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百年侨房成危房谁能妙手回春 相关部门建议政府出资修缮

2018-03-24 16:18:49 来源: 海西晨报

0浏览 评论0

侨房“怡本楼”历经近百年,已成危房。通讯员 林志杰 摄

侨房“文确楼”保护后被设为陈列馆。 通讯员 林志杰 摄

穿行于集美的寻常巷陌时,一些古朴清幽、颇具历史感的老侨房总会不经意间映入眼帘。千百年来,它们如珍珠般洒落在集美大地,历经岁月、沐风栉雨。它们不仅镌刻着数代华侨在海外艰辛创业的历程,也蕴含着丰富的建筑艺术和文化内涵。然而,随着时间流逝,一些百年侨房成了危房,如97岁的“怡本楼”多处损坏难以居住,这座曾住过集美学校教师、地下党、解放军部队的百年老宅面临危机———是拆除还是修缮?日后如何保护?

百年老宅成为危房

集美浔江社区尚南路68号,一栋坐北朝南的老洋房格外醒目。与周边的现代化房屋不同的是,这座老宅已经97岁了,见证了四代人的成长。

这栋两层灰白墙欧式风格洋楼总建筑面积为280平方米,正厅和两侧翼楼成“凹”字形。一厅四房对称布局,两侧翼楼为五边形单间,楼顶前部及翼楼顶部为露台,后部为中间横向、两侧纵向的“工”字形两坡嘉庚瓦屋面。外观虽然素雅,但细部装饰精致多样,虽雕花破损,仍透露出一股精致典雅的气息。

据居住于此的业主陈亚良介绍,该楼由他的伯伯———旅居泰国的华侨陈维雄于1921年建成。该楼建成后,陈亚良的父亲陈怡本及家人居住于此,乡亲们亲切地称该楼为“怡本楼”。

陈亚良在这里生活了64年,从未离开过。“这种老房子现在住起来很不方便了。早期建设时,厨房没有设置排水、排污系统,也没有卫生间和浴室。”陈亚良介绍,房屋内墙体剥落,早已破损不堪,日前由房屋安全鉴定机构检测鉴定为危房,家人商量或要拆除重建。

承担不起修缮费用

“这幢房子不仅承载了我们的成长和记忆,还见证了集美的历史发展。”陈亚良说,宅院原本的墙面是跨过尚南路的,陈嘉庚先生建设集美学村时,在他的建议下,父亲把院墙内缩,让出了一条道路。

这栋侨楼曾无偿供给集美学校的老师、集美医院的医生居住。1949年之前,共产党的地下活动曾在这里开展,解放军部队也曾住在此处。如今,每年的7月1日,还有当年的老党员来此追忆往事。

记者在现场看到,由于年久失修,房屋的墙体多处脱落,屋顶、门窗都有裂缝。“顶楼的屋顶被风掀开了,只要下雨,屋顶、门窗都会漏水。”陈亚良说,在这里住了一辈子,承载着太多的回忆,将房子拆了特别舍不得,“但是房屋修缮的费用比新建一栋楼还要高,我们实在无力承担”。

文确楼模式可借鉴

在集美众多侨房中,“文确楼”的保护利用是成功案例之一:集美区将文确楼修旧如旧,改造成“陈文确、陈六使陈列馆”,展示陈文确、陈六使的生平事迹,并用于接待归来的华侨后裔。

记者从集美街道了解到,对于“怡本楼”的问题,集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陈振能得知此事后,多次与业主商量,建议政府出资补助进行修缮,宅子主人将宅子部分租赁给街道,作为闽南文化、华侨文化的展示场所。陈亚良表示,如果政府给予补助,将同家人商量后续居住或租赁方案,目前双方正在交涉中。(海西晨报记者宗琴通讯员林小芬)

延伸阅读

老宅保护工作

面临尴尬局面

侨房是侨乡集美的历史文化遗产、标志性建筑。昨日,记者走访了集美的几处侨房后发现,像“怡本楼”这样面临危机的百年老宅还有很多。

被集美人称为大社侨楼之王的“引玉楼”,建于1929年,总面积达1204平方米。然而,这座三层高的典型红砖楼因无人居住和产权问题,荒废多时。昔日的荣光在岁月的沉淀中,逐渐失去光彩。

据集美街道办事处文化旅游办公室主任薛兆镰介绍,近几年,集美区大力推进侨房保护工作,然而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古建筑保护难,原因何在?据集美街道介绍,产权不清晰是保护侨房时面临的最大困境。老宅时间久,历经的主人多,关系复杂,在产权不清晰的情况下,政府缺乏相关政策,难以介入;其次,房屋主人对古建筑缺乏历史价值认知,保护意识薄弱。

目前,集美区启动了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工作,将全面普查全区的特色历史风貌建筑,同时发起保护历史风貌建筑、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倡议。

让老宅子“活”起来

一个城市的古建筑见证着一个城市的历史。在走访中记者发现,如今还在侨宅中居住者,大多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他们面临着“修缮老宅缺资金、经营老宅缺能力、转让老宅缺政策”的尴尬局面。

近年来,集美街道先后实施大社艺术家部落培育工程和大社文创旅游街区建设项目,并以此为契机强力推进古厝修缮保护,实施文化创意开发,发起保护历史风貌建筑、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倡议。

在老宅保护中,修复只是基础层面,如果修好后仍然将之封存,那么经年累月之后,老宅将难以避免地重返颓败。只有让宅子“活起来”,才能与时俱进。如何在保护中注意“度”,是个值得深思的话题:既要让老房子“活起来”,又要避免过度开发,失去老宅原本味道。

老房子,既是历史见证者,也是人们内心深处对家园的依恋。保护老房子,让乡愁得以寄托。(记者宗琴)

[责任编辑:黄如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