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最有钱的巷子在哪里?奎章巷里寻“金砖”

2018-05-04 11:21:04 来源: 东南早报

0浏览 评论0

壹 奎章巷14号

清代古大厝牵出一个家族百年传奇

100多年前,祖籍南安的黄和冬先生决心下南洋打拼,他到菲律宾做烟草生意,自此发了家。在二三十年的奋斗历程中,他积累了相当的财富和一定的社会威望,不仅让妻儿在南安老家盖一栋大房子,带走三个儿子培养,而且在他过世后,能睡铜棺材有白衣制服的送葬队。

黄和冬短暂的50多岁人生,是20世纪初一波又一波下南洋的泉州人的缩影,他的故事和那些曾经寄回老家的侨批、侨汇,都印刻在奎章巷14号古厝的年轮里。

菲律宾谋生发家 他过世后睡铜棺材

一个春天的午后,在奎章巷14号古厝厅堂里,黄和冬的孙子黄达颖为我们讲述了祖父的故事。

黄达颖说,祖父黄和冬生于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前往菲律宾谋生,祖母赖定娟则经常在泉州和菲律宾之间往返。祖父做的是烟草生意,后来生意渐渐壮大以后,他把三个儿子都带到菲律宾,留下小儿子和两个女儿留守泉州,“闽南人有个老传统,就是‘唐山(指家乡)至少要留下一脉血缘’”。

从前车马慢,那些年里,祖母去一趟菲律宾得花一个多月。菲律宾常年炎热,当时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马,家里以前曾有一张祖父的骑马照,如今已无处寻觅。

祖父是51岁过世的,死因不确定。过世后,他睡在一副铜棺材里,身后站着一列穿白衣制服的送葬队伍。这一场景被定格在黑白照片上,照片曾一度挂在奎章巷14号墙壁上,如今也不知去向。

清代古大厝

1930年,在黄和冬过世后,带去菲律宾的大儿子,也就是黄达颖的大伯父回乡买下奎章巷14号的古厝。“大伯父除了在菲律宾的生意做得很好,他还在泉州中山路开了家医药公司,就是老泉州人说的旧医药公司。”黄达颖说,祖母带着两个女儿、一个小儿子住进古厝,最初的古厝也不是如今这般模样——

这是一栋清代闽南古大厝,面积大约有300平方米,大门右手边是花圃和假山,正面是两层小阁楼,花园里种有石榴树,厝内有自己的厕所、洗浴间。1976年,黄家在古厝内添了两层石头房。

黄达颖说,其实奎章巷12号、14号、16号、18号,原本是清代一大户人家的宅第,只是后期家族渐渐没落,部分宅子才变卖易主。14号可能是原宅主的书房、小姐阁楼和后花园。

也许是书房风水庇荫书生,上世纪40年代,黄家出了第一个大学生,黄和冬的小儿子考上了厦门大学。黄和冬的孙辈们,也表现出读书的过人天赋,大外孙子曾是泉州高考状元,北大本硕连读,又拿着全额奖学金保送日本东京大学读博,还有一个孙子是高考全市第五名,另有两个考上厦大,几个表兄弟姐妹都拿过泉州市级贤銮奖学金。

海外侨批汇款

黄和冬留守泉州的妻子活到了96岁,两个女儿也都高寿,一个活到101岁,一个活到99岁,小儿子也过了八十大寿。而在漫长的岁月里,黄和冬三个儿子持续不断寄来的侨批汇款,让黄家人得以过上十分体面的生活。

“逢年过节或是祖母生日,总能收到侨批侨汇,那几天的伙食就特别好!”当年的黄达颖还是个十几岁的少年,他至今依然记得,送侨批的是祖母相识一二十年的老友,每次送侨批的一来,他撒腿就跑去拿来父亲的“猴子印章”,然后兴奋地在侨批回单上盖章,“那上面有时写着‘500斤大米’,有时写着‘500斤白糖’,其实就是500元人民币!”

原来,侨批是民间渠道,那时候不直接说寄了多少钱,而是说寄了500斤大米、100颗药丸之类的,没人在意后面那两个字是什么,而是专注地听前面的数字。“平常是三五百元,祖母生日就是1000元,是三个在菲律宾的伯父一起汇过来的。当时一个月工资才二三十元!”黄达颖说,即便是国家困难时期,家里依然能收到华侨汇款以及侨汇券。

古厝连绵“富贵巷” 中西合璧竞风流

片片红瓦的中央,是一抹浓墨重彩的盎然绿意。

片片红瓦的中央,是一抹浓墨重彩的盎然绿意。

苏阿婆和亲戚守着这栋古厝和这些盆景榕

苏阿婆和亲戚守着这栋古厝和这些盆景榕

站在施宅楼顶远望东西塔

站在施宅楼顶远望东西塔

施宅位于奎章巷西段,长长的巷子并不宽,路口拐角处就是施宅大门。

施宅位于奎章巷西段,长长的巷子并不宽,路口拐角处就是施宅大门。

贰 奎章巷18号

放不下盆景榕 他从香港回到泉州

若从高空俯瞰,会发现奎章巷中段有成片连绵的“泉州红”,而片片红瓦的中央,是一抹浓墨重彩的盎然绿意。这抹状似修剪而成的“方形绿”,来自奎章巷18号古厝的天井。

上百盆景榕 藏身清代古厝

奎章巷18号是一座三进古大厝,占地面积近两亩,至今仍基本保留原有规制。据住在古厝里的老人介绍,古厝始建于清代咸丰年间,历经近两百年风雨洗礼,通往祖厅的条石上,精美的波浪纹依然清晰。

与很多闽南古大厝相似,这座清代古大厝也有天井,而且是三个。不过,与其他天井不同的是,这座古厝的天井摆满了盆景榕,稍加细数,竟有上百盆!

这些盆栽榕树盆景,可谓千姿百态:有的气根蜿蜒下垂、根茎交错;有的枝干挺拔、遒劲古朴;有的只有些许虬枝嫩叶,却似一幅写意画……值得一提的是,古厝主人还特地在天井中建了花台,盆景榕被摆放在高低不等的花台上,疏密相间、错落有致,成为一道特别的风景。

[责任编辑:林春婷]

相关阅读

泉州刺桐藏宝图之庄府巷:古厝迥园玄机藏 花灯华彩世家传

泉州刺桐藏宝图之庄府巷:古厝迥园玄机藏 花灯华

作为三朝元老,庄夏政绩斐然颇得赏识,皇帝不仅赐其紫金鱼袋,还钦赐他建府第于泉州府城中心,即今...更多

2018-08-17 07:48:39
8月17日《刺桐情韵》福建泉州非遗专场精彩上演 高朋满座

8月17日《刺桐情韵》福建泉州非遗专场精彩上演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7日晚,泉州梨园古典剧院内高朋满座,《刺桐情韵》福建·泉州非遗专场精...更多

2017-08-18 08:05:14
泉州市树市花细说古城 刺桐成片成林含笑香满街巷(图)

泉州市树市花细说古城 刺桐成片成林含笑香满街巷

福建省住建厅首次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城市市花市树普查,要求省内已命名市树市花的城市(县城)要广植市...更多

2017-05-04 09:57:43
雕塑《刺桐花开》泉州师院绽放 成泉州最大“市花”

雕塑《刺桐花开》泉州师院绽放 成泉州最大“市花

28日晚7点,高16米、宽8米的巨型雕塑《刺桐花开》,在泉州师院的高山上“绽放”,成为目前泉州最大...更多

2016-08-29 08:04:24
泉州刺桐公园春笋被偷摘 喷过农药呼吁游客手下留情

泉州刺桐公园春笋被偷摘 喷过农药呼吁游客手下留

工作人员曾劝过折竹枝的游客,有的态度诚恳表示抱歉,有的人却认为“折一支给小孩玩又没关系”,甚...更多

2016-04-13 09: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