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藏家拿出“骨董” 年号预示推测博饼或源于宋朝

2016-09-14 09:40:41 来源: 泉州晚报

0浏览 评论0

藏家拿出“骨董” 推测博饼源于宋朝

俗称的“对堂”应分成两段 是榜眼

中秋佳节临近,泉州大街小巷渐渐传出骰子撞碰瓷碗的悦耳叮当声,博饼这一中秋民俗活动又一次成为热门话题。每年这个时候,闽南人倍感自豪,大家普遍认为,博饼源自闽南,是闽南地区特有的习俗。

不过,泉州孔子学会副会长、泉州市泉台民间交流协会副会长陈庆元对此有新见解,他根据收藏多年的藏品特征推测,博饼或始于宋朝,而且中原地区早已有之。

藏家拿出“骨董” 推测博饼源于宋朝

“骨董”雕刻精美

“骨董”玩法极似博饼 除了状元还有榜眼

日前,记者来到陈庆元家中,看到其客厅里摆放着一件直径约50cm的博饼大瓷碗,里面放着六颗骰子。

“我有两件有关中秋博饼的宝贝,除了这个博饼大瓷碗,还有一件被称为‘骨董’的珍品。”陈庆元边说边拿出一个古朴的红木盒。红木盒的盖子中间刻着“骨董”二字,右侧刻着时间“李国元年”,左侧则刻有“学明玩”三字。盒子内装有64支象牙骨制成的精美“状元筹”,“状元”“榜眼”“探花”“会元”“解元”“经魁”“传胪”各一支,“会魁”三支、“进士”六支、“举人”十六支,以及“秀才”三十二支。其中,“状元”尺寸最宽最长,大约10厘米长,2厘米宽,顶刻“状元”二字,底刻“六十四注”字样,均红色描红,雕刻精美;背刻一个大字“谱”“状元合巧五子一色得……”等。

“状元签背后注释的使用方法很像博饼专用词汇,我认为这就是古时博饼用的器具。”陈庆元介绍,他家中也曾有一套类似的“骨董”,后来因某些原因遗失。大约三十年前,他在成都古玩市场上看到这套“骨董”时,十分激动,于是花了两千多元买下。几年前,央视鉴宝栏目组来泉州时,陈庆元的女儿带着父亲的这一宝贝让专家鉴定。“专家鉴定,这套象牙骨产品历史最少在300年。”陈庆元说。

“骨董”服饰年号预示 博饼或起源于宋朝

博饼究竟源自哪里?目前,闽南地区较为普遍的说法是源自300多年前郑成功屯兵闽南时。然而,有专家指出,“博饼”应脱胎于明清时期全国多数地区在玩的“状元筹”或“状元签”这一科第习俗,不仅在闽南地区,其他不少地方也发现类似器具。记者了解,“骨董”中“经魁”“传胪”等多为明代科举制度的用语,而“解元”等官衔唐朝已有之。

持有“骨董”的陈庆元则认为博饼或起源于宋朝,因为“状元筹”上的人像服装很像宋朝的服装。“宋徽宗好玩,当政时,全国各地绞尽脑汁,变着法地想出各类娱乐项目供他玩乐,所以我认为博饼源于那时。”至于“骨董”的“李国元年”, 陈庆元推测应是“大蜀国元年”。“史料记载,宋淳化四年(993年),在永康军青城县爆发了王小波、李顺起义。淳化五年正月起义军攻克成都府,在成都建立大蜀政权,李顺为大蜀王,年号应运。”陈庆元说,他向多位史学家请教过,李顺建立的大蜀政权应是“李国元年”的最佳解释。

对堂或是“对段”演化而来 应为榜眼

根据“骨董”里“状元”后标注的玩法,陈庆元介绍,秀才是有一面红4点,举人有两面红4点,进士有四个面点数相同(红4除外),而会元有三面是红4点,探花是顺子,而榜眼则是有两组三个数(红4除外)相同,状元有四个面是红4点。另两个骰子按点数比大小,点数大的可抢点数小的状元。

“以上可见博饼的等级与古代科举制度挂钩。然而问题在于榜眼,许多人刚玩博饼时会好奇,为什么只有状元、探花,而没有榜眼。我分析榜眼是六个骰子中三个三个各一半相同,闽南语俗称‘分成两段’,久而久之误传为‘对堂’。”陈庆元解释。

他认为,如今的博饼规则是简化后的,奖项不是简称了,就是省略了。“例如,秀才是有一面红4点,现简称为‘一秀’; 举人有两面红4点,现简称为‘二举’;进士被称为‘四进’,会元变成了‘三红’,而后是‘对堂’、‘状元’。”

“简化后的博饼,相比之前虽然简单了,也更易操作了,不过我还是认为,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希望最原始的博饼方式能被保留并传承。”陈庆元说。

[责任编辑:林春婷]

相关阅读

民间藏家晒珍品 见证“海上丝绸之路”辉煌历史

民间藏家晒珍品 见证“海上丝绸之路”辉煌历史

在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开幕之际,泉州民间收藏家蔡其呈向记者展示了一批珍藏品,见证“海丝”辉...更多

2014-11-25 08:5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