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走出新中国首位女大学校长 带领复旦大学走向世界

2019-04-10 09:54:26 来源: 泉州晚报

0浏览 评论0

她,求学于民族灾难深重的岁月,怀着科学救国的抱负,学成于万里海外,又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历尽曲折毅然回国。

她,开办中国首个半导体专门化培训班,将现代物理的两个重要分支引入中国,为新中国培养了几代物理学家,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巴丁称赞她是中国科学界“最有影响的人”。

她,就是中国半导体之母,也是我国半导体物理学科和表面物理学科开创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大学女校长——咱厝人谢希德。

2000年2月24日,美国国会为谢希德在国会举行一次特殊的升旗仪式,她成为美国国会升旗表彰的第一位中国公民。同年3月4日,这位被誉为“中国科学殿堂最美丽的女人”病逝,享年79岁。

■东南早报记者 张素萍 文\图

海外深造学成冲破阻挠毅然回国

1921年,谢希德出生于泉州一个书香门第,她的父亲谢玉铭是我国五四时期的物理学先驱。谢玉铭籍贯晋江蚶江(今属石狮祥芝),他是泉州培元中学的优秀学生,后考入北平协和大学(燕京大学前身),1917年大学毕业后曾在培元中学执教。

◀上世纪80年代,谢希德回到泉州培元中学,寻访父亲当年工作生活的痕迹。图为培元中学退休校长蔡奕钧(右)向谢希德展示一本记载着谢玉铭相关事迹的杂志。

孩提时的谢希德,每天最喜欢泡书房,在父亲“中国需要科学”的教育和激励下,她几乎继承了父亲在物理学上的天赋和刻苦耐劳的学者精神。后来,因父亲到燕京大学任教,她离开了泉州。

抗日战争爆发后,谢希德全家随父南下逃难,其间她考取了三所大学,却无奈因诊出股关节结核而休学,在床榻上躺了整整四年。忧患和痛苦中,她发愤读书,靠着坚强的毅力重新站了起来,但终究是落下腿疾,一生行走艰难。

1946年,谢希德从厦门大学数理系毕业;次年,她远赴美国著名的史密斯女子文理学院攻读硕士,后又到麻省理工学院(MIT)深造。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大洋彼岸时,祖国母亲像磁石般吸引着这个远在异国他乡的赤子。“心情难以自抑,巴不得马上飞回祖国!”谢希德生前动情地说。

“1951年,老师取得博士学位后就谋划回国,但当时美国政府禁止中国理工科留学生回国,设置了种种障碍和困难。”谢希德的学生、中科院王迅院士回忆,当时谢希德以去英国结婚的名义,从英国偷偷转道,历经千辛万苦回到中国。

许多复旦人至今记得,在一次教师节晚会上,当被问及:“50年代,是什么力量使您冲破重重阻挠毅然回国?”谢希德对着话筒,一字一顿地说:“我、爱、中、国!”霎时,全场掌声雷动。

培养国家栋梁带领复旦走向世界

1952年,谢希德回国后,在复旦大学物理系任教。短短五年内,她在复旦开设了固体物理、量子力学等8门课程,并与北大的黄昆共同主持开办我国第一个半导体专门化培训班。在她指导下,复旦建立了顺磁共振等当时先进的实验技术。

担任复旦大学校长的谢希德(右二)。(图片来自半导体行业观察官微)

1983年,62岁的谢希德出任复旦大学校长。她率先在国内打破综合大学只有文科、理科的苏联模式,增设了技术科学、生命科学、管理科学等5个学院,开创了新中国全方位综合性办大学的先河。

“把师生送出去,把知识请进来。”上世纪80年代,复旦出国的学者,大部分是由谢希德送出去的,也是从那时起,复旦在国际上声名鹊起。值得一提的是,谢希德每年都要为出国攻读研究生的物理系学生写推荐信,初步估计百人以上,而且她送出去的师生,几乎留学期满后都回到祖国,并成为学术界的中坚、国家的栋梁。

担任校长之后,谢希德多次应邀出国参加各种会议,足迹遍及美、英、法、德、意、日、俄、波兰、匈牙利、希腊、泰国、委内瑞拉等国。由于她的科研成就和国际学术交流方面的卓越贡献,使她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赞誉,享有崇高的声望。全球有13所大学,授予她名誉科学博士、名誉工学博士和人文科学博士,美国媒体盛赞她是“中国的哈佛大学校长”。

浓浓家乡情怀特地回泉探访母校

虽然谢希德在泉州只住了六年,但她一直怀有浓浓的家乡情怀。“上世纪90年代,我曾多次拜访她,她对故乡的深厚感情,让人印象深刻。”《文汇报》高级记者施宣圆也是泉州人,他回忆,1965年谢希德首次回福建,到母校厦门大学,“她想念蚶江老家,本想讲学之余抽空去蚶江,因上海家中有事,她匆匆回沪”。

转眼间20年匆匆而过。1984年,谢希德应邀到厦门参加全国半导体物理大会,其间,她在友人的陪同下回泉州,探访父亲的母校培元中学。“她先是参观学校,然后坐在安礼逊图书楼,听我们讲述她父亲当年的往事。”泉州培元中学退休校长蔡奕钧说,谢希德在学校逗留一个多小时,当看到安礼逊图书楼柱子背后刻有父亲的大名时,她特地合影留念。

当时,谢希德的亲姨妈郭瑜珠住在蚶江,已年逾七旬。老姨妈思念外甥女,经多方打听,终于请在上海工作的蚶江老乡捎信给谢希德。1985年12月,一直苦于联系不上姨妈的谢希德,趁着在厦门开会时特地请假,赶到蚶江探望年迈的亲人。“她的姨妈紧紧地拉着外甥女的手,她们谈往事,谈亲人,谈家乡……”施宣圆说,当谈到母亲英年早逝,父亲晚年不能团聚,祖母一生操劳时,谢希德忍不住潸然泪下。

上世纪90年代,晋江石狮多次到上海举行展销会或博览会,邀请谢希德剪彩,她总是欣然应允。“有一次,泉州侨乡开发协会晋江石狮分会举行五周年庆典,我和乡亲们恭请她出席,起初还担心她不会同意,没想到她一口答应。”施宣圆说,那天她与乡亲们欢聚一堂,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还题写下“乡谊情深”四个字。

[责任编辑:林春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