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泉州制造2025”挺立创新潮头

2015-03-30 09:27:07 来源: 科技日报

0浏览 评论0

一份旨在推动从工业大市转型为工业强市的纲领性文件——《泉州制造2025》发展纲要发布实施了!

3月29日,福建省泉州市科技局向科技日报记者通报了这一最新进展。国务院常务会议刚刚审议通过了《中国制造2025》,作为“中国制造2025”首个地方试点和实践范例,泉州市市长郑新聪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部署落实国务院有关会议精神,研究审定《泉州制造2025》发展纲要,在全国率先实施《泉州制造2025》,肩负起为全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探路的重任。

“首个地方试点”缘何花落泉州,又如何为全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探路?

全国“首个试点”缘何花落泉州?

“在我国制造业全面转型,努力实现制造强国目标的大背景下,泉州作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典型城市,对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示范意义。”《泉州制造2025》编制组组长李培根院士说。

作为全国著名品牌之都、重要制造业基地,泉州历来“爱拼敢赢”“先行先试”,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33.36亿元,经济总量连续16年位居全省第一,占福建省的1/4强;累计拥有上市企业86家,中国驰名商标124件,中国名牌产品46项。

《泉州制造2025》也指出,虽然泉州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近年来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面临严峻挑战。如: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附加价值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工艺装备落后;受电商冲击、产能过剩、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企业利润下滑;科教资源匮乏,公共平台不足、高端人才短缺等。

泉州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开展“支持企业全方位创新”行动,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并抓住时机率先在全省实施“数控一代”示范工程试点,作为企业转型升级的标志性工程积极推动。

与此同时,中国工程院联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和工信部启动并开展“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重大研究课题,提出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实现中国2025年进入世界制造强国的总体战略目标。

为确保“中国制造2025”的顺利实施及寻求区域性实践范例,中国工程院经过广泛深入全国各地调研比较,认为泉州作为制造业大市,产业门类多、规模总量大,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又鉴于泉州在实施“数控一代”示范工程的显著进展,决定将泉州市作为“中国制造2025”首个地方试点,并组织院士、专家帮助编制《泉州制造2025》发展纲要及发展智能制造、提升质量品牌、发展服务型制造三个专项行动计划。

传统优势产业应该如何转型升级?

在新一轮工业革命大潮中,全球制造业正发生深刻变革,大数据、互联网、智能制造技术对制造业产生巨大冲击。面临这一局势,拥有传统优势产业的泉州制造业应如何应对?如何推进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变革,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品牌之都”如何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将“泉州制造”推向国际市场?

作为泉州市制造业发展的十年战略性规划,《泉州制造2025》针对上述问题逐一提出解决方案,为泉州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勾勒了清晰的发展蓝图。

——率先推动“四个转变”,即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低质低效生产向质量品牌转变,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从资源消耗型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按照“产业共生、协同创新、智能制造、品牌升级、服务增值”的发展思路,应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促进泉州制造业的转型提升。

——成为中国制造业强市,到2020年,通过科技创新和实施智能制造、提升质量品牌、服务型制造三大行动,使泉州制造业的面貌焕然一新,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到2025年,跻身中国制造业综合水平10强城市之列,建成国内外知名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品牌之都、民营经济创新发展之城和制造业转型升级典范等。

——着重实施四大战略任务,如提升九大产业集群,推动泉州纺织服装、制鞋、机械装备等九大产业向产业中高端、定制化规模生产转型,迈向先进制造;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通过“政、产、学、研、金”相结合协同创新,建设公共创新平台,支持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开发标志性重大产品,重塑泉州制造业的竞争优势等。

其中一大亮点,泉州提出建设“泉州云制造平台”构想,将融合数字化网络化制造技术,以及云计算、物联网、信息服务等技术,将各类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虚拟化和服务化,把资金流、信息化、物流、服务流统一构成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池,通过大数据分析快速调整供应链,开展有客户参与设计的定制化生产,大幅度地提高经济效益。

政府在转型升级中应如何发挥作用?

众所周知,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那么政府在泉州制造业的发展中应发挥什么作用,如何更有力地推动科技创新?

泉州的做法是,充分利用国家综改区、金改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等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发挥泉州政企互动的优良传统,面向企业转型升级实际需求,做好营造创新环境的主体。

以编制《泉州制造2025》为例,泉州积极引进中国工程院开展创新指导和咨询服务,周济院长先后三次带领“数控一代”国家专家组及40多位院士、专家团队考察指导,深入全市9大产业集群、100多家典型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召开了20多场专题调研座谈会和研讨会。

为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泉州在率先对接“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中先行先试,尤权书记、苏树林省长、洪捷序副省长亲自调研指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泉州市黄少萍书记、郑新聪市长、林伯前常务副市长和陈灿辉副市长在编制全过程参加了多场调研和研讨活动,召集各县(市、区)政府、市直相关部门和各产业园区、重点行业协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部分企业进行研讨,市科技局以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

“泉州制造2025”编制组还专门在国家“制造强国发展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汇报会上进行了专题汇报,听取了国家相关部委领导、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的意见,历经近一年努力最终成稿。

泉州市科技局局长颜志煌表示,《泉州制造2025》由中国工程院牵头,组织参与“中国制造2025”研究制定的院士、专家帮助编制,机会十分难得、泉州倍感珍惜。市科技局作为推动实施的主要部门之一,将在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等相关部门的支持、指导下,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支持和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帮助创新主体解决突破发展中的瓶颈,在推动制造强市建设中实践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全国兄弟地市共同投身“中国制造2025”的创新洪流之中。

(科技日报泉州3月29日电)

[责任编辑:林春婷]

相关阅读

国务院印发《意见》 2025年产业总规模欲超5万亿

更多

2014-10-21 09:03:28

国务院要求:到2025年体育公共服务基本覆盖全民

更多

2014-10-20 10:33:04

中国制造2025 泉州被中国工程院列入惟一地方样板

近日,有媒体统计,“世界500强”榜单中一共有50家公司在2013年出现亏损,其中中国独占16席,且全被...更多

2014-09-12 10:35:17

中国制造2025:泉州机械机床点状出现工业4.0萌芽

虽然晋江毗邻泉州市,离厦门也并不远,但想吸引人才到当地工作,并不容易。晋江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所...更多

2014-09-12 07:02:08

院士专家来泉指导“泉州制造2025” 绘制路线图

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带队来泉调研,姚建年薛卫民黄少萍郑新聪等参加。泉州将推进制造业总体升级为“...更多

2014-06-23 07: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