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学生“同吃同住同玩” 泉州体验千年“海丝”文化
今日泉州网3月23日讯(廖静) “我知道这是以前阿拉伯人来到泉州留下的。”走进福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15岁的美国学生Sophie对一块块用阿拉伯文记录的古老石墓碑着了迷,对泉州这座闽南海滨小城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渊源备感惊奇。
23日,来自美国高德中学的10名青少年在“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继续“泉州之旅”。在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后,泉州“海丝”文化随之声名远播。
精彩的功夫表演、传统书法文化体验以及走街串巷的文化游览,让这群美国青少年沉醉在泉州丰富而多元的文化魅力中。尤其是,传承了千年的福船、刻满阿拉伯文的墓碑、出海的历史传奇、泉州多种宗教和平共处等千年“海丝”文化,让远道而来的美国学生惊讶得张大了嘴。
“在多种文化交融中,泉州文化带给我们一种新的震撼。”美国学生领队中文老师Colin Denley(中文名彭林)在美国已接触汉语15年,并教授了5年汉语。来过中国6趟,接触过中国大部分城市的他,依旧忍不住对泉州特殊文化现象连连惊叹“酷”,以此表达他心中的震撼。
这些美国青少年也住进了泉州外国语中学10名学生的家里,组成了“临时家庭”。连日来,在中国老师的带领下,美中两国学生“同吃同住同玩”,一起学习中国书法、中国脸谱、中国功夫等,过一把“中国传统文化瘾”。
“游学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们了解不同文化。”美国学生的领队Tracey Wilkerson说,每年高德中学初入学的九年级学生都要到中国学习、领略中华传统文化,还深入中国普通家庭,“他们只有近距离了解另一种文化,才能互相理解。”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泉州“海丝”遗存丰富多样。2016年1月,“海丝文化”游学基地在泉州揭牌。自此,海内外各地学子慕名前来体验“海丝”文化。
泉州市教育局对外交流科长郑华强介绍说,“每一次来参观的海外游客和青少年们了解泉州历史后,对泉州特殊文化现象感到惊奇。”2014年以来,泉州各中学就迎来数十批游学团队,其中包括来自美国、德国、韩国、日本以及中国台湾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少年。(完)
[责任编辑:卢侨生]
相关阅读
-
-
侨乡泉州“海丝”先行 经济连续18年领跑闽省(组图)
建省泉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8日开幕。市长康涛在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16年...更多
2017-01-09 08:43:10
-
泉州再掀开放热潮 做大海丝“朋友圈”
“把历史留给我们的‘海丝’宝贵财富转化为城市的功能、特质、气场。”在26日开幕的中共泉州市第十...更多
2016-09-26 16:51:06
-
-
“海丝文化”游学基地泉州揭牌 青少年续“丝路友
泉州五中、泉州盲聋哑学校分别被确定为游学基地之一,陆续还会开放6个游学基地,届时游学基地将开展...更多
2016-01-23 22:40:40
-
-
“我是海丝小导游”公益活动在泉州市青少年宫开营
昨日上午,“我是海丝小导游”活动开营仪式在泉州市青少年宫举行。60多名经过前期选拔、热爱泉州海...更多
2015-10-18 16:04:27
-
-
两岸三地画家福建泉州“重走海丝路”(图)
包括台湾金门县美术学会理事长翁清土、香港福建同乡会副会长李宏在内,来自台湾、香港、泉州、福州...更多
2015-05-23 10: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