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吨含汞废料被非法倾倒河南 环保部督促清走无果(图)

2016-08-15 16:30:05 来源: 观察者网

0浏览 评论0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中的运输单位和运输车型涉嫌造假。

“五联单”涉嫌造假

根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下称《固废法》)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危险废物转移采用联单管理办法,因危险废物转移联单有五联,业内简称“五联单”。

五联单的产生是具有回收资质的企业,开据授权委托书与产生废氯化汞触媒的企业签定回收合同后,由产生废氯化汞触媒企业上报当地环保局,再上报省环保厅,然后由省环保厅下发红头文件到当地环保局;当地环保局颁发五联单给企业,然后让签回收合同的企业提供有危险货物运输许可证的运输公司派车方能转移,并有专人押车;危废货物转移到五联单上登记的有回收资质的企业并加盖公章,回执单交到发货单位后,危废转移才算完成。

按贵州、内蒙古两地环保部门的审批要求,这两辆废氯化汞触媒应运往贵州省铜仁市铜鑫公司进行处置。

澎湃新闻获得的五联单显示,已填有输出单位和接收单位的信息,且盖有东兴化工物资供应部公章。但运输单位写的是保定市保运化学危险货物有限公司,车型是危化车。

事实上,根据环保、公安部门记录的口供,董建军找了2辆普通的半挂货车到厂区组织装载。

业内人士告诉澎湃新闻,普货车和危化车外表看来没有区别,但危化车车身有明显的危化品标识,运输途中交通运输部门会进行检查,危化车司机经过专业培训,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可根据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洛阳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危废出厂时,东兴化工应对运输车辆进行检查,当地环保部门也具有监管失职的责任。

7月29日,澎湃新闻致电内蒙古环保厅固废中心,其工作人员以案件正在办理为由,婉拒采访要求。

[责任编辑:陈健]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