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综述 海内外三千万泉州人共同狂欢

2015-11-18 09:39:48 来源: 泉州晚报

0浏览 评论0

中央媒体的镜头,空前聚焦。

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各大媒体纷纷以消息、通讯、特写、评论等方式,浓墨重彩地报道艺术节盛况。

境外媒体的眼光,情有独钟。

东南亚第一家且是唯一一家服务于东盟十国的华语电视台——泰国东盟卫视台长何江亲自带队参加艺术节的报道。美国侨报、欧洲时报、大洋日报、非洲时报等四大洲报刊竞相关注。

网络媒体的触角,全面开花。

人民网、新浪网、新华网、中国网、东南网开设专题进行报道。短短一周时间里,#你好泉州#新浪微博话题和#第14届亚洲艺术节#新浪微博话题,阅读量分别达到1198.6万人次和680.8万人次。

随之而来的,是络绎不绝的名家“点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此次活动主题具有浓厚兴趣,热切希望能分享此次活动的成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在贺信中满怀期待;

“亚艺节暨海丝国际艺术节圆满成功,精彩纷呈,创新多多,影响广泛,祝贺泉州!”文化部副部长丁伟不吝赞美之词;

“家乡举办文化盛会,海内外泉商都很自豪,家乡是吸引我们回归的动力。”世界华商联合促进会会长许荣茂难掩激动;

不仅如此,余光中、蔡国强、姚晨等文艺名人纷纷通过视频短片祝福家乡;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著名学者余秋雨等文化大师对盛会念念不忘,离开之后,依然不忘盛赞泉州。

“文都”+“海丝”

独具匠心的城市创新

作为首个“东亚文化之都”,历来敢为人先的泉州,何以在“一带一路”战略号角声中,亮出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的实力与魄力?左手“东亚文都”,右手“海丝先行”,手握两大“王牌”,亚艺节期间,泉州在完成“规定动作”之外,又以一个个创新之举,将三大“自选动作”完成得精准漂亮。

——第一个“海丝”主题公园。一片荒芜之地崛起世界性艺术公园,见证的不止是“泉州速度”,更是一座海丝起点城市在新时代的担当与决心。泉州湾畔,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百崎湖旁,艺术公园镌刻“海丝”“亚洲”之名。盛会期间,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亚洲园的巍然矗立,成为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保存完好的泉州古城,是历史留给泉州的财富,而海丝艺术公园,将是泉州留给历史的财富。”一周前,文坛巨匠莫言流连艺术公园过后,留下中肯评价。的确,在用心完成国家赋予的文化外交使命之际,古城泉州凝聚历史瑰宝,沉淀并创造出更为后世所藏的精粹——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海丝”主题艺术公园,这一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领域建设和福建省海丝核心区建设的重点项目,其规格之高、手笔之大载入泉州史册:群贤汇聚,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领衔设计策划,中央美院团队及王明贤、谢晓英、朱锫、王欣、陈文令、吴达新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和艺术家倾情参与;文化交融,遗世独立的“海之梦”,红砖入石的“红房子”、绿茵葱葱的“绿房子”、见证多国友谊的绿植花朵,雄浑壮阔的亚洲符号文化群雕和泉州历史群雕,以及一系列精彩亮相的名家作品展……这座公园以公共艺术形式,演绎着“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第一回欧亚文都聚会。亚艺之夜,文都相拥。7日,在文都“会客厅”大麦仓,泉州人民第一次通过欧盟领先的城际互动科技,穿越时空与德国柏林打了个照面。这样跨越欧亚的美丽碰撞,在随后全球著名演讲品牌TED登陆泉州城时,又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风暴,12位亚欧文都城市代表与海内外文创界大咖在此共话“文都经”。而文都间的激情碰撞,更在“魅力文都”启动仪式上迎来第一波高潮,泉州向亚欧文都城市发出《泉州倡议》,共同建立“文化之都”城市联盟,引得八方积极回应。此外,无论是13个亚洲国家畅想合作的“亚洲文化论坛”,还是构建起“一带一路”全球“经济朋友圈”的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工商理事会——一如横滨市文化观光局文化项目推进部长阿部昭一所言:“文化和艺术能够打破地域的障碍,成为城市交流最便捷、最有力的渠道。”“文都+海丝”的叠加模式,已然开启增进亚洲价值的集体认同,探索城市文化外交的崭新篇章。

——第一次开启网络亚艺节。亚艺节变身网络盛会,传遍全球。亚艺节成为搜索达百万条的“百度热词”,摄影美术、海报大赛等活动吸引了10多个国家地区网友参与,国内外脸书网友自发当起了文化观察员,依托泉州晚报社强大的采编力量和新媒体矩阵,借助人民网、新华网等平台优势,“网络亚艺节”让此次盛会成为一场点击总量达千万人次、跨越疆界的全球文化盛宴。

古城+新区

城市业态的文化启蒙

文化与城市的淋漓互动,催生了无限惊喜。

这是一场古城文化复兴,正如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书磊在亚洲文化论坛上所说:“领SHOW天地、源和1916,这两个老厂房改造的文创园区,给泉州古城带来了巨大的生机和能量。”对于源和1916里的各种文创馆来说,亚洲艺术节是全新的“文化赶集”。国学会馆办讲堂,生活美学馆办创意陶瓷展,古玩城办古玩市集……他们与旧面粉厂改造成的“大麦仓”一起,独揽“魅力文都”古城板块绝大多数活动,成为全国数一数二的文化高地。周边的商家,直观地尝到了变化带来的甜头。园区之中,“推开门就与泉州文化撞了个满怀”成为去年新落成的“众山小”客栈最好的推介广告。园区之外,小卖部、餐馆“每到文化活动举办期间,店里生意都比平时好上几倍”。经历5次“变脸”的新门街也在文都活动和亚艺节活动的推动下,找到转型方向——凸显闽南特色的“旅游文化休闲街”。首期330间店铺中,已有180多间文创店铺签订入驻协议。未来,这里将崛起古城文化复兴的新地标,各种体验馆、老字号、伴手礼、名小吃将遍布街巷,船弄、码头、水街、蕃坊让笋浯溪水系再现宋元风情。

这是一次新区文化跨越。“别看这是城市新区,她并不是文化的沙漠!”在丰泽的城东新区,中骏世界城主动接过亚艺节“魅力文都”活动的部分重头戏——有国际设计影像节,展映欧盟电影节、亚欧文都城市艺术“双年展”等精品之作;有来自比利时和日本的专业当代舞者、音乐DJ,与泉州广场舞团队互学互动,嗨翻全场。在东海新区,打桩机、运沙车开进了市民广场,备受关注的公共文化中心项目启动建设,未来,泉州科技与规划馆、泉州东海工人文化宫、泉州图书馆、泉州大剧院将如同盛开的“四片花瓣”,托起“亚洲多元文化发展中心”。

如今,一种全新的城市文化空间、全域的文化生活正在被无数市民期待。根据文都规划,古城将开辟“中国传统城市生活体验区”,古港将呈现“后渚港转型文化旅游区”,新区将打造“亚洲多元文化发展中心”,进而铺开“一幅图”(全市文化设施地图)、“一张网”(文化资源数字化服务)、“一串项目”(县县都有核心文化项目)的版图,凝聚成魅力文都新的文化磁场。

[责任编辑:林春婷]

相关阅读

泉州市区迎来8万扫墓大军 缅怀先人提倡文明祭扫

泉州市区坟墓最为集中的“两园一山”,前来扫墓的人流量约8万人次,其中泉州宏福园3 5万人次,皇迹...更多

2014-04-06 21:02:43
泉州鲤城率先受理“单独两孩”申请 两对夫妻领表

泉州鲤城率先受理“单独两孩”申请 两对夫妻领表

福建省“单独二孩”政策于3月31日正式启动。昨日,鲤城区率先在全区范围内启动受理“单独二孩”申请...更多

2014-04-03 09:36:40
泉州在菲律宾办四大活动 让世界感受“文都”魅力

泉州在菲律宾办四大活动 让世界感受“文都”魅力

富有泉州特色的惠女服饰展示感知东亚文化之都泉州·闽南文化菲律宾行活动圆满结束,泉籍菲华乡贤反...更多

2014-04-02 10:16:30
中国文联表演艺术家泉州开展 姜昆唐国强等亮相

中国文联表演艺术家泉州开展 姜昆唐国强等亮相

“绿叶增春——中国文联著名表演艺术家书画联展”3月31日在泉州市开幕,覃志刚、姜昆、唐国强、徐沛...更多

2014-04-01 18:03:40

泉州市2013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 比增10.2%

继2012年泉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9000美元大关后,去年全市人均GDP再次跨越新节点,达到101...更多

2014-04-03 19: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