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失窃文物疑现身浙江博物馆 网友呼吁彻查
媒体曾报道泉州失窃文物
据刘志成多年前考证,那个墓塔石高为55厘米、直径49厘米,圆柱状,一面浮雕莲花、十字架、华盖,乃基督教仿佛教舍利塔的墓塔中的构件。“莲花、十字架即是基督教的特征。明朝时,来泉州的传教士称之为‘刺桐十字架’。”刘志成说,“此件塔石相当珍贵,仅存不多,可称之为‘有钱买无’,属国家一级文物。”
“明嘉靖年间顾家建厝时,挖到不少宋元时期的宝物,有外国石墓盖、十字莲花的花岗岩圆柱石等基督教文物石刻。”刘志成还介绍,“顾珀在宅后立碑,嘱咐后人世代保护好祖厝和文物。”
网友呼吁查明真相 若确为泉州文物如何索还?
浙江宁波的北仑新闻网昨日登载报道《走近港口博物馆国家级文物》,在微博上引发网友争议。网友纷纷质疑泉州被盗文物为何跑到中国港口博物馆,希望公安机关介入调查。也有网友表示,该馆收藏元基督教圆柱形石刻只是高度疑似,还需要博物馆方面说明如何从泉州征集到这一文物,泉州公安机关有必要会同顾珀后裔等人前往核实。若中国港口博物馆所藏确为泉州失窃文物,泉州公安可依法予以追讨。
目前,我国已建立一套以《宪法》为根本依据,《刑法》、《文物保护法》为核心,《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为配套的文保法律构架。其中,《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规定: 1、盗窃国家三级文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盗窃国家二级文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盗窃国家一级文物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宋元时期泉州港被称为“刺桐港”,多种宗教并存也为泉州赢得“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美誉。基督教在元朝时传入泉州,留下众多的名胜古迹和珍贵文物,此次失窃文物即为泉州宗教史的真实见证。
[责任编辑:卢侨生]
相关阅读
-
-
泉州抢抓“新海丝”战略契机 让古港重振走进实际
重振古港雄风,泉州踌躇满志,一张张古港建设的宏伟蓝图正迎着汹涌的时代浪潮徐徐铺开,力争在建设...更多
2014-06-04 09:40:10
-
-
“世界宗教博物馆”:福建泉州多元宗教文化融合
在泉州,中国传统文化与古代波斯、阿拉伯、印度和东南亚诸种文化曾交融汇合,留下佛教、伊斯兰教、...更多
2014-05-13 15:09:58
-
-
泉州博物馆墙里开花墙外香 身边宝库被市民忽略
泉州博物馆外地游客热捧,本地居民冷淡,身边的艺术宝库被忽略。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年接待观众近100万...更多
2014-05-18 10:03:36
-
-
福州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学者观点引来质疑
欧潭生表示,福州是目前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起点,并不是否认这条交通动脉沿线港口各有辉煌的时期,...更多
2014-05-01 10: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