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上的厦门:揭秘《航拍中国》跟厦门很有缘

2017-03-21 09:29:15 来源: 厦门日报

0浏览 评论0

纪录片《我的马拉松》里美丽的厦门夜景。

纪录片《周起元》上个月在海沧开机。

最近在央视播出的高颜值纪录片《航拍中国》在豆瓣上以9.4分的高分傲视群雄,在网友眼里,这部片子的惊喜程度不亚于《舌尖上的中国》,被称作“制作比肩BBC”。前天,记者经过多方努力,联系上了《航拍中国》的总导演余乐、导演张晓敏以及撰稿黄康源,对他们进行了独家专访,了解到不少与厦门有关的“航拍内幕”。而事实上,张晓敏本人也与厦门这座城市颇有渊源。

尽管已经播出的第一季没将厦门收录其中,但张晓敏透露,在计划拍摄的完整五季中,福建篇里,厦门会占据相当的比重。

【释疑】

《航拍中国》

肯定会有厦门

不少厦门人或许会感到疑惑——这么美的厦门,为何没有入选《航拍中国》第一季呢?

“除了地理位置之外,还应遵循差异性大的特点。”张晓敏告诉记者,入选的省份不仅要分布在中国各个方位“东西南北中”,此外纳入同一季的省份还应遵循差异性大的特点,“像海南和福建同样是位于南方的省份,就不会放入同一季的拍摄当中。”

不过别担心,厦门还是会出现的,只是还需要等待。张晓敏透露接下来的目标:在未来五到六年时间里,《航拍中国》预计要覆盖全国的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完整版本为五季。她说,福建篇里,厦门的鼓浪屿、环岛路甚至还有远海码头,都可能入选。

【渊源】

导演张晓敏

曾在厦门读高中

说起来,张晓敏与厦门渊源颇深。

“如果没有在厦门念书,我可能没有办法像现在这样大胆。”祖籍漳州的张晓敏,高中三年是在厦门英才学校度过的。1997年,从家乡到厦门念书,张晓敏觉得自己当时就慢慢改变了:“眼界一下子开阔了,胆子也慢慢变大,敢想敢做。”

张晓敏说,当时班上同学的水平参差不齐,然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都有自己的梦想。因为高中三年在厦门念书的经历,让她开始勇于踏出第一步,走出福建,走遍中国,开启航拍之旅。

讲起这一段经历,张晓敏还回忆起当时的一件“糗事”。高二时,有一次班上组织去环岛路春游,当时坐在出租车的副驾驶座上,张晓敏一看到沿海公路,就兴奋地往车窗外探去,结果一头撞上车窗玻璃,把玻璃撞得龟裂,幸好人没事。她说,自己也很希望能把环岛路收录进《航拍中国》里,既是因为美,也是因为自己的青春记忆。

【亮点】

原班主创人马

正在厦门踩点拍片

其实,不止张晓敏,整个《航拍中国》的主创团队都与厦门“关系密切”。

张晓敏说,尽管福建篇未收入《航拍中国》的第一季,但是原班人马参与的另一部与厦门有关的纪录片《海上福建》,将在本月底开机,预计明年推出。这次,张晓敏是《海上福建》的总导演,目前和主创团队正在紧张的筹备当中。

《航拍中国》的撰稿,此番是《海上福建》的执行总导演黄康源,目前正在厦门踩点。黄康源向记者介绍,这部片子主要以人文故事为主,结合航拍,讲述福建海洋的故事。他还向记者独家透露,厦门国际邮轮码头、厦门海沧区天心岛小学、厦门远海自动化码头都将被收录其中。

这不是这支主创团队第一次拍摄厦门主题的片子。去年以来就已经拍了两部,分别是《开台王——颜思齐》和《我的马拉松》。他们与厦门文广影音有限公司、海沧区电视台合作的片子《周起元》已经启动,将会在厦门会晤期间播出。

“今后表现厦门主题的片子,相信还会更多。”张晓敏说。

【幕后】

细致:平均一集100多页分镜剧本

关于《航拍中国》的幕后,总导演余乐、导演张晓敏以及撰稿黄康源向本报独家透露了一些拍摄中的细节。

巧妙利用各大地理杂志、旅游杂志作为导演组的“踩点”工具,在细致的踩点工作后,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卫星地图模拟、网络图片和文字等资料,导演组绘制出详细的“目标书”——分镜头故事板。

每集40多个点的拍摄都有详细的要求,建筑物、拍摄时间、季节,甚至拍摄方式,每个景别镜头的拍摄量都有明确的规定。第一季共6集的“目标书”多达600多页,平均一集100多页。

执着:为拍雾凇两度前往黑龙江

开着直升机航拍,看起来酷炫潇洒,但实际上拍摄者却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余乐告诉记者,新疆的部分地区,虽然直升机距离地面高度在500米内,但实际海拔却高达6000多米。摄影师坐在机舱内遥控机舱外的摄影机,需要戴氧气罩工作。

而在楼兰古城拍摄时,除了要忍受高温之外,还要防止迷失方向——受磁场干扰,在当地指南针也失去作用。“只要太阳一落山,即使走出100米,也可能再也走不回来。”——实地拍摄时,摄影师才明白了当地导游的这句话并非虚言。

而在黑龙江省黑龙潭拍摄雾凇时,为拍摄出绝佳效果,摄制组在两个季节两度前往拍摄——夏天去了3天,冬天又去待了15天。

意外:东北虎跃起要抓无人机

即便有了精密的“目标书”,但实际拍摄中很多情况都没办法按部就班,特别是拍摄野生动物。但正是这样的不确定性,给主创团队带来了不期而遇的惊喜。

在陕西,他们拍到了当地人20年没有见过的野生羚牛;在黑龙江,他们在试图拍摄一群东北虎的近景时,一只东北虎非但不怕,反而一跃而起试图去抓拍摄的无人机——留下了第一季中最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记者 陆晓凤)

[责任编辑:黄如萍]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