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泉州市政法工作剪影 忠诚履职铸造平安之城

2016-02-18 14:14:24 来源: 泉州晚报

0浏览 评论0

创新举措护航发展

服务群众践行司法为民

过去的一年,全市各级政法部门仍下大力气破解难题,创新工作机制,提升维护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去年,全市没有发生影响大局的事件,综治平安建设“三率”整体有所提升。

仰恩大学位于较偏远的洛江马甲镇,校园消防管理工作艰巨繁重。泉州市公安局洛江分局在仰恩大学设立治安保卫处,专职消防民警和辅警常驻仰恩大学专司校园消防安全保卫,排查整治火灾隐患及火情,防火工作井井有条,条条落实处。

这是工作创新的小点滴。2015年,全市公安机关创新、健全数十项安全排查举措,预防和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撑起校园“平安伞”,公安机关开展2015“护校安园”专项行动,推进中小学幼儿园技防系统建设及提升工程,推广校园“一键式”可视化报警等。去年,全市校园周边建立治安岗亭485个,设立“护校岗”1374个。

装好交通安全“防护栏”,纳入2015年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的198处交通安全隐患路段全部整治到位,全市163个乡镇、2066个村居共组建交通劝导队1142支,配备专兼职交通安全员3788人。全市道路交通事故起数、伤亡人数和直接财产损失同比大幅下降。

对于公安部门而言,破案是硬道理。去年,两名黑衣的蒙面男子冲进晋江一家珠宝金行,洗劫了店里的黄金首饰。金店抢劫案发后,晋江公安迅速展开侦破,调取现场周边及延伸路线上100多个监控之后,民警七天七夜不间断轮班,甄别和筛查,最终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行动轨迹,锁定两名湖北籍犯罪嫌疑人平某、李某,二人已潜逃老家。案发10天后,民警在湖北监利成功抓获平某、李某,追回被抢走的8条金项链。

迅速破案背后折射的是,全市公安机关克服警力少、案件多、事情繁杂的困难,积极应对社会治安新变化、新特点,完善侦查办案、综合整治、巡逻防控和应急处置机制,有效提升打击、防控水平,确保社会持续向好。

群众的意愿是政法工作的“风向标”和“试金石”。全市公安机关主动靠前贴近,出台诸多便民新措施:

异地换补领居民身份证、驾驶人网上自主预约考试、自主处理交通违法、下放网吧安全审核审批权限、为在泉暂住的非闽籍居民办理赴金门旅游证件、泉州晋江国际机场台湾居民落地签注办理和电子台胞证签发等。

“法官们很有耐心,林文华代表为了我们的案件付出很多。”2015年9月15日上午,永春男子官某来到永春县法院执行局道谢,送上精心制作的锦旗。原来,官某与邻居苏某因借款纠纷对簿公堂。多年来,承办法官数次组织调解,因双方分歧较大,无法达成调解。官某多次向最高人民法院、省市法院上访。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永春法院邀请泉州市法院系统的“调解王”林文华协助做工作,做好该案的调解。林文华用2个多小时,协助调解了这起缠访10多年的案件。

这是泉州市法院系统克服矛盾纠纷冗繁,创新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一个缩影。

面对新形势,泉州市完善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位一体”的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体系。目前,泉州已形成了一张“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大调解网络,基层调解组织遍布泉州各个角落。

以前,在德化县的原告要起诉在石狮市的被告,起诉立案时,单程需驱车130多公里,耗时2个小时,花费数十元。如果材料不齐全等原因未能一次性完成立案,还得多跑几趟。如今,在整个泉州区域,不管是哪里人,不管案件属于哪个法院管辖,只要当事人迈进任何一个法院、法庭,案件均可得到受理、解决。这是泉州在全国首创的“跨域·连锁·直通”式诉讼服务平台。

目前,泉州法院“跨地域服务”、群众“家门口诉讼”的新型诉讼机制已在全国法院系统推广。

“我认罪,我愿意适用速裁机制,早日到监狱改造,争取减刑,早日出狱照顾家人!”看守所的铁窗内,因涉嫌盗窃罪被逮捕的李某流下悔恨的泪水。父母重病无钱医治,情急之下,李某盗窃一部苹果手机。晋江市人民检察院实行的“速裁机制”为期待改过自新的犯罪嫌疑人打开了过上正常人生活的“未来窗口”。

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工作的决定,将刑事速裁程序作为解决案多人少这一尖锐矛盾的一剂“良药”。晋江市人民检察院主动探索,试行速裁机制,取得了较好成效,实现了速裁案件7个工作日内审结的目标。

在案多人少的情况下,泉州检察系统创新机制、提高效率,注重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相统一。在人员未增加的情况下,批捕时间和起诉时间分别缩短3天和10天,实现刑事案件结案率、自侦案件起诉率、有罪判决率、零超期羁押等业务质量指标的四个百分百。

[责任编辑:林春婷]

相关阅读

泉州市区迎来8万扫墓大军 缅怀先人提倡文明祭扫

泉州市区坟墓最为集中的“两园一山”,前来扫墓的人流量约8万人次,其中泉州宏福园3 5万人次,皇迹...更多

2014-04-06 21: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