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人类学家泉州人李亦园先生:赤子情 冰心愿沃刺桐红

2017-08-18 11:31:59 来源: 泉州晚报

0浏览 评论0

李子宁(右三)带着父亲的嘱托来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受到热烈欢迎。

李子宁(右三)带着父亲的嘱托来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受到热烈欢迎。

2012年3月30日,李亦园先生(中)在台北寓所会见《李亦园与泉州学》一书主编李少园(左)、林少川,并与他们俩合影留念。

2012年3月30日,李亦园先生(中)在台北寓所会见《李亦园与泉州学》一书主编李少园(左)、林少川,并与他们俩合影留念。

研究传承中国文化

纪念李亦园先生,最应该做的是“留住大师”,把他的学术硕果,转化为泉州的文化财富。泉州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王伟明曾经多次接触李亦园先生,向其请教咨询。在泉州泉台民间交流协会与泉州学研究所合编的《李亦园与泉州学》一书中,收入他一篇题为《留住大师是文化名城之幸》的文章。在追祭李亦园之际,他又撰文提出,留住大师是永恒的纪念。他对记者说,李亦园是台湾学界坚守与传承中国文化传统的代表性人士,应该充分重视与研究他的学术成就与价值。

1948年,李亦园考入台湾大学历史系。大二时,经校长傅斯年特别批准,转入考古人类学系。他为此非常感念傅先生。李亦园在人类学科的耕耘精进,得益于一批从大陆迁台名师的悉心教育,对他影响较大的有李济(湖北人)、芮逸夫(江苏人)、凌纯声(江苏人)、董作宾(河南人)、卫惠林(山西人)等业师。他们深厚的学养和功力,使李亦园得到莫大教益。上世纪50年代中期,李亦园从台湾大学毕业,开始走上学术道路。上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学界的汉人研究。1962年7月,他赴马来西亚砂捞越做华侨社会调查,1966年二度赴马来西亚麻坡做田野调查。早前,他还在台湾农村进行田野调查,当时他特意选择彰化县伸港乡的泉州厝作为调查类,乃是他借以排遣思乡之情的一种方式。李亦园认为,这些田野调查所得素材成为他日后研究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根源之一。

1970年11月,李亦园获聘为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所所长。在两个任期共6年的履职生涯中,他着力推动研究方向的转换,催生了“社会及行为科学的中国化”行动。李亦园说,由于提倡新的方法论,从而开始与不同学科合作,产生了所谓的科际整合运动。最具影响的一项成果是举办“中国人性格的科际综合研讨会”,在经过7次的研讨后,由李亦园与杨国枢主编,结集成《中国人的性格—科际整合性讨论》一书,不仅将人类学带向科学的轨道,更对于台湾以至于华人社会的社会科学研究趋势,也产生相当程度的催化作用。

在主编《中国人的性格——科际综合性的讨论》过程中,李亦园对汉人社会的研究更为进步和成熟,开始逐步形成“致中和宇宙观”的理论架构。从1986年正式发表论文后数年间,李亦园对自己提出的“致中和”理论架构做了3次调整。2000年秋天,李亦园在论文《和谐与超越的身体实践——中国传统气与内在修炼文化的个人观察》中,完善了“致中和宇宙观”的转型。其创见性睿识,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已故的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第七、八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先生曾为其题词:“海峡分西东,学同谊自通。九州多开阔,比翼遨长空。”

助力泉州 申报“世遗”

泉州不仅有丰富而宝贵的历史文化遗迹可供世人欣赏品读,而且这些文化遗迹中还蕴含着许多难得的文化特质,对当前世界的和谐相处、和平发展都具有启发示范意义。早在2003年,李亦园先生就在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与泉州市政协联办的第二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提出上述观点。在泉州踏上“申遗”之路后,李亦园作为泉州人的一员,尤为关切和支持,他多次将自己对泉州历史文化价值的真知灼见敷陈成文,在国际论坛上发表、宣传,为泉州呐喊助力。

他认为,曾在历史上长期作为世界文化交流中心的泉州,其居民拥有广阔的海洋心胸与性格,心怀五洲四海,乐于接触远方事物,喜爱与不同文化的人交往,而且以平等互惠的心态结交朋友,是一个可让世界学习的价值典范。而且,泉州人在长久接触海外不同文化族群的经验中,形成了能欣赏吸收别人文化之美的眼光和胸襟,表现出中华民族兼容并纳、“美人之美”的文化特质,是全世界和乐相处、宽容并存的好典范。他的这些观点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对于提升泉州价值和软实力大有裨益。

[责任编辑:林春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