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2016年实现旅游收入700多亿 海丝魅力点亮泉州旅游
产品 与众多业态融合产生新业态
2016年,我市推动旅游与工业、农业、体育、海洋渔业等产业的融合,培育工业旅游、海岛旅游、乡村旅游、康体养生等旅游业态产品。
推动“旅游+工业”发展模式。引导特色工业企业融入现代旅游元素,晋江361度、安溪年年香等7家企业获评第二批省级观光工厂,我市旅游观光工厂数量居全省首位。
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步伐。新增洛江区虹山乡等3个乡村旅游休闲集镇和一都镇三岭村等19个乡村旅游特色村,泉港惠屿岛、洛江乡韵农场、德化桃仙溪等乡村旅游提升项目有序推进。惠安女民俗风情园等4家单位获评三星级以上乡村旅游经营单位。
此外,市旅游局与市体育局联合推荐安溪志闽生态旅游区、泉港红星生态园、泉州友邦山庄文化创意生态园等单位创建省级体育旅游休闲基地;与市卫计委联合推荐惠安聚龙小镇休闲度假旅游区、安溪国心绿谷茶庄园、德化九仙山景区、泉港绿笛山庄等单位创建省级康养旅游休闲基地。
外国游客不远万里前来体验海丝魅力
服务 智能化为游客提供温馨服务
如今,游客来泉州古城旅游,只要扫描已设置好的二维码,就能拥有一个免费的“数字导游”,倾听所到之处的历史和故事,实现高质量的自助游。这得益于去年市旅游局和鲤城区政府共同建设的泉州古城语音导游系统,共有300个语音导游点。
此外,2016年新建和改建旅游厕所103座;安溪旅游集散服务中心、惠安旅游集散服务中心等省为民办实事项目有序推进;6个房车和自驾车露营地建设正有序推进;新建100块旅游道路标识牌,旅游道路标识体系不断完善。
“海丝申遗激活‘海丝’基因,带动‘海丝’旅游。”张锡坤说,2016年,国家文物局明确泉州、广州、宁波等8个城市共31个遗产点列入首批海丝申遗点。今年春节前夕,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致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推荐海上丝绸之路最具代表性的港口城市“古泉州(刺桐)史迹”作为2018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这将推动我市申遗文物本体保护、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目前,泉州列入海丝申遗的首批14个申遗点修缮整治已全面开展,一些申遗点已完成修缮,环境更好了,服务质量也提高了。
活动 两百多场活动添彩“海丝”旅游
去年,我市各县(市、区)和景区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市旅游局还紧扣“海丝”主题,结合关键时间节点,推出系列活动。全年活动多达200多场,为“海丝”旅游增色不少。
“五一”期间,围绕打造“海丝古城”旅游,举办了西街“美好生活”文化月、旅游文化艺术展演等一系列旅游文化活动80多项;“5·19中国旅游日”举办各类活动15项;6月18日,举办2016年首届泉州海丝古城定向穿越徒步活动,吸引了数千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10月份,结合国庆黄金周和2016海上丝绸之路环泉州湾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举办了“海丝泉州2016年文化旅游嘉年华”系列活动近80项,50多家旅游企业推出优惠措施近60项,让广大市民和游客享受一场海丝文化旅游盛宴,把海丝泉州旅游推上一个新高潮。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