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方案》全文发布

2015-11-17 12:38:00 来源: 今日泉州网

0浏览 评论0

四、加强海洋合作

(一)积极发展远洋渔业。积极开发太平洋和印度洋公海渔业资源,建立与东南亚、南亚、西亚及非洲有关国家长期稳定的渔业捕捞合作关系。引导、支持企业在沿线国家和地区加快境外远洋渔业生产基地、水产养殖基地、冷藏加工基地和服务保障平台建设,探索在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远洋渔船检测服务,开展远洋渔船境外年审、检测、职务船员考试发证,以及远洋渔民教育、培训等工作。

(二)加强海洋科技和生态环境保护合作。依托优势资源,加强与东盟等国家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海洋濒危动物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等领域的交流合作。积极携手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争取在海洋监测、海洋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海洋资源利用等领域制定共同行动计划。支持在闽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沿线国家科研机构开展海洋生态联合观测及风险预警、海岸带变化与修复、海洋碳汇等领域研究和海洋科学考察合作。依托厦门国际海洋周,举办好“中国-东盟海洋经济合作论坛”,共同探讨和开展在海洋综合管理、减灾防灾、科技交流、资源环境保护、海洋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三)强化海上安全合作。推动与东盟等国家在海洋观测和预报领域的合作,推进海洋搜救、海上减灾防灾、海洋灾害预警等领域的合作,建设联合海啸预警和减灾合作与服务平台。参与国家统一部署的海上联合执法、联合防恐合作,加强与东盟国家海上安全执法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了解与互信,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与航行安全。

五、拓展经贸合作

(一)积极推进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充分发挥改革先行优势,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积极开展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开放合作先行先试,实行投资贸易便利化政策,建设改革创新试验田,为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拓展新途径。发挥福建自贸试验区的辐射作用,带动省内其他地区与周边地区共同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

(二)努力提高对外贸易水平。巩固传统贸易市场,积极开拓南亚、西亚及非洲等新兴市场,培育新的贸易增长点。推动重点行业出口转型升级,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努力培育知名品牌,举办“福建品牌海丝行”,推动福建产品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销售。鼓励企业到港澳地区设立营销中心、营运中心,扩大转口贸易规模。支持企业扩大先进装备技术、重要资源、关键零部件以及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消费品进口。

(三)强化贸易支撑体系建设。积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协调海关、检验检疫、交通等部门,创新监管机制,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和国际物流服务平台,促进企业开展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电商贸易。支持企业在境外设立仓储基地、自建或利用第三方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扩大对外贸易,鼓励企业加快海外商贸物流基地建设。推进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整合优化,深化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

(四)加强投资促进工作。完善投资促进机制,促进双向投资合作。引导外资重点投向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节能环保等领域。办好亚洲合作对话(ACD)-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论坛暨亚洲工商大会、中国(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品牌博览会,并依托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等会展平台,举办海上丝绸之路主题活动,吸引更多沿线国家和地区客商参会,拓展经贸投资合作。鼓励各类园区开展专业化招商,引导符合产业政策导向的外资项目向园区集中。支持企业在沿线国家和地区上市融资。鼓励企业在境外投资建设轻工、纺织、服装、家电、机械、船舶、电子信息等优势产品生产基地,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建设经贸合作区。

六、密切人文交流合作

(一)丰富文化交流。深度挖掘海上丝绸之路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组织福建文化精品赴沿线国家和地区展览展示,举办各类文化体育交流活动。加强对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史料研究、文物搜集与保护,支持泉州牵头会同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城市联合申报“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推进“海上丝绸之路数字文化长廊”建设。整合各类节庆活动,支持泉州举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等活动,支持厦门举办“南洋文化节”,支持福州、泉州等城市举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或学术研讨会)”。组织大型舞剧“丝海梦寻”“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图片展”“海丝国家图书和图片展”等赴东盟等国家和地区演出、展出,推动“闽侨文化中心”“闽侨书屋”在沿线国家和地区拓展。深化青年、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等友好交流。积极拓展民间信仰、民俗文化等民间交流往来,积极承办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争取在莆田建立世界妈祖文化中心,定期举办各种祭祀、民俗活动,增进民间互信。启航“海丝友好之船”,赴东南亚开展考察、交流等活动。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媒体交流合作,增进相互了解。

(二)深化教育合作。支持华侨大学等高等院校在海外联合办学或设立分校,支持厦门大学依托马来西亚分校建设中国-东盟海洋学院,合作开展海洋事务、科技培训。依托华侨大学,整合省内外优势资源,合作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高端智库和学术交流平台。支持福建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在东南亚创建孔子学院或汉语培训班。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实施东盟十国来闽留学奖学金项目,增加来闽留学生数量,扩大派出留学生规模。

(三)开拓医疗卫生交流与合作。继续开展援外医疗工作;支持有资质的企业和个人赴东南亚建设经营医院,开办特色医疗诊所,改善当地医疗条件;深化实施福建-泰国精神卫生合作项目,开展交流学习互访;挖掘与发达国家卫生合作,支持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高水平医疗资源来闽合作建立医疗机构。

(四)拓展友好城市。重点支持与东盟十国的相关城市缔结友好城市,增加友好城市数量;着力拓展与南亚、西亚、东非、北非、澳新等地区的友好城市交往,构筑人文交流和密切往来的合作平台。

(五)扩大劳务合作。依托境外投资项目的建设和管理,加大劳务培训,扩大工程承包、海洋运输、现代渔业等领域的劳务合作。针对部分劳动力紧缺地区和行业,争取试点开放境外劳工输入,开辟劳务双向合作新领域。

[责任编辑:卢侨生]

相关阅读

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泉州落幕 共展亚洲风情同圆海丝梦

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泉州落幕 共展亚洲风情同圆海

五洲嘉宾正陆续归去,但悠悠海丝韵、浓浓亚艺情,仍弥漫在这个拥有多元文化的古城,并对未来“一带...更多

2015-11-16 09:15:27
泉州建设海丝先行区策划:逐梦扬帆 点赞海丝新生代

泉州建设海丝先行区策划:逐梦扬帆 点赞海丝新生

一年前,我们与泉州市委宣传部携手,讲述一个个泉州人的“海丝梦”,从这个承载着千年历史文化的海...更多

2015-07-23 10:23:33

泉州十大行动建设海丝先行区 海丝泉州新蓝图抢鲜

记者昨日获悉,泉州市委办、市府办近日联合印发《泉州市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行动方案项目...更多

2015-06-16 10:22:43
泉州市委书记黄少萍:泉州如何推进海丝先行区建设

泉州市委书记黄少萍:泉州如何推进海丝先行区建设

黄少萍介绍泉州在积极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的新思路、新规划,和“先行区”建设的...更多

2015-03-08 17:56:00
泉州13年海丝申遗回眸 从“单打独斗”到九城携手

泉州13年海丝申遗回眸 从“单打独斗”到九城携手

近年来,我市先后投入亿元资金对18个海丝代表性考察点进行修缮整治,目前各考察点文物主体修缮和...更多

2014-06-27 08: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