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剧传承400多年融合多个剧种流派 将有首套教材

2017-08-07 09:24:40 来源: 福州晚报

0浏览 评论0

现代闽剧《别妻书》舞台照。

闽剧俗称福州戏,有4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现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闽中、闽东、闽北地区,并传播到台湾和东南亚一些地区。2006年5月,闽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值得一提的是,在福州市非遗项目中,福州评话、福州们伬艺、林浦安南伬、茶亭十番等,都与闽剧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今年5月,时隔24年后,福州闽剧演员以《兰花赋》再获梅花奖。6月和7月,记者一行“探秘”闽剧艺术,先后走访了闽剧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林培新、陈乃春、陈新国、林瑛,听他们畅谈闽剧的“前世今生”,以及他们的艺术人生。

海纳百川 融合多流派

闽剧有400多年历史,但真正形成独立完整的剧种,却是在20世纪初叶。它是在不同流派的福州戏剧大融合的基础上,吸收了诸多外来剧种的养分形成的。闽剧有很强的兼容性,又始终保留着自己的特色。

据介绍,明末,江西弋阳腔传入福州,与方言小调逐渐融合,形成江湖调。随后出现了演唱江湖调的江湖班,以及以江湖调和飏歌为主要唱腔曲调的平讲班(“平讲”即用方言演唱)。后来,平讲班和演唱昆腔、徽戏等外来声腔的唠唠班(“唠唠”意即当地人认为唠叨难懂)及福州演唱儒林戏的儒林班合流,三者合一,形成了闽班。民国年间,郑振铎将《紫玉钗》《墦间祭》送商务印书馆出版,以“闽剧”取代“闽班”之称。从此“闽剧”成为福州地方戏的统一名称。

早期的闽剧,角色分行比较简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乃春是闽剧第一个梅花奖获得者。他介绍,闽剧的儒林班、平讲班行当,由生、旦、丑三个角色构成“三小戏”,后来吸收徽班、京剧的分行,角色渐趋完整,增加到七个,曰“七子班”,再到九个,称“九门数”。随着行当的细致化,逐渐发展为“十二角色”,有小生、老生、武生、青衣、花旦、老旦、大花、二花、三花、贴、末、杂等,相当齐全。民国年间,武生陈春轩吸收京剧武打技艺,创造一套独特的武功,其代表作《八大锤》被拍成无声电影,把闽剧首次搬上了大银幕。

不失个性 独特福州味

“闽剧唱腔特有的韵味,是它的魅力所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林瑛说,福州方言是闽剧的“本”,四大唱腔是闽剧的“根”。离了它们,就不是原汁原味的闽剧了。

她介绍,闽剧的唱腔是由洋歌、江湖、逗腔和小调等四大类组成。“逗腔”典雅婉约,“洋歌”通俗平畅,“江湖”粗犷激越,“小调”清新活泼。演唱时男女均用本嗓,高昂激越、朴实粗犷的同时,不失细腻柔婉。

据了解,闽剧现有数百首固定的曲牌,根据不同的情境和人物性格,选择不同曲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国家一级作曲家陈新国说,闽剧的“虾油味”不仅体现在演唱、道白,在乐器演奏上亦是如此。闽剧乐器有笛子、逗管、月琴、双清、椰胡、缸鼓、大锣、小锣、大钹等数十种传统乐器。为了情境需要,还加入电子琴、架子鼓、大提琴等西方乐器。其中,逗管、椰胡、双清、月琴是闽剧的特色乐器。

陈新国说,现在的闽剧有越剧化倾向,讲究唯美、柔美,传统闽剧讲究粗犷、豪迈和张力,乐器演奏上要有高低起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林培新介绍,闽剧的剧目丰富多彩,大多来源于百姓生活。但无论是反映乡土题材的剧目,还是反映其他地方故事的剧目,或改编移植兄弟剧种的剧目,往往都会融入福州地域的民风民俗。

闽剧的唱、念、做、打、舞、耍、谑等艺术手段,都有其特色。比如,不同于京剧丑角规范性的动作,闽剧的丑角更多的是通过诙谐语言和表情去演绎人物。一些观众熟知的丑角演员在台上刚一露头,台下就捧腹大笑。

薪火相传 将有首套教材

6月30日,在闽侯县文化馆,闽剧经典剧目《王莲莲拜香》中的《盘答》再次被搬上舞台。这回,林瑛一反传统,在这场戏中加入了6个“王莲莲”。这6个“王莲莲”既做分身,又扮丫鬟。7个“王莲莲”同台,将势利、嫌贫爱富的人物性格演绎得淋漓尽致。

这是为几天后纪念市艺术学校建校60周年演出所做的排练,它集结了闽剧老中青五代人演出。陈乃春是总导演,他介绍,那6个“王莲莲”都是林瑛的学生,同台演出就是体现了闽剧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凭借在原创反腐大戏《兰花赋》中的精彩表现,荣获第二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福州闽剧青年演员吴则文曾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能获奖,是无数人帮带出来的。除了李小白老师打下的小生基础,陈乃春和林培新两位老师在剧团时还分别教我须生和文武生的功法。”

“闽剧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创新,但传统和本源不能变。”陈新国感叹道,因为演员的基本功不扎实、福州方言不地道、一些特色乐器的演奏方法流失等原因,一些闽剧演出变调变味。

为了留住闽剧的“虾油味”,多年来,各级政府部门、闽剧艺人都在奔忙。

林瑛告诉记者,民间剧团在闽剧的传播中占据了很大的分量。但一些民间剧团存在演员唱功不到位、人物塑造较粗糙等问题。多年来,他们几名老艺人一直致力于指导民间剧团,提升演出水平。

作为我市闽剧人才培养摇篮的福州市艺术学校(现划归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每年也为各剧团输送了大批闽剧人才。但闽剧艺术文化一直以来缺乏系统、规范的总结。在闽剧人才培养方面,也缺乏闽剧专业系列教材。

为填补闽剧教材的空白,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设立专项资金,专门成立了闽剧教材编辑部,由陈乃春担任主编,召集老艺人及专家,编撰一整套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强、较为系统的闽剧教材,实现闽剧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提升。

陈乃春说,这套教材将分十本,对闽剧的历史、行当、唱腔、经典剧目等进行系统总结。目前,这套教材正紧锣密鼓筹备编撰中。

[责任编辑:黄如萍]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