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博物馆举行“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
泉州市博物馆举行“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
看非遗活态演出 品传统文化精髓
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16日至19日,泉州市博物馆举行“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通过观看表演、动手体验等形式感受闽南文化的魅力。
活动期间,泉州市博物馆展厅内举办丰富多彩的现场非遗活态演出。在现场,市民可以观摩手抄南音曲谱,观看南音演唱、提线木偶戏、打城戏特技表演,欣赏泉州花灯“无骨灯”制作工艺、水密隔舱福船制作工艺、旗袍制作工艺等传统技艺。
不仅如此,不少市民还可挽起袖子学习木印版拓片,动手制作一幅年画,或体验制作铁观音茶的程序,或亲手制作德化瓷器,趣味无穷。辫子长又爱美的姑娘们,还可以在两位公式埔女的帮助下,体验一把经典的公式埔女簪花围发型。
国际博物馆日
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为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5月18日为第一个国际博物馆日,并每年为国际博物馆日确定活动主题。
相关新闻
泉州市区两博物馆同办华侨史展
本报讯(记者 孙灿芬)为庆祝国际博物馆日,不仅泉州市博物馆,市区其他博物馆也推出丰富的展览。其中,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和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不约而同地聚焦华侨,将于今日起推出主题华侨史展览。
归国老华侨人生影像讲述“南洋遗梦”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推出的展览,主题为“南洋遗梦——一个归国老华侨的人生影像”,时间为5月18日至6月17日。
这位归国老华侨,是名叫杨洛助的泉州人。展览通过展示他在“过蕃”下南洋和回归家乡后留下的生活照片,向大家讲述普通华人在南洋勤奋拼搏,加入当地建设,组建新家庭又接济家乡的人生经历。同时,通过他们的眼睛,市民也可以看到东南亚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看到华人与当地居民友好相处的场景,还可以看到西方文化对他们的影响。
加拿大古镇早期粤籍华人追问“我是谁”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这些问题,数千年来一直困扰人类,在历史长河里被人们苦苦思索和寻找着答案。身在异域的华侨华人对自身根源的拷问和追寻更凸显其特殊意义。
5月18日—6月1日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推出“我是谁?飞跃太平洋——广东巴克维尔建虹桥”特展。来自大洋彼岸加拿大西部的巴克维尔历史古镇的大量图片向观众展示了早期粤籍华人不一般的移民史。
[责任编辑:林春婷]
相关阅读
-
福建泉州财政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
2014-04-08 16:23:36
-
-
清明昨泉州返程高峰车流翻倍 高速一日41起车祸
昨日是清明小长假最后一天,下午4点多到傍晚6时许,泉州辖区6条高速的沈海线和泉三线,车流量猛增至...更多
2014-04-08 08:39:57
-
泉州经田安大桥将直达晋江 力争7月1日前试通车
2014-04-07 10:39:41
-
泉州清明340多起火情 仓库起火损失或超3千万
消防:昨日接警火情逾340起 9成是山火海峡都市报4月6日讯 昨日,记者从泉州消防支队了解到,为应...更多
2014-04-06 1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