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国家“非遗”精品开展 走进《一千零一夜》
2014-11-27 10:26:25 来源: 东南早报
0浏览 评论0条
泉州海交馆伊斯兰文化陈列馆四楼展厅内,来自22个阿拉伯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布展完毕,今天就要跟大家见面了。本次展览包括阿拉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和中国人眼中的阿拉伯摄影展两个项目,将从今天持续至12月2日。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将以阿拉伯经典《一千零一夜》为主线,分天方艺坛和天方乐坛两个板块,精选约旦、苏丹、阿曼、阿尔及利亚等22个阿拉伯国家的非遗项目展品约300件,以实物陈列、图片、影像等形式,让观众近距离领略古老阿拉伯文化的魅力,体验阿拉伯国家人民的日常生活。看完非遗展别急着走,往里走,中国人眼中的阿拉伯摄影展也很精彩。
走进四楼展厅,仿佛到了《一千零一夜》所描绘的世界:墙壁上,是阿拉伯风情的绘画作品和毯子,展厅正中,是各式各样的阿拉伯展品。古埃及人物像、阿拉伯弯刀、项链、彩色方巾、鼓……这些反映阿拉伯国家人民生活方方面面的展品,让人惊叹异国工匠手艺的精巧。
阿拉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分为三个板块:阿拉伯手工技艺展示(包括民间美术),阿拉伯传统乐器展演,阿拉伯民间文学、民俗及文化空间展示。黎巴嫩的手工浮雕铜火盆,造型有点像立在地上的老式火锅,金灿灿的外表雕刻着精巧的纹路,说它是装饰品也不为过,可打开盖子,放进木炭,点火,它就成了实用的取暖工具。
巴林的金线圈、量金线用称是专门用来绕金线、称金线的,虽然展示的不是真正的金线,但是巴林人的真实生活中,确实有用金线为服饰缝刺绣的工艺——穿着金子做的衣服上街,是不是很高大上?
再往里走,就是“中国人眼中的阿拉伯摄影展”。摄影展的所有图片,都出自中国摄影家之手,美丽的阿拉伯姑娘,身怀绝技的街头艺人——让你换个角度了解阿拉伯文化。 (海交馆/供图)
[责任编辑:林春婷]
相关阅读
- (2014-04-21)泉州整合海丝资源 力争建成国际化文化交流展示中心
- (2014-02-13)东亚文化之都泉州:海丝遗韵千年 文都留存史迹
- (2014-04-30)韩媒泉州拍“海丝”纪录片 陶瓷铁观音篾香将上镜
- (2014-05-06)泉州推进先行区建设 初步遴选48个海丝建设项目
- (2014-05-09)中国九城市“海丝”申遗 泉州福州漳州定位是什么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