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五中高三年教师期中考后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2018-12-08 08:01:41 来源: 泉州五中

0浏览 评论0

泉州五中高三年教师期中考后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亲爱的家长:

高三(上)期中考试在无声而又弥漫着硝烟的炮火中结束了,家长、老师和孩子其实都是很关注这次考试。我们都特别希望孩子能考个“好成绩”。大家对“好”的渴望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我们都往往会忘记“好”的背后是什么?一个班五十多个孩子,有考第一的,有考第二的,有考十二的,也有考三十二和五十二的。那是不是注定了“几家欢喜几家忧”呢?那是不是还没有开始,我们就知道结局了呢?

我们的关注点在哪里,孩子的关注点就会在哪里!当您看到孩子的考试成绩时,亲爱的家长,我发自内心的向您呼喊:

“请和孩子站在一起,打败问题;请千万不要和问题站在一起,打败孩子!”

除了高考这最后一锤定音的大考之外,我们孩子在整个学生生涯中要经历大大小小无数次的考试。您想过每次考试的功能吗?您想过怎样充分挖掘每次考试的教育价值吗?

任何一场考试,我们要想尽办法把他的教育价值挖掘到最大,如果我们最后收获的只是一个分数,那要求就太低了。我们想,考试首要的功能就是“诊断”,是对孩子之前学习过程的检验。当您看到孩子的试卷后,请您和孩子坐下来看看他的答题情况(注意一定先看孩子的答题情况)。让孩子说说

(1)哪些题是孩子答得非常好的?

(2)孩子在平时的学习中哪些方面(上课听讲效率、作业完成效率、改错情况、落实计算、落实基础、时间的合理安排等等)做得好,才保证了这些题做的好?

(3)哪些题是孩子觉得有问题的地方?问题出在哪里了?(平时那个学习环节出现问题了。)

(4)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你能找到几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5)问问孩子,你需要爸爸妈妈帮你做什么?……然后,再和孩子一起看看孩子的成绩。

这样处理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在引导孩子关注学习过程,让孩子知道只有过程做好了,做到位了,才会有一个理想的结果。学习真的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每次考完试后,大家都会关注别的孩子的成绩和自己孩子之间的差异,老师也会关注别的班的成绩和自己班成绩的差异。那么,我们关注的目的是什么?

真正的竞争不是为了个人面子,不是为了打败别人,而是为了成就自己。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互相交换一下,还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你有一个方法,我有一个方法,我们交换一下,我们就各自有两个方法。

关注别人和自己的差异,是为了更好地认清自己的不足,为了更好地向别人学习好的方法和经验。这个时候,我们要引导孩子去观察,去对比,去反思,别人怎么做的,我怎么做的。我有什么优势值得别人学习,别人身上又有哪些闪光点是值得我学习的。这样,才能成就我们自我的不断成长之路。

考试除了考孩子对知识的掌握,考察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是对人心理素质的考验。知识只是载体,只是手段,永远不会是目的。那些能渗透到孩子血液里的东西,孩子整个过程中的心理的历程才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

面对自己的成绩,他内心的感受是什么,而对别人的成绩,他内心的感受是什么?让他谈谈别人平时的行为是什么样的,自己的行为是什么样的?过程和结果之间有哪些联系?这样的过程,孩子的主动思维能力会不会增长,孩子的理性选择力会不会增长。

考得好的孩子,让他知道是因为平时哪些方面做到位了,他就不会骄傲,这些方面他会继续保持。考得不好的孩子,你更要鼓励他,让他看到希望,让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个人面对自己无力解决的问题时,他会焦虑,愤怒,抱怨,指责别人(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不愿承认自己有问题),甚至会放弃,会破罐子破摔。但一旦我们帮助他找到方法,他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他就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他就会明白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你不管怨谁,最后自己的路还是要自己走。

最后,我们想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各自的长处和不足。正如华语作家张德芬所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匹好狼和一匹坏狼。”最后,哪匹狼能存活下来?这取决于你喂养了哪头狼,哪头狼就会活下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抓住一切机会,给孩子的成长提供养分。

成绩的问题是和各方面因素都有关的很复杂的问题,它不同于孩子触碰了底线,犯了一个严重的品质或是安全方面的大错,这时不需要家里的刀光剑影。

每次大考之后的刀光剑影除了给孩子留下恐惧考试,增加过分压力的阴影和发泄我们的怒火外,我们没想出有什么其它的好处。如果,我们对孩子的成绩过于焦虑,那首要的问题是解决我们自己的焦虑,再来谈孩子的学习。我们应该把精力放在引导、督促孩子的过程上,我们用淡定平和的心态坦然面对结果,无条件接纳我们自己的孩子。

最后,我还特别想说:

不管是对于家长、孩子还是老师,

学到,悟到,只有做到才能得到!

我们一起共勉!

泉州五中高三年教师期中考后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注明:本文改编自清华附中的《告家长信》

[责任编辑:黄如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