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海沧抗御“莫兰蒂”纪念园沧榕园开园(图)

2017-11-05 13:57:48 来源: 厦门日报

0浏览 评论0

沧榕园内的抗御“莫兰蒂”台风雕塑,虚实结合,细节生动。(林广明摄)

台风中倒伏的百年古榕。(林岑摄)

海沧大屏山沧榕园内,绚烂的三角梅怒放着生命的活力,一株因“莫兰蒂”台风袭击而倒伏的百年古榕吐出新芽,似乎在诉说着众志成城的故事和重获新生的喜悦……昨日上午,2017海峡两岸(厦门)乐活节重点活动之一,“弘扬抗灾精神,深化志愿服务”――抗御“莫兰蒂”台风沧榕园开园仪式在海沧大屏山举行,来自两岸义工联盟、党员志愿者、侨青会等约150名志愿者参加开园仪式并举行健步行活动,进一步弘扬抗灾精神,深化志愿服务,生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去年,超强台风“莫兰蒂”肆虐厦门,海沧各界众志成城,积极开展防台救灾,实现人员“零伤亡”,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灾后,广大群众、企业、学校、部队和机关干部、社区工作者,充分发扬主人翁意识、爱国爱乡情怀和无私奉献精神,不等不靠,自救互助,实现了预定的“一三七”目标(即一天内主次干道基本抢通,三天内生产生活秩序基本恢复,七天内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让人们看到了重建家园厦门奇迹中的“海沧速度”。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海沧的生动演绎,也是激励海沧人民不断开拓进取、开创更加美好未来的强大精神支撑。

如今,沧榕园的建成开园正是纪念“莫兰蒂”台风过后,海沧人民凝聚志愿力量,共建美好家园的一个缩影,它将海沧人民抗御“莫兰蒂”台风的历史记忆镌刻在这里,生动诠释着奉献友爱的“海沧气质”及厦门这座城市“有大爱、有品格、有力量”的文明精神。

生动雕塑再现一道道“钢铁长城”

走进沧榕园,在“莫兰蒂”台风中倒伏的古榕树又重吐新芽,焕发出蓬勃生机。一旁,一面长17米、高4米的纪念雕塑景墙格外醒目,许多家长带着孩子认真观看雕塑上的一个个生动场景,讲述抗御台风过程中的众志成城的感人故事。

“我们在每个人物的神态、造型刻画上都反复斟酌,就连人物肌肉线条都几经修改,力求全方位再现‘莫兰蒂’正面袭击厦门的情景。”纪念墙设计师、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潘尤龙介绍,为了生动展现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抢险救灾,为人民群众筑起一道道“钢铁长城”的感人事迹,雕塑采用图案与赋文相结合的形式,分为台风前、台风中、台风后三部分进行艺术创作,有台风登陆时海浪滔天的惊险场景,也有人民子弟兵转移孕妇的感人场景,还有台风后海沧军民携手、干群一心,同心合力重建美好海沧、一片欣欣向荣的场景。

“事实上,这面雕塑墙不仅兼具纪念、教育等意义,由于该处地势复杂、地质疏松,这面墙还有效地消除了山体滑坡隐患。”海沧城建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吴郄泉告诉记者,实际上,最初修建挡墙是为了消除山体的安全隐患,在各方人士建议下,对挡墙进行了艺术化处理,设置了纪念雕塑景观。沧榕园于今年7月底开工,11月完工,除了雕塑墙,还设计了集散小广场、沧榕阁服务站以及栏杆等周边配套设施。整个沧榕园在夜间辅助灯光映照下,带来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让市民游客在艺术感的设计创作中感受最具纪念的人文意义。

在海沧区委常委、区人武部部长王树强看来,沧榕园开园为海沧所有的百姓、驻区部队和武警官兵留下了一份共同的纪念,也是对广大干部群众在抗御台风中迸发出来的“家国情怀”和“家园意识”的生动传承。

健步大屏山凝聚志愿服务精神

“今天天气不错,一圈走下来微微出汗,很舒服!”昨日上午,来自两岸义工联盟的台胞志愿者符坤龙和妻子带着3个孩子一起参加健步行,符坤龙说,“我们一边走,一边和孩子讲海沧志愿者们抗御‘莫兰蒂’台风的故事,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

符坤龙告诉记者,虽然去年“莫兰蒂”台风袭击厦门时自己在台湾,但通过这次活动,对海沧各界齐心协力抗御台风的过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海沧创造的“一三七”速度感到由衷敬佩,也为自己成为海沧两岸义工联盟的一分子感到自豪。

如今,符坤龙经常带着孩子参加海沧的志愿服务活动,他的妻子也成为海沧东屿书院四点钟学校的一名国学老师。她告诉记者,“海沧十分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正是耕读文化的长期积淀,才造就了海沧人爱国爱乡、无私奉献的精神,才创造了灾后恢复的‘海沧速度’,值得台湾学习。”

在健步行人群中,记者见到了许多海沧侨青会的年轻志愿者,他们中的许多人都自发参与了“莫兰蒂”台风后的抢险救灾。“台风席卷厦门后,有些侨青主动提供了工程车、发动机,有的搬来了矿泉水,有的当过兵的侨青还协助官兵疏通下水管道。”侨青会共同会长江志民说,“建立沧榕园,举行健步行活动真是太好了,在这里身临其境,更加感受到共产党的伟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链接】

海沧志愿服务推向更深处

连日来,海沧全区上下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热潮,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

近年来,海沧“两岸义工联盟”“我是小袋鼠、垃圾不落地”等多个志愿组织、志愿项目亮点纷呈,捧回多个国家级殊荣,逐渐形成了“有制度、有广度、有深度、有热度”的海沧志愿服务模式。据统计,海沧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常住人口的12%。通过制度化,海沧的志愿服务更加规范,通过专业培训,志愿者的专业水准稳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海沧形成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和谐氛围,志愿服务正成为一种“时髦”的生活方式。数据显示,厦门会晤期间,平均每天有2万多名志愿者上岗,大家用志愿服务来扮靓共同家园,传递东道主热情,让文明厦门城市形象闪耀世界。

“当前,海沧站在新的征程上,正以实际行动宣讲和践行十九大精神,大力弘扬耕读文化和抗台抢险救灾精神,站在更高的层面探索发展路径,让志愿品牌影响力不断发展壮大,展现国际一流海湾城区别样魅力。”海沧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厦门日报 记者 林岑 通讯员 杨佳怡)

[责任编辑:黄如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