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阅读成为主流 习大大“书单”您读了多少
2014-10-20 10:43:21 来源: 泉州晚报
0浏览 评论0条
忙着刷微博刷微信 阅读效率大受影响
“碎片化阅读很可怕!”市民“独活”表示,微博、微信受篇幅限制,虚假真实杂糅,信息大量涌入,反而容易让人失去判断,“我发现我只是在接收大量信息,却很少思考。而且接收到的信息,很多是无用信息。”“独活”认为,碎片化阅读让人逐渐失去耐心。
市民李小姐有睡前阅读的习惯,每天不完成阅读量就睡不着。但微博、微信流行后,严重影响了她的阅读效率。“常常书刚看没多久,就想着要刷下手机,一边刷手机一边看书,常常看完书天都亮了……”
不少采访对象都提到,微博、微信时代带来的碎片化接受信息的方式,潜移默化中影响了自己的阅读习惯,“过去一个月可以看完好几本书,现在常常一本书都看不完。”
电子终端介入阅读 坚持传统阅读者少
泉州市图书馆2010年至2013年的相关数据显示,全市共累积有约5万本图书借阅证,且每年均以约30%的速度增加。从借阅数量看,成人借阅册次基本保持在17万册次上下浮动,少儿借阅册次则从2010年的4.6万册次一路上升至18.8万册次,增长了4倍之多。
电脑、手机等电子终端介入市民阅读的程度越来越深。据了解,市图书馆现在馆藏总量73万册,阅览座位500个。除了到馆借阅外,市民还可通过网站、手机图书馆及下载“掌中泉图”APP软件下载图书。其中,手机图书馆及“掌中泉图”中提供全免费下载。图书馆的网站访问量也由2010年的58万次猛增至2013年的190万次。今年5月份图书馆还正式对外发布了“掌中泉图”的APP软件。不过,它的下载量尚无统计。
从2013年1月1日至今年10月17日,全馆各类图书共被借阅31.7万册。其中,被借阅册数最多的是文学类,包括文学理论及中外各国文学作品,达25万多册。其次是语言、文字类1.9万多册,经济大类借阅量最少,仅34册。
“现在成人的阅读时间少,受电子阅读影响明显,能坚持传统阅读的确实不多,一般都以文学读物居多。”市图书馆副馆长陈文革说。
实用性和功利化 成不少人阅读动力
2014年4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比上年增长0.38本,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首次超过半数,超五成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
据统计,我国超九成有数字化阅读行为国民是49周岁以下群体,中青年群体是数字化阅读的主力。其中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21.7分钟,比2012年的16.52分钟增加了5.18分钟。
中国新闻研究院院长魏玉山介绍,“获取便利”是我国国民选择数字阅读的首要原因,其选择比例超过六成,“方便随时随地阅读”和“方便信息检索”,也成为国民选择数字阅读的重要原因。
“面对激烈的竞争,如今人们期望从阅读中收获实际效用。”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骆玉明发现了学生们的功利性阅读趋势,他认为当生活态度倾向于物质主义时,年轻人也纷纷摒弃了古典文学与哲学。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认为,在工作、生活的快节奏下,人们的阅读习惯已发生改变,与传统的修身养性相比,实用性和功利化成为不少人阅读的动力,“碎片化”阅读成为很多人的选择,人们更多利用零散时间通过各种途径进行阅读,包括电子书和纸质书。
[责任编辑:林春婷]
相关阅读
-
-
图书馆视障阅读中心门庭冷落 盲人爱电脑听书(图)
2014-10-15 14:32:52
-
女排年轻选手阅读比赛能力待加强 一传急需改善
2014-10-14 15:31:24
-
网友对鹿晗解约事件反应大 话题阅读量超8000万次
2014-10-11 16:02:14
-
-
留学生发起“和国旗合影”活动 阅读量破4亿
云南、浙江、新疆、内蒙古等地都有市民组织起了“我和国旗合个影”的同名活动,身在美国的华人网友@...更多
2014-10-09 10:38:00
-
北京阅读季为阅读推广人颁奖
2014-09-26 10: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