熠熠生辉。

近年来,我们围绕建设“让本地人留恋、外地人向往”的大美晋江,在城市更新改造中,积极注入闽南文化元素,保留历史文脉,让城市更有品位、更有魅力。

在本次文化周系列活动中,我们带来了“文创企业特色食品展示馆”“传统戏曲演出”“现代歌舞表演”“传统灯谜有奖竞猜”“城市主题图片展”“微电影”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瑰宝,希望通过这些闽南特色文化的“活态”展示,让广大市民、海内外朋友进一步了解晋江、感悟晋江、喜爱晋江、投资晋江,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为“东亚文化之都”泉州注入新的活力、增添新的光彩。

[责任编辑:林春婷]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