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身份证买卖:“四件套”要价2600元 多用于非法用途

2018-12-11 16:31:52 来源: 东南早报

0浏览 评论0

卖家发来的大量全国各地身份证照片

“四件套”要价2600元 “90后”证件最热销

记者又添加了另一个QQ号(228269×××),对方直接表示“要什么直说,不要问话”,然后给记者发来了“身份证购买须知”,里面写着:“800元每张,卖家保证:真实、有磁,上网、开房、买票都可用。”

随后卖家又给记者发来一个网盘链接地址,里面也是按年龄和性别将身份证分类,点开文件夹,其中有部分照片备注了所谓的身份证有效期。卖家自称手头有上千张身份证。

此外,该卖家还推出“身份证、手机号、银行卡、电子U盾”四件套,一套2600元,并反复称“挑好了要预订,然后帮你去开”,要先交40%的订金,测试好没有问题再付余款,预订好2天左右就能用。

记者询问是否有查验身份证所有人有没有犯罪记录时,对方表示“不干净我也开不到,这你不用担心,我们知道”,“开过这么多客户,没说身份证不能用的,担心就别买”。

记者再询问另一个QQ号为“162220×××”的卖家时,对方给记者发来一个二维码,扫码进入并输入密码后,也是类似的身份证资源。对方表示,如果要“四件套”,一套2000元,不能挑身份证,他们会找与买家长相相近的身份证去办卡。这位卖家也表示,他卖的身份证中,“90后”女性的身份证最热销,常缺货。“其他的一张卖500元,‘90后’的卖600元,很多买家都想买‘90后’的身份证。”

两次丢失身份证 其中一张就在网上售卖

“我的身份证竟然在网上卖,太吓人了。”31岁的小谢告诉记者。

在连日调查中,记者从几位卖家提供的上千张身份证照片中,意外发现了一张住址登记在泉州鲤城的女性身份证。根据身份证上的地址,记者联系上了市民谢先生。谢先生在听到身份证上登记的名字后,随即说道:“这是我女儿!”

记者向谢先生表明,该照片是在网上售卖身份证的一名卖家那发现的,谢先生感到很不可思议,他随后联系人正在成都的女儿,得知女儿小谢确实丢失过身份证。

小谢听到这个消息也很吃惊。她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她曾两次丢失身份证。一次是在读大学时,在学校被人偷走钱包,里面就有身份证和银行卡,“我当时就通知在泉州的父母帮我挂失补办了。”另一次是在福州坐火车时,又不慎丢失了身份证,之后她马上去派出所登记补办,“但印象中没有挂失。”

小谢说,两次补办身份证,地址都没有变更,丢失的两张身份证头像照片是同一张,为此她也不确定网上售卖的是哪一次丢的。

“这几年没发现有什么问题,但是这张身份证在他人手中,不知会不会有风险。”小谢担忧地说。

从网吧工厂买来身份证 倒卖给他人赚取差价

今年9月,鲤城区法院一审判决一起买卖身份证案。法院认定,涉案人王某土的行为构成买卖身份证件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该案的审结,也让身份证买卖真相浮出水面。日前,记者从鲤城公安分局常泰派出所处了解到这起案件的详细情况。

“证件从工厂、网吧、清洁工处买来,如假包换”

1975年出生的王某土是安溪感德镇人。2016年2月,王某土因为欠下高额外债,从安溪跑到鲤城常泰街道租房卖茶叶。当年2月至5月,他一直联系此前的一些顾客,想赚点钱还外债,但还是资不抵债。6月底,王某土的手机在登录QQ后,有一个名为“蒙古阿力”的陌生男子主动添加他为好友。

对方自称是在网上卖居民身份证的,还把自己的QQ空间授权给他看,里面竟然有500多张不同人的身份证照片。

王某土质疑:“这些身份证都是真的吗?”对方明确表示,他不仅有照片,还都有身份证原件。

“都哪儿来的?”对方表示,这些证件,有从网吧、清洁工处买来的,还有的是向一些工厂购买的,如假包换,并称卖给王某土一张150元,他要是再转卖出去,可以开价200元,做他的下线,赚差价。

了解了“黑市”行情后,王某土就把对方空间里的身份证照片都保存下来,并上传到自己的空间相册,随后标上“现在货已经更新了”“最近进了一些货”等标语来吸引“客户”。

复制上家身份证照片转卖“客户”赚差价

当年6月底,有“客户”开始主动联系王某土,并到他的空间里“挑货”。如果“客户”在空间里选中10张身份证,王某土就转给“蒙古阿力”,如果“蒙古阿力”说10张身份证都有,王某土就和“客户”说“有货”,通过微信红包或微信转账收款后,王某土再微信转账给“蒙古阿力”,还有几次王某土直接在银行ATM机上现金转账给“蒙古阿力”指定的账号。

随后王某土再把“客户”发来的地址转给“蒙古阿力”,由他直接发货给“客户”。

短短三个月不到,王某土先后卖出去80多张身份证,获利4000多元,多的时候一天可以卖七八张,少的也有一两张。此外,王某土还卖过4套“身份证+银行卡+网银或者U盾+手机卡”,一套1800元。

王某土交代,他卖出那么多张身份证,没有一个“客户”来反映说身份证是假的。80多张身份证卖给10多个人,从收货地址看,省外的比较多,分布在广东、湖南、浙江、江苏等地。

王某土从“蒙古阿力”处得知,“客户”买身份证有的是去办银行卡,然后拿去卖给网上赌博的人。

2016年9月9日,正在租房吃饭的王某土被鲤城常泰派出所民警抓获。

身份证“去哪了”

被倒卖的身份证 成为犯罪团伙洗钱工具

办案民警告诉记者,在许多诈骗案件中,时常会碰到买卖身份证等信息的情况,甚至都是产业链在运营。有专门的“卡贩子”收买相关的证件,再以较高的价格出手,之后这些证件会以更高的价格,再次倒卖给诈骗团伙。

“如果只是身份证或者银行卡,那么价格不高。‘四件套’价格就高得多。”民警介绍,所谓的‘四件套’就是有身份证并且办理了电话卡、银行卡以及U盾,“卡贩子”加价后卖给专门在收这些证件的人。之后,这些“四件套”会以上千元的价格,再倒卖给电信网络诈骗分子,最后成为犯罪团伙洗钱的工具。

“在侦办过的诈骗案件中,抓获的负责取款的犯罪分子,每个人手上常有几十张银行卡、身份证,几乎是买来的,没有人会用本人真实的证件。”民警介绍,诈骗团伙在作案获得赃款后,会立即将赃款转入购买的银行卡及第三方支付账户。之后赃款会在短时间内迅速被分流到二、三级银行卡或者第三方支付资金池,经过多轮稀释后,再通过最末端的成员到各个城市不同的ATM机上进行取款,以逃避警方追查。

利用多证“分身” 嫌疑人借以逃避抓捕

采访中,鲤城常泰派出所谢警官也表示,近年来,公民个人信息泄露已成为一大社会公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公民个人信息安全防范意识淡薄,而网络的隐秘性、虚拟性和网上交易的便利性也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嫌疑人利用虚拟身份和地址在网上收购和叫卖身份证,还能通过电子商务网站进行“安全交易”。

在大量的网上售卖身份证中,有的买家会选择购买与自己体貌特征相近的身份证,持有该身份证,有人就可以“分身”成形式上完全合法的两个人,在酒店登记住宿、乘坐长途客车、乘坐火车、去网吧上网,甚至去贷款。有些嫌疑人会通过一人持有多个身份证的手段来逃避抓捕,给社会带来危害。

[责任编辑:林春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