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通政•海峡少儿交响乐团凭《法兰多拉舞曲》入围国赛

2018-12-01 09:44:18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林春婷

0浏览 评论0

这两天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迎来两位大咖!

国家一级指挥家、中国交响乐团联盟主席卞祖善

  国家一级指挥家、中国交响乐团联盟主席卞祖善

厦门爱乐乐团艺术总监、首席指挥傅人长

  厦门爱乐乐团艺术总监、首席指挥傅人长

他们在听取“通政• 海峡少儿交响乐团” 管弦乐合奏《法兰多拉舞曲》后,给予专业指导,为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备战教育部中小学生艺术节比赛打下更扎实的基础。

日前,“通政• 海峡少儿交响乐团”的管弦乐合奏《法兰多拉舞曲》在福建省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节现场展演中脱颖而出,并入围教育部中小学生艺术节比赛,为泉州市唯一一个入围全国赛艺术表演类曲目。该校校长曾凤蓉以“通政• 海峡少儿交响乐团”为例作美育案例报告——《小学生交响乐团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亦入围国赛。

通政• 海峡少儿交响乐团究竟有何魅力能脱颖而出入围国赛?

乐团:成立6年,培养团员近500人

2012年,前任校长郑宝花在学校成立通政• 海峡少儿交响乐团,这是泉州市首个小学生交响乐团,目前,乐团成员70余人,梯队成员400余人。

  “孩子是有流动性的,所以我们学校乐团实行‘1+X’梯队接力培养模式,1指的是校级乐团,X指的是各年级乐团班。”曾凤蓉告诉记者,学校一到六年级有6个乐团梯队班,“低年级的学生可在乐团班选择一种乐器进行学习,直到四年级通过考试考入乐团,以老带新的模式进行交接。”

  好苗子也需好老师,要知道,团员们原本都是一张“白纸”,“我们本校从事艺术教育的老师有19名,此外还外聘教师30人。”曾凤蓉表示,乐团的发展离不开共建单位泉州市歌舞剧团与泉州市交响乐团的支持。

  “这次参赛曲目《法兰多拉舞曲》很有难度,从9月份到现在,师生一直并肩作战,一心投入到排练中。”曾凤蓉告诉记者,此前,为备战福建省第六届艺术节,团员们抓紧练习,经过两个月的辛苦排练,最终,《法兰多拉舞曲》惊艳亮相,赢得掌声与鲜花,也赢得在全国舞台展示的机会!

团员:因为喜欢,所以不会觉得累

今年11岁的林子鑫,戴着眼镜稍显清瘦,学习小号快两年,是乐团里的小号首席。每天除了学习,他的时间都用在练习上,因为喜欢他从未感觉到累,不过刚开始练习《法兰多拉舞曲》,还是遇到了不小的挫折。

  “这个曲目高潮部分的节奏太快,有点难跟上。”但林子鑫并未气馁,而是主动寻求解决的办法,“学习小号基本功非常重要。”林子鑫想起老师课上讲的话,便不断地练习长音、吐音、连音等基本功。渐渐地,他发现问题迎刃而解。

  看着困扰自己的难题被解决了,林子鑫别提有多高兴了。“练习是一件开心的事,我们每天都很期待排练。”与林子鑫一样,乐团小提琴首席杜琳瑄也喜欢练习,她最喜欢与其他小提琴手一起交流学习心得。

“功夫在平时,绝不搞突击”,这是乐团成立之初就确定的训练要求。

每天下午,乐团班都会有一节音乐小课,专业老师授课,而回家后,孩子们也需要练习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乐团的成长,孩子们的进步都离不开家长的配合。”曾凤蓉介绍说,家长们一有空就会来旁听音乐课,在老师点评时,家长会一一记下孩子们不足之处,并督促改正。

  “我们家长和学校老师有一个群,每天我们都会和老师进行交流。” 郑女士的儿子杨凯烨是乐团大提琴手,每天晚上回家他都会花一个小时练习老师教授的曲目,“我会把他拉的曲子录成视频,发到群里让老师点评。”郑女士每次都会第一时间把老师的意见反馈给儿子。

  “自从儿子加入乐团后,我发现儿子长大了不少,学习也更加自觉了!”郑女士说道,在儿子身上发生了不少变化,而她自己也正与儿子一同成长。

  六年来,“通政• 海峡少儿交响乐团”像一艘巨轮,载着有音乐梦想的孩子在艺术海洋中缓缓前行,成为通政中心小学的一张新名片。作为学校文化传播者,乐团除参加各种比赛和艺术交流外,还多次参加艺术公益活动,用音乐与自闭症儿童交流。2017年7月,通政• 海峡入选福建省中小学学生乐团培养建设项目“示范性高水平”乐团。(记者 施远圻)

参与评论

图片新闻

视觉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