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刺桐藏宝图之庄府巷:古厝迥园玄机藏 花灯华彩世家传

2018-08-17 07:48:39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林春婷

0浏览 评论0

庄府巷111号,系清初湖广按察使丁炜的府第,后被蒋以麟买下。

原诗人丁炜府第

蒋以麟故居,原本是清初著名诗人丁炜的府第。丁炜是晋江陈埭人,曾任赣南道湖广按察使,是清初著名诗人。后来丁氏没落,府第几经易主,最终于上世纪20年代被蒋以麟父亲购得。

1968年,蒋以麟去世后的若干年,古厝由于年久失修,大厅梁柱几欲垮塌,当时蒋家经济困难,只好把后花园卖了。

蒋氏后人蒋纪萱回忆,后花园“迥园”是一座微型的园林山水,占地约200平方米。园内筑有亭池假山,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假山全叠太湖石,周围还种有竹林花草;园景以池居中,石拱桥跨之,池北还有一亭,亭柱刻“风篁类长留,流水当鸣琴”诗句。

上世纪50年代,“迥园”的山石曾被移到芳草园,后又被运到开元寺,充当假山景物等。 如今“迥园”内杂草丛生,但其尚存的月洞门、书卷窗、六角形竹节窗等建筑构件,仍可洞见当年的风姿。

蒋以麟领导光复泉州 后人多半教书育人

蒋以麟是古厝绕不开的人物。清光绪十六年(1890),蒋以麟出生在鲤城树兜村,13岁时随父亲前往印尼经商,后回国投身革命,在家乡曾组建民团抵抗外敌。1906年,蒋以麟在印尼泗水参加反清组织洪门会和光复会,后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他受委派回国,在泉州进行秘密活动,同年10月底,被刚成立的中国同盟会泉州分会选为会长兼军务股长,负责筹集购买军械弹药等。

新中国成立后,蒋以麟回到树兜,投身杏林,从此不问世事,只一心治病救人。1953年,他应中国科学院约请撰写有关辛亥革命回忆录,后将书名改为《辛亥革命泉州光复记》。

虽然蒋以麟后以中医为业,但他的后裔却大部分从事教育事业:整个家族百余人,过半人教书育人,可谓教育世家。郭阿姨有两个双胞胎孙女,一个从事幼教,一个是护士。

古厝迥园玄机藏 花灯华彩世家传

庄府巷22号

宋代少师庄夏 皇帝恩赐巷中建府第

庄府巷是因“府”得名,巷子里曾有宋代少师庄夏的府第。经考证,庄府巷22号、泉州酒店所在地,便是庄夏府第旧址。

三朝元老 皇帝赐城中建府第

庄夏(1155-1223年),字子礼,南宋永春桃源里湖阳(今湖洋镇)人,南宋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高中进士,曾担任兴国知县、太学博士、太府少卿以及漳州知州。他为官清廉,秉公执法,减赋轻税,大兴文教,如今漳州闻名千年的龙江桥便出自他的手笔。

他历仕孝宗、光宗、宁宗三朝,颇得皇帝赏识。嘉定十二年(1219年),他受封永春县开国男,食邑300户,赐紫衣金鱼袋,还被皇帝恩赐在泉州府城中心建府第。

从如今酒店的范围,足可见早期“庄府第”的规模之大;而从皇帝钦赐府第一事,亦可管窥庄夏颇受朝廷器重。史料记载,庄夏逝世后,皇帝赠其“少师”称号,庄夏的裔孙枝繁叶茂,最出名的当数明代状元庄际昌。

几经变迁

府第倾圮庙宇无存

清道光年间,庄夏府第坍塌倾圮,庄氏族人便在原址上兴建祖庙。每逢子孙春祀秋尝、祭拜祖先。1945年,庄氏祖庙被晋江县公安部门所用;1949年后,庙宇成为晋江地区群团办公所在;20世纪50年代,原址改为干部招待所,20世纪90年代改为酒店。自此,800多年历史的少师府第、宗庙荡然无存。

2006年10月,一方刻有圆月和阿拉伯图腾“云月”的花岗岩墓碑重见天日,经考证这是庄夏的墓碑,现藏于泉州海交馆。泉州考古学者刘志成认为,“云月”作为阿拉伯人的一种象征,曾大量出现在泉州发现的文物上面,这方墓碑不仅见证了泉州庄府巷巷名的由来,而且引出一个待解历史谜团:南宋太师庄夏信奉伊斯兰教,抑或其母是位阿拉伯妇女?

参与评论

图片新闻

视觉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