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委书记黄少萍:泉州如何推进海丝先行区建设

2015-03-08 17:56:00 来源: 人民网

0浏览 评论0

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泉州作为

人民网记者:泉州怎样发挥优势,主动融入,主动对接,为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作出应有贡献呢?

黄少萍:首先,我们开展决策研究。泉州成立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贸文化合作先行区”建设推进协调领导小组,由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统一指挥、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委托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开展“海上丝路”先行区建设专题调研和《泉州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先行示范区战略规划》编制工作,科学定位泉州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地位功能和作用。着手制定《泉州市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贸文化合作先行区行动方案》,筛选配套项目180个,构建起“海上丝路”建设的关键项目支点。同时,由华侨大学成立“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为“一带一路”战略建设提供决策咨询智库。

其次,加速经贸拓展。泉州开展更加广泛的商贸合作,以服务产业和贸易发展为目标,策划生成一批展会,举办第十六届海峡两岸纺织品博览会、第十五届中国(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及中国(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品牌博览会,赴海外开展“泉州品牌海丝行”、“中国品牌企业走进非洲”等系列推广活动。我们还引导企业“走出去”,开展境外投资、收购,重点推动纺织鞋服等产业到东南亚、南亚、中亚等投资设立工业园区、营销中心和跨境电商配送中心,开展跨国经营。同时,组团赴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和新加坡等“海上丝路”沿线国家,推介泉州,商讨合作事宜。

第三,深化文化交流。在立足挖掘闽南文化底蕴的基础上,泉州统筹推动“东亚文化之都”与“海上丝路”先行区建设相得益彰。2014年以来,启动实施“古城—古港—新区—全域联动”一揽子文化项目,成功举办“东亚文化之都·2014泉州活动年”开幕式、“东亚文化之都·2014泉州丝海扬帆嘉年华”系列活动和首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泉州作为唯一的“海上丝路”代表城市,参加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总部举办的“丝绸之路与创意城市”展览,举办“中国一日·重返泉州”系列活动。此外,泉州最早提出将“海上丝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现正与宁波、扬州等9个城市推动联合申遗。

第四,搭建载体平台。2014年以来,泉州先后举办“新世纪丝绸之路经济论坛暨华文媒体万里行”、首届中阿城市论坛、人民网“行走新丝路”大型采访活动、21世纪“海上丝路”商务圆桌会议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大批国内外专家学者、海丝沿线国家使节代表以及中央有关部委齐聚泉州共襄盛举,共同谋划海丝建设战略,并发起倡议成立“21世纪海丝常态化多边商务合作机制”、“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工商理事会”等,发表《泉州共识》,为“海上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沟通交流平台。

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泉州重点

人民网记者:作为先行区列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布局,泉州的重点突破工作是什么?在哪些方面先行先试?

黄少萍:泉州作为战略支点城市,特别是作为先行区列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布局,是国家对泉州历史地位和改革开放探索的充分肯定,更是对泉州在国家未来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明确要求。泉州将根据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布局和福建省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重点合作布局,以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以及中亚、中东欧等为战略重点区,以东北亚为战略探索区,以东北非和西南欧,中、南美洲,北美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为延伸拓展区,努力在六大方面先行先试。

泉州将着力在华侨华人参与海丝建设上先行,构建面向华侨华人的聚集发展创新区。“侨”,是泉州最大的特色和优势。泉州将抓住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机遇,做好新时期侨务工作,动员广大泉籍华侨华人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密切与泉籍华侨集中地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斯里兰卡等东盟、南盟国家在文化、经贸、科技、教育、海洋、旅游及金融等领域的合作;同时,规划建设华侨海洋城、侨商与民商联合创业区、华侨综合保税区、华侨商品免税区,吸引泉籍华侨华人回归创业。

泉州将着力在两岸交流合作上先行,探索两岸携手共建海丝合作示范区。泉州是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台湾汉族同胞有44.8%(900多万人)祖籍泉州。泉州将围绕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台湾合作产业基地,充分发挥独特的对台人文、文化资源和工作基础等优势,深化提升与台湾在“海上丝路”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依托泉州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建设,探索建立泉台两地“两区两园”的合作模式,构建更高水平的两岸交流合作前沿平台。

泉州将着力在民营经济国际化上先行,打造成为我国面向东南亚、中东国家开放开发的战略高地。泉州将重点培育壮大民营企业这一“主力军”,依托国家级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营造投资贸易便利化、自由化的制度环境;坚持“高水平引进来”与“大规模走出去”并重,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扩大泉州与“海上丝路”沿线的双向投资合作。

泉州将着力在金融开放上先行,打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示范区。泉州是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将进一步增设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推动民间金融阳光化、规范化,努力打通金融资本进入实体经济和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通道;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大在涉外金融领域的先行先试政策力度,加强与境外金融机构的双边、多边合作,鼓励金融机构大力开发推动“海上丝路”建设的贸易金融产品,深化国际金融合作。

泉州还将着力在海丝文化交流上先行,建设中华海洋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泉州在世界海洋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世界海洋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泉州将进一步挖掘古港历史文化资源,开启刺桐古城复兴规划,加大历史遗迹保护,推进现代海洋城市建设;同时,推进泉州与“海上丝路”沿线的人文新闻交流合作,传播泉州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此外,泉州将着力在制造业绿色转型上先行,打造中国制造2025样板城市。泉州已形成了石化、纺织服装、鞋业、装备制造、建筑建材等5个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获“中国鞋都”、“中国伞都”、“中国纺织产业基地”等国字号称谓。自2013年以来,中国工程院推动泉州实施国家“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并将泉州作为“中国制造2025”唯一的地方样板和实践范例,帮助编制《泉州制造2025发展纲要及2020行动计划》。泉州将进一步支持企业全方位创新,推进泉州“制造”向泉州“创造”、泉州“智造”转变,建设“海上丝路”绿色制造基地,科学引导泉州绿色制造“走出去”与“海上丝路”沿线更好地取长补短、合作共赢。

[责任编辑:卢侨生]

相关阅读

泉州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

29日,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市委书记康涛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永礼在会上剖析了...更多

2019-04-30 10:23:47

泉州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市委书记康涛主持

会议指出,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福建代表团参加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加快福建发展赋予...更多

2019-03-20 21:55:13

泉州市委巡察组向15个被巡察单位党组织反馈情况

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分别听取了各巡察组巡察情况汇报,对运用好巡察成果、抓好巡察整改提出了要求...更多

2019-03-12 07:59:08

泉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扩大)会议召开

昨日,2019年泉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扩大)会议召开,总结去年人才工作情况,审议相关事项...更多

2019-03-01 07:50:09

泉州市委政法工作会议召开 康涛讲话 王永礼主持

市委书记康涛在会上讲话。市长王永礼主持会议。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林锦明总结去年政法工作,部署...更多

2019-02-22 08: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