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龙头山片区拾遗古城历史记忆 展望活态文化旅游

2018-03-16 14:50:04 来源: 泉州晚报

0浏览 评论0

一百年之前,鲤城的形状和轮廓,就像是一条鲤鱼。而龙头山片区,就位于鲤鱼的尾巴上。如今,这里正式被列为泉州“古城双修”之“七个一”工程的“一区”,重新唤起了不少老泉州人关于古城的年代记忆。面粉厂、临漳门、西岳龙山寺、铁炉庙、八卦楼……有些穿越过时代的风沙,留存至今,而有些早已化为尘烟,不知所终。本期“最闽南”专题,记者踏勘龙头山片区,来一场古城历史文化大拾遗!(记者 周湖健 赖小玲 胡彦明 实习生 李淳淳 文/图)

航拍源和1916大麦仓

航拍源和1916大麦仓

面粉厂厂房航拍

面粉厂厂房航拍

龙山寺

龙山寺

记者听面粉厂91岁的退休技术员讲当年的故事

记者听面粉厂91岁的退休技术员讲当年的故事

面粉厂变成创意工坊

面粉厂变成创意工坊

曾经地势如巨龙入海

龙头山,这个名字听上去颇有气势。它的名字究竟是怎么来的呢?这还要从泉州古代地理说起。泉州历史文化中心理事许月才告诉记者,从地势上来看,古代泉州城朝海的方向逐渐降低,然而,在西南处,有一座突兀而起的山峰。这座山峰迤逦向西,远远望去,犹如巨龙入海,于是便被唤作“龙头山”。而事实上,在更早的时候,龙头山被叫做“昇文山”,还曾被叫做“朗山”。老许翻开《晋江县志》,里面还有一段关于它的历史故事传说:“昇文山,在郡治西南。《海录碎事》有载,汉末会稽太守王朗曾被孙策追到泉州,并登上此地游览。因而又被称为‘朗山’。”

“如今在龙头山片区,也许只能看见龙山寺和一座王姓人家的古大厝,但在历史上,这里曾有过铁炉庙、两座牌坊、八卦沟,以及几座大祠堂,这几座祠堂中,要数曾氏大祠堂名气最大。”老许说,“曾氏大祠堂还在的时候,祀宋朝当过宰相的泉州人曾公亮、曾从龙诸名宦于其中,是泉州城区最有名的大宗祠之一。而当时这里有一个铁炉庙,状元曾从龙也曾修建过,旧为五代留丛效铸冶之所。初祀应魁圣王,近代改祀吕祖、观音、苏夫人,如今已迁往别处。至于两座牌坊,分别是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尚书左仆射曾公亮所立的‘两朝定策坊’,以及明洪武四年辛亥科进士、礼部主事陈章应立的‘旌廉坊’。”

在龙头山片区住过的老泉州人,恐怕都对八卦沟边的一座八角楼有印象,虽然其现今已不见踪影。老许告诉记者:“当时这座楼是由旅居印尼万隆的华侨尤世天出资,由家乡胞兄尤世培所建造的。这座洋楼坐南朝北,建于1934年,钢筋水泥框架结构,共耗费三千大银,所用洋灰等材料均为进口,为了防盗,甚至还设了三层大门。洋楼外廊为梁柱式五角基,‘三塌寿’呈‘凹’字形,两段房间各做成半个八角形平面,并辟为独立居室,因此被叫做‘八角楼’或‘八卦楼’。”

百年古寺香火袅袅

半城烟火半城仙。泉州素有“泉南佛国”的美誉,街头巷尾基本随处可见有着千百年历史的庙宇,在龙头山片区也不例外。沿着新门街往西走,一直走到尽头,便能看到一座古朴的庙堂坐落于喧哗的街区之后——这是有着近四百年历史的西岳龙山寺。

记者学着前来诚心礼拜的信徒,双手合十,缓缓踱步进入殿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香古色的建筑风格和形象逼真的神灵塑像,令来者不禁肃然起敬。大殿前,几位老者正围坐在一张简单的桌前,正一边泡茶,一边悠然自得地聊天。此情此景,似乎很好地再现了泉州市井的世俗生活和信仰精神。见记者前来,一番闽南语寒暄之后,他们热情地向记者介绍起了西岳龙山寺及它曾经的历史沧桑。

“这座古寺建于1627年,坐北朝南,是双殿回廊式土木结构,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左右。殿内神龛主要祀奉西岳顺圣大帝塑像,兼祀三十六天罡之一、雷部玉府主事、昊天金阙大臣刘星君牌位。”一位老人边带着记者参观寺庙,边绘声绘色地讲述。在西岳龙山寺的正殿前方为拜亭,亭前悬挂着道光年间进士陈庆镛匾额“贝叶生辉”,亭子顶棚彩绘六幅释迦牟尼深山修行图。在寺庙庭院东西两侧有六株古榕树,枝繁叶茂,西岳正殿被掩映其中。此外,庭院西北侧还有一口井,每昼夜涨落两次,涨落时刻与海水潮汐相吻合,因此得名“潮汐井”。

“其实,龙山寺的原址是在泉城胜得铺(今新门街)昇文山(龙头山)。明代天启丁卯年(1627年)知府沈翘楚始建,初名“资寿寺”;清雍正甲辰年(1724年)知府张无咎重修后易名为西岳‘龙山寺’。”和蔼亲切的老者告诉记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岳龙山寺其实依然留有五开间大殿、拜亭、天王殿。然而,1951年,原寺包括山铺、树木、古榕等,因时代所需,曾被利用作粮食仓库。随后,在特殊时期,其大殿又被拆毁,几根被砸断的石柱埋在地下。直至1996年年初,信众自发集资重塑上述神像,在原新门街456号民宅供奉,以西岳龙山寺的名义继续进行宗教活动,至2000年,因新门街二期道路拓宽工程施工,迁移至新门街旱闸外南侧防洪堤边,不料随后又遇江滨大道工程拆迁。2003年5月,龙山寺开工重建,并于次年竣工。如今,它与临漳门仅有一路之隔,庙宇气势辉煌,香火袅袅。

西岳龙山寺是泉州乃至闽南地区近代仅存的全真教圣地,300多年来,几经沧桑,香火依旧旺盛,尤其是刘星主秉公纠察,成为玉皇上帝近侍重臣的动人传说更是家喻户晓,受到民众崇敬和奉拜,香火分炉远播于世界各地。除此之外,据史料记载,西岳龙山寺除配置有完整的寺庙规制外,还立有义学。清雍正二年(1724年)重修,声誉日隆,所创办的义学成为晋江县清代六所社会义学之首。龙山寺的敬文亭更别具民族文化内涵,与城北的白邽庙的敬字亭交相辉映,见之史册。

古庙,是古城泉州最大的亮点,它点缀在街坊巷道之间,点亮了泉州人虔诚的信仰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老面粉厂变身现代文创空间

龙头山片区的老面粉厂只剩下一些空荡荡的厂房,再也听不到机器的轰鸣声,再也看不到那火热的生产画面,而周边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休闲娱乐设施,这里即将打造成具有一流水平的时尚餐饮、商业、娱乐以及创意文化集聚的休闲空间。漫步那一片区,青石地板、红砖墙、燕尾脊、门头窗花……流淌着传统文化的气息,但是,这里同时又是那么现代和时尚,个性的民宿、有情调的餐厅,还有准备启动的酒吧,让你又有一种在过去和现代中穿越的恍惚感。

91岁的李士佳老人和86岁的老伴都是泉州面粉厂退休的老职工,可以说是这家老厂的活字典了。他们在面粉厂宿舍门口开了一个很简陋的小卖部,至今已有15年了,主要卖饮料和生活用品,倒不是为了赚多少钱,而是打发时间,发挥余热。李士佳平时还帮面粉厂宿舍的大伙儿接收快递,特别热情,是一个乐于助人的阳光老人。“现在这里很大部分的住户搬出去了,人已经不多啦。都是曾经一个厂子的老同志,太有感情了。”李士佳原本是苏州面粉厂的一名技术工,1957年12月,他被调到泉州,老伴也跟着他到这里工作、安家。他们在面粉厂的宿舍住了20多年。“我们这辈子就属于这里了,而属于我们的那个年代早就过去了。记得我们当时搬来住的时候,门口这些都是菜地,还没有这些房子和街道。”李士佳介绍道。

时过境迁,面粉厂那种热火朝天搞生产、激情无限加班干活的辉煌早已不复存在,但是,这里出来的人,这里出来的物,都带着曾经的历史印记。而今,令人欣喜的是,它正变身现代文创空间,承接着历史与现在。

重现古典仪式 开启活态文化旅游

龙头山片区位于临漳门对面,紧邻新门街传统文化街区,周边有临漳门、笋江公园、石笋公园、西岳龙山寺、芳草园等标志性建筑或景点。

今后,龙头山片区将开启“活态文化体验游”。“我们将在接官亭重现入城仪式,让外来游客更直接地体验泉州古城的文化。”泉州市古城办副主任黄团峰表示,这不仅是对古城文化的升华,更创新了旅游形式。

说到临漳门外的接官亭,大家都知道,这里是迎接上级官员的重要仪式场所。而临漳门当时是泉郡西南边的“新门”,附近有龙头山,故又唤作“龙门”。古代人讲究风水和吉名,“龙门”被认为是大吉之地,所以不管是京城里来的高官,还是周边省府来的大官,都会坐船故意绕远道,舍下较近的东门和南门不走,偏偏要走这西南边的“新门”。

“我想,不管是泉州人还是外来游客,这里将是一个崭新的、有创意的旅游亮点。”黄团峰表示。

(感谢泉州历史文化中心许月才为本文采访提供帮助)

[责任编辑:林春婷]

相关阅读

泉州龙头山片区改造提升工程项目有序推进

记者昨日从龙头山片区改造工程项目建设指挥部了解到,龙头山安置小区建筑的室内外装修已基本完工,...更多

2019-03-05 07:48:38

泉州市反诈骗中心发出预警:刷短视频消遣 小心诈

时下许多人喜欢的消遣方式是刷短视频,各大短视频平台聚集了大量的人气和流量,平台的开放性特点,...更多

2019-05-21 23:27:48

泉州市领导干部提高政治能力专题培训班开班

泉州市委于5月20日—24日举办泉州市领导干部提高政治能力专题培训班。昨日,市委书记康涛参加培训班...更多

2019-05-21 08:00:34

泉州体育产业发展强劲 规上企业去年实现产值约30

2018年泉州体育产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全市体育用品生产企业超过4000家,规上企业实现产值约3050亿...更多

2019-05-21 07:59:59

泉州棚户区改造实现“开门红” 一季度基本建成29

根据《2019年棚户区改造工作方案》,今年全市计划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25个、20836套,基本建成(含往...更多

2019-05-07 10: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