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悲情营销”透支同情心割断信任纽带

2018-05-14 10:37:56 来源: 人民日报

0浏览 评论0

“悲情营销”莫如诚信经营(人民时评)

石 羚

网购山西的滞销苹果,为何发货地却在广东?近日,一些商家假借“滞销”之名在电商平台销售水果,甚至使用了同一名老人的照片做宣传。类似“网售滞销水果”的悲情营销套路,引发热议。

针对多个电商平台发布的“苹果滞销”营销策划,山西临猗县政府发布声明,称内容有诸多夸大失实之处,将给当地果农的整体利益造成影响。事实上,打“悲情牌”销售苹果并非个案。近年来,一些商家以“鲜笋滞销”“菠萝滞销”等噱头推销产品,甚至以次充好,扰乱了正常市场秩序,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相关法律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少数商家打着“滞销”的旗号投机取巧,不仅损害了行业、品牌形象,也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如果造成顾客财物损失,还涉嫌欺诈。有网友还发现,从橙子、柠檬,到镇尺、灯具,某些滞销产品的广告页面,竟然使用了同一幅农民大爷的照片。对于这种侵犯肖像权、著作权的行为,商家也难辞其咎。

通过网店、网帖宣传滞销品,本是应急状况的补救之策;消费者购买滞销品,以善心扶危济困,传播的是正能量。但若苦心孤诣搞虚假宣传、悲情营销,甚至蓄意制造假象,就逾越了经营的道德底线。类似现象频频出现,只会透支人们的同情心,割断买卖双方的信任纽带。久而久之,还将影响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搞“悲情营销”的人,一方面以图片文字大打情感牌,一方面借用带疤水果等瑕疵产品让骗局看起来更真实,在策略上不可谓不高明,却把“聪明”用错了地方。有人说,进入“情感经济”时代,关键是要用心。满是童年记忆的黑芝麻糊、等餐时提供游戏消遣的火锅店等商业案例,已被列为营销学的经典。耄耋老人卖馄饨10多年没涨价、“鞋垫婆婆”桥头手工缝制绣花鞋垫等新闻,一经发布总能吸引热心客户。说到底,价廉物美的产品、货真价实的诚意、触及心灵的情愫,才最能打动人心。

借助“互联网+”,商贸的渠道更加宽广,人们表达善意的途径也更为通畅。无论是团购贫困户生产的农副产品,还是用“轻松筹”“水滴筹”募集善款,涓涓暖流很快就能汇成爱心的江海。但“悲情营销”“骗捐诈捐”等现象,则提醒人们对网络虚假信息必须高度警惕。网络平台有责任加强排查和把关,避免虚假信息遮蔽消费者的双眼。对电商平台而言,还应善用图片识别、身份认证等技术手段筑牢安全防线,铲除“悲情营销”的生存土壤。

应当看到,滞销现象在特定时间、特定地域客观存在。除了气候、交通等原因,这与市场调节的滞后性不无关系。就此而言,破除滞销难题,还需“看得见的手”发挥更好的作用。有关地方和部门应合理引导生产品类及规模,莫让“千树万树俱梨花”;做好特色产品的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避免“养在深闺人未识”;在发生滞销后及时提供服务,莫让生产者“喊破嗓子无人听”。这样,一心一意做好产品、诚信经营的人终将收获喜悦。

[责任编辑:黄如萍]

相关阅读

人民日报:真实身份是公众对婚恋网站最基本期待

失去真实,婚恋网站何以立足(论法)张 璁一些不法商家声称,在网上花30元就能办理用于实名认证的身...更多

2018-05-09 10:55:39

"紫光阁地沟油"怎么上的微博热搜?媒体调查背后产

1月7日,“紫光阁地沟油”话题登上微博实时热搜榜。《紫光阁》是杂志不是饭店,怎么和地沟油扯上了...更多

2018-01-18 09:40:05

人民日报评虐童事件:幼师门槛低 师资供给不足

幼儿园,唯有爱心值得托付(凭栏处)打骂、扎针、喂芥末……每个字眼都触目惊心。家长们的高度紧张自...更多

2017-12-07 10:33:16
人民日报谈相亲角:急躁易致草率 会给婚姻埋雷

人民日报谈相亲角:急躁易致草率 会给婚姻埋雷

急躁,容易导致草率;草率,就是给婚姻埋雷最近酷热,但热浪也挡不住公园里相亲角的热情。看新闻,岁...更多

2017-08-04 08:10:13
人民日报刊文:论文造假有品格问题 更有体制背景

人民日报刊文:论文造假有品格问题 更有体制背景

4月20日,107篇与中国研究机构有关的论文,被世界最大学术出版机构之一的施普林格(Springer)出版社...更多

2017-04-24 09: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