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骑楼:乡愁的符号 会随岁月弥珍

2018-12-10 11:39:22 来源: 泉州晚报

0浏览 评论0

中山路骑楼承载了许多人的乡愁,此前元宵花灯在中山路展览,市民漫步骑楼,悠闲赏灯。(起拓 摄)

雨在下着,点点滴滴地落在街上,我却毫不在意这场雨,依旧悠闲地走在骑楼下,走了这家商铺,又进那家商铺,看了这件商品再看另一件商品,这一家挨着一家的商店,像是博览会上的一个又一个展馆,商品琳琅满目。骑楼下的通道,像是一根丝带,把一个又一个店铺连了起来,走在骑楼下,我的心很平静,也很从容。走着走着,想到了这样一段话:“科学和技术一般独立于意识形态之外,而建筑则不然。它本身可以承载大量的特殊信息,既是一种实用信息,又是一种表现力。”这骑楼啊!承载了哪些特殊信息,又有哪些表现力呢?一座建筑承载着一段历史,人们对骑楼的情感随岁月的增长而增长,成了记忆乡愁的一个符号。我与泉州人聊起骑楼,泉州人的眼神呐,可以说是放着光,充满着爱意。走在骑楼的廊道上,不时可以看到只有十多个座位的电瓶车从街上缓缓地驶过,这车一般只有在旅游景区见到,泉州将电瓶车引进作为城市的公共交通,费用与坐公交车一样,一次一元。我问他们为什么用电瓶车作为城市公交的工具。泉州市的领导这样回答:担心城市公交大巴车身重,车在并不宽敞的街上行驶,产生的震动,破坏了骑楼的基础,而电瓶车体积小,开起来震动小。我还看了一本当地编写的《古城漫游记》,不只是介绍了泉州古城的古迹,更是通过一个个案例,用实际案例警示人们。这个小小的例子,足以说明泉州人对骑楼的爱惜。

骑楼不是泉州独有,在福建的厦门、漳州,广东的广州、珠海以及海南等地,都可以见到骑楼。这骑楼建筑,其实是个舶来之物。百多年前,先人们为了生计,漂洋过海到南洋谋生,南洋属海洋性气候,一年中有雨季和非雨季之分,气候湿润而温暖,当地的商业街多盖成骑楼式的,下面开商店,后面做仓库,二楼之上便是住家。福建的闽南和广东、海南等地,气候与南洋有相同之处。这些漂洋过海打拼的人,挣了钱之后回到家乡,便把这种建筑样式带回了家乡,在最适合做生意的地方盖起了骑楼,一户接着一户、一家挨着一家,骑楼不断地延长,也就有了一条长长的街。我还注意到一个现象:福建几处骑楼所在的那条街,都拥有一个共同的街名:中山路。孙中山先生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在他的革命生涯中,与新加坡等地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南洋的华侨更是慷慨解囊,给钱给物、出人出力,人们把这当时最繁华、开放度最大的街取名为中山街,可以看出人们对孙中山先生的景仰。

中山路的骑楼,南起江滨北路、北至钟楼,全长2.4公里。曾经见过一张泉州骑楼平面图,由南向北,状如鱼脊。乘着电瓶车,到了骑楼的最南端,从这里穿越马路,便是泉州人说的第九码头遗址,码头的江便是泉州的母亲河晋江。商路连着水路,百多年前,没有公路、没有铁路,更没有飞机,这水路便是重要的交通,一条水路,通着海、衔着江、接着河、汇着万千沟壑,人们也习惯于择水而居。泉州骑楼便依在这条母亲河之畔,山里来的货、海里运的物,汇聚在了这里,进了这商业街,或是从骑楼购的各种货物,从这里出了商业街,装上船,进了山或是出了海。泉州的这条商业街,通江达海,生意红火,在这条街上,有一处叫着聚宝街,街不长。走在这条街上,依稀感受到当初的繁华与热闹。站在骑楼的南端,眼帘里仿佛浮现出搬运工忙碌的场面,可以听到集市热闹的嘈杂声。从这里顺着骑楼往北走,骑楼如同一条长长的长廊,深邃。望着骑楼,联想到了园林建筑中的长廊、民居庭院中的回廊、大山中的廊桥,眼帘中仿佛看到人们悠闲地走在长廊远眺眼前的景、淑女倚着美人凝神看着滴滴细雨、村民们在廊桥下躲着风雨,长廊、回廊或是廊桥,都还有一个名字叫做风雨廊。骑楼是舶来之物,但是,骑楼的设计也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从这长长的骑楼中,仿佛加深了“融通”二字的理解,这骑楼,一家挨着一家,样式也几乎雷同,尤其是骑楼的高度与宽度都一致。商业是有竞争,但竞争中有互通,有互利互惠,这骑楼留出的道,是一条商道,是共同致富之道。骑楼是商家共建的,商家们也共享骑楼带来的商机,它的商机就在于“便民”,即使是店铺打了烊,市民依旧可以不打伞走在骑楼下。泉州人以敢拼会赢而著称,其实,在这敢拼会赢中蕴藏着从容、融通、温情。我不知道,这骑楼在岁月的浸润中是不是渐渐繁衍出了骑楼文化,起到了内化于心的作用,成为影响泉州人性格的一个因子。

走在这里,不时可以望见小吃店,这些店铺不大,有的仅十多平方米,有的店铺上张挂着“舌尖上的中国”拍摄点的招牌。这次出差泉州,妻子专门交待买些泉州的汤圆,还发了微信,指明要到指定的店铺去买,我还担心这家店不好找。不想逛骑楼时,就在金鱼巷口找到了这家小吃店,那天晚上到了这家小店,女店主热情幽默,我担心汤圆放在宾馆一夜化了,与她商量能不能存于店中,第二天上车时再来取,店主为这事,专门协调第二天一早让她妹妹提前些开门。这事很小,但看出泉州人的守信。泉州人讲起泉州小吃,那可是如数家珍。有一位朋友给我绘声绘色地描述夜里吃面线糊的情景:夜深时,突然间有了想吃面线糊的欲望,出门驱车到了这中山路,点上一碗面线糊,再要上两根刚出锅的油条,往面线糊里洒上一点胡椒粉,再滴上几点家乡的地瓜烧。一碗面线糊落肚,心满意足地回家,带着这味进入了梦乡……看他描绘时的神情,哪里是在说吃啊,他在乎的分明是萦绕于心的乡味,这种味道,有时就像蚂蚁似的,挠得痒痒的,即使夜再深也会去寻找。

那天晚餐,我品尝到海蛎煎,嫩滑清爽,大伙儿赞不绝口,专门请来了大厨,向其讨教做法。大厨说,海蛎一定要用黄壳的小海蛎,地瓜粉是惠安的特产,蒜也是本地的,加上精湛的烹饪技术,才能制作出这样可口的风味。这些海蛎、地瓜,在生长过程中,汲取了本地天地之气,自然是制作小吃的最佳食材了。最早的小吃并不是作为商品而出现的,而是人们在丰收之时,为了更好地保存食物,或是在休闲之时把收获的食物采取各种方法烹调加工,让它更加可口,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让时光更好地打发,小吃不只是解决温饱,也是人们闲时的一种享受。可以想象一下,在没有手机电视的年代里,品着茶,尝着小吃,听着梨园戏或是南音,那是多么惬意啊!

骑楼的商铺,不乏老字号,许多海外华侨回来,一定要到骑楼走走,到这些老字号去品味家乡的味道。这些老店大多经营了几十年,日日食客盈门,但店主却不盲目扩张经营。我问过一家店主,他告诉我说,小吃、小吃,要的就是这种味,走味了,小吃的魂也就丢了,守住这个味,就守住这个店了。这番话,充满哲理,我感叹这店主深悟其真谛。如今机器可以代替手工,但是,有那么一些小吃店,坚持手工制作,用木棍打肉,用菜刀剁馅,他们说,手工做的,有嚼劲。

泉州这条长长的中山路,既是商脉,也是文脉,交织在一起,让中山路的商气也充盈着文气。这条路上,坐落着泉州文庙,这座文庙,集宋、元、明、清四朝代的建筑群,徜徉其间,在规模宏大的气势中,又觉得它布局匀称,建筑优美,规制完整,观赏这片建筑群,可以体会到儒文化尊崇规则的文化内涵。在聚宝街前,有一处德济门遗址,面积达到2000平方米,依照这遗址,依稀可以想象城门、城墙、门道、墩台、内外壕沟、拱桥以及瓮城和瓮城门等模样,这是700年前进泉州的要道。据介绍,这座遗址,遗存有13、14世纪的印度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石刻和明清时期的铁炮等,看上去有着强烈的沧桑之感,它也证明了泉州是个多元包容的城市。在德济门遗址的正对面,坐落着天后宫,宋元时期,泉州成为世界贸易大港,为发展海上贸易妈祖被引进泉州,成了泉州海神。我从德济门的遗址远望,天后宫肃穆端庄,据说这里被认为是我国现存建筑规格最高、规模较大的一处妈祖庙。从中山路的北端钟楼往西走不到10分钟,便到了开元寺,这寺啊,建于唐初,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寺内的双塔更是泉州的城市地标。“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这是宋代理学家朱熹对泉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评价。

从当时的视角,看骑楼里琳琅满目的商品满足着当时人们的物质需求,那开元寺、文庙、天后宫则满足着当时人们的精神需求;而从今天的视角看,这些保留下来的历史建筑,是这座城市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骑楼与这些历史遗存相比,历史还没有那样久远。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它反映民国时期传统民居特色和南洋建筑风貌,耳边仿佛听到民国和南洋风情的乐章,延续着中山路的文脉,成为人们了解泉州历史的窗口。

把白玉兰的叶放在盆子浸泡数日后,再轻轻刮去叶子表面,留下的是叶脉,放在灯光下映照,觉得它特别漂亮。任何一条商业街的形成,都如同这片玉兰叶一样,中山街像是叶的主脉,分布左右的一条条巷子,一条条弄子便是支脉,家家户户便是这脉的毛细血管。用今天时髦的说法叫商圈,一处商业繁荣地带,一定是居民的聚集区。那天,参观了金鱼巷,这巷子是新近改造的,从各处收集来的有了年份的石板拼接在一起,俯下身子,用手轻轻地抚摸着泛着油光的石块,这种油光是经过不计其数的脚磨出的,它不同于机器的打磨,带着特别的温润感,如同文物的包浆,带着人与岁月厮磨的温度。当地人告诉我,他们不仅要保护中山街上的骑楼,还要保护与骑楼相关的建筑物。骑楼是泉州的宝,骑楼两侧的大街小巷深藏着许多故事,期待着人们去撩开它的面纱,让人们看到它的真容。那天下午,我们还参观了一些庭院,其中一处华侨建筑,三层小楼,红砖绿瓦,方正大气,浓郁的南洋建筑风貌;另一处是苏廷玉故居。苏廷玉曾任四川总督,离任后,在移居泉州的10年中,他热心公益事业。1847年,他撰写《泉州府学明伦堂立匾记》,以弘扬先哲、激励后代。同年,他还买下32幅大士像,送泉州清源山弥陀岩珍藏,为研究泉州近代文化、宗教留下了珍贵的资料。其主要著作有《亦佳宝诗文钞》《从政杂录》《温陵盛事》等。据史料记载,苏廷玉的故宅“屋宇连绵,范围甚大”,后门直通奎章巷、东临南大街。苏利用通政巷东北畔临街处两间店面,当做典当行,取名“元祥”,有人便称这一带的整片屋宇为“元祥苏”。如今,这片老宅得到重新修整,开发利用。在这院子里,听着南音,看着木偶表演,品着茶,尝着糕点,这乡味,浓啊!当地人说,他们要让游人在逛骑楼的同时,随便拐进一条小巷,走进一个院落,都可以在这里休闲。我理解了,他们打造的是一种慢生活,让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让身心在这里得到放松。

第二天,我起了个大早,顺着骑楼去看了钟楼。路很安静,车流不多,站在十字路口,静静地望着红红的二层楼高的骑楼,让我产生了一种陶醉感。顺着开元寺的方向走去,路的两旁,都是低矮的红色房屋,与辽阔的天空浑然一体,显现出城市的安静。闽南的建筑,以红色为基调,具有南洋的建筑风格。从色彩学的搭配来说,海是蔚蓝的,红与蓝的搭配,给人活泼的感觉。如果你喜欢建筑,走进这些小巷,可以体会到闽南建筑韵味:屋顶上略为弯曲向上的脊角与蓝天相接,《诗经》中以“如鸟斯革”“如翚斯飞”来描绘像羽翼舒展的屋顶和出檐;出砖入石形成的造型给人以古朴厚实柔和的视觉享受。

泉州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东亚文化之都,这骑楼及其相关建筑,是泉州文化的瑰宝,是可以让人唤起的乡愁。保护骑楼及其周边的建筑,就是保护乡愁、呵护乡愁。

乡愁是对家乡的感情和思念,是一种对家乡眷恋的情感状态。泉州人对骑楼的眷恋是泉州人的共同情感,它会随岁月弥珍。最近,泉州市人大通过了《泉州市中山路骑楼保护条例》,善法善治,说明泉州对骑楼及其相关建筑物的保护已经又提升了一步。法规的出台,是用法规来呵护泉州人对骑楼的这份情感,呵护故乡的脉。

爱是保护的源,爱是保护的力量,在爱的呵护下,骑楼会在保护中焕发出生机与活力。□筱 陈

[责任编辑:林春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