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有效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银行身份信息核实系统将升级

2017-12-22 09:17:02 来源: 海峡导报

0浏览 评论0

昨日下午,厦门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开展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专题询问。

专题询问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昭扬主持,厦门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林锐,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和政府相关部门到现场回答询问。

成绩发案数量、财产损失下降

林锐在回答询问时介绍,厦门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实现“两升两降”等成效:主动拦截能力和破案打击能力提升,警情发案和群众财产损失下降。2016年全市接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同比下降13.43%,群众财产损失同比下降20.36%;2017年1-10月案发量同比下降25.64%,财产损失同比下降8.84%。但他同时指出,在高压打防下电信网络诈骗警情虽然出现回落,仍是全市最突出、受侵群体最广泛的刑事类警情;诈骗手法不断翻新变化,本地犯罪逐渐向外地甚至境外转移。

对下一步工作安排,林锐表示,将通过加强源头管控、深化宣传防范和加强专项打击三个方面,加大本地电信网络诈骗窝点清剿力度,不断提高市民防骗等能力,让诈骗分子在厦门没有立足之地。

行动及时调整起刑量刑幅度

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作,牵涉到诸多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厦门大学法学院院长宋方青向法院发问,如何把握此类案件的事实、证据和定罪量刑,切实加大打击力度?

市中级法院副院长李志远在回答时说,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按照“两高一部”《意见》的规定,在省高院的指导下,及时调整电信网络诈骗的起刑量刑幅度,电信网络诈骗3000元起点、3万元构成“数额巨大”,有别于一般诈骗案件我省确定的5000元起点、10万元构成“数额巨大”。

李志远说,对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骨干成员、“专业技术成员”及累犯、惯犯、职业犯,坚决从严从快惩处。对造成严重后果以及对老弱病残、中小学生、弱势群体进行诈骗的要从重处罚。

追问诈骗电话为何难以杜绝?

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追问相关部门:为什么电话实名制后还会有群众不断地接到诈骗电话?为什么在银行账户已实名制的前提下,还时常出现虚假账户的情形?

厦门市通信管理局局长洪晓旻回答说,从目前来看,诈骗电话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不法分子使用国外电话卡漫游到中国境内实施诈骗,国外的电话卡并没有进行实名制。二是不法分子将号码卡通过境外虚假改号软件变成符合电信网识别规则的号码,由国际关口局打到用户的手机上。三是不法分子使用“实名非实人”(码号的实名人不是码号使用人)的电话卡进行诈骗。

洪晓旻说,拦截诈骗电话属于事后防范。只有发现、甄别诈骗电话并经公安部门认定后,才能实施拦截,具有滞后性。他认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关键还是要加强源头治理。

人行厦门市中心支行行长李伟平回答说,为了防止冒名开户、买卖账户,人民银行主要从加强事前防范、事中监管和事后惩戒等方面入手,正会同公安部升级“公民身份信息核实系统”,以解决冒用他人遗失的身份证开户用户。当前,厦门的各银行对境外居民证件采用“境外居民身份证件核查系统”进行核查,越来越多的银行将“人脸识别”等新技术作为识别客户身份的辅助手段。(记者 骆余民)

[责任编辑:黄如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