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湿地文化展示有“新家” 预计年内完成主体建设

2016-11-07 10:19:23 来源: 泉州晚报

0浏览 评论0

湿地文化展示有“新家” 交流科研展示中心预计年内完成建筑主体建设

位于泉州中心市区桃花山公园北入口广场西侧的湿地文化交流科研展示中心,预计今年12月底可完成建筑主体工程。

位于泉州中心市区桃花山公园北入口广场西侧的湿地文化交流科研展示中心,预计今年12月底可完成建筑主体工程。

湿地文化交流科研展示中心设计方案

展示中心以促进海峡两岸湿地文化和科研交流合作为宗旨,以展示海峡两岸湿地文化为重点,将通过采用动植物标本与景观、互动技术和实验、演示装置、湿地复原场景等多元化手段,对湿地基本知识、人类与湿地的关系、海峡两岸湿地的历史变迁及其文化渊源、湿地资源状况、湿地保护与科研成果等进行展示。

展示中心共三层,旨在塑造成对台科研文化交往的重要窗口、展示海峡两岸湿地保护和科研成果、普及湿地科普知识的重要场所,推动海西生态文明的发展。展示中心一期科研中心项目的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将建成生态监测站、湿地监测站、国家级生态定位研究站、科研实验室、宣教室和海峡湿地文化展示室、湿地文化宣教室、湿地文化动植标本室、湿地知识互动学习室、湿地文化交流论坛等一系列科研文化交流基础设施。

其中,生态监测站将对泉州湾河口湿地内水质、气候因子、野生动植物生长、生存状况及生存环境进行长期监测;湿地监测站将对保护区湿地气候、水文、水质、主要生物多样性动态变化情况、湿地资源开发利用和受威胁情况、湿地周边主要环境变化情况等进行监测;国家级生态定位研究站将对泉州湾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各种要素包括气候、水体、土壤、生物特别是红树林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进行长期监测,建立档案。科研实验室主要对各种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开展湿地红树林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宣教室则采用鸟类等野生动植物标本和多媒体等方式,进行湿地科普知识的展示和宣传。

二期湿地文化交流展示中心的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主要包括海峡湿地文化展示室、湿地文化宣教室、湿地文化动植标本室、湿地知识互动学习室、湿地文化交流论坛等设施。

截止到目前,工程已完成独立基础混凝土浇筑工作,按照施工进度安排,预计今年12月底可完成建筑主体工程。(记者 蔡紫旻 通讯员 吴明钦)

[责任编辑:林春婷]

相关阅读

泉州市反诈骗中心发出预警:刷短视频消遣 小心诈

时下许多人喜欢的消遣方式是刷短视频,各大短视频平台聚集了大量的人气和流量,平台的开放性特点,...更多

2019-05-21 23:27:48

泉州市领导干部提高政治能力专题培训班开班

泉州市委于5月20日—24日举办泉州市领导干部提高政治能力专题培训班。昨日,市委书记康涛参加培训班...更多

2019-05-21 08:00:34

泉州体育产业发展强劲 规上企业去年实现产值约30

2018年泉州体育产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全市体育用品生产企业超过4000家,规上企业实现产值约3050亿...更多

2019-05-21 07:59:59

泉州棚户区改造实现“开门红” 一季度基本建成29

根据《2019年棚户区改造工作方案》,今年全市计划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25个、20836套,基本建成(含往...更多

2019-05-07 10:11:00

泉州交警发布五一出行提示 合理安排出行避开交通

值得注意的是,4月30日、5月1日的16:00至21:00,泉州动车站及其周边路段的车流、人流将会加大。更多

2019-04-30 10:3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