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一条西街百般韵味 书法家挥毫泼墨新店招更添味道

2019-05-13 14:50:28 来源: 泉州晚报

0浏览 评论0

一块店招一个故事 一条西街百般韵味

书法家挥毫泼墨 新店招更添味道

西街老布店的新店招收获好评

流传千年,泉州西街一直保存着泉州文化内核,代表着古城气质。而新的业态又不断激活这条老街,细微之处涌动着活力和新鲜。这一次,她的变化再次令人惊喜——11日,街上九家店铺换上国内知名书法家量身题字的店招,书法艺术和市井小店碰撞新火花。与宋朝朱熹为开元寺首撰的“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遥相呼应,以书法为媒介,泉州西街上演了穿越百年的艺术对话。

感受西街内涵

十余位书法家东西塔下题字

在西街,一不小心就与各个历史时期的书法牌匾撞个满怀。时间拨回今年年初,西街1915艺术空间的2019年新春首展“刺桐墨韵——中国古今书法家作品展”邀请了包括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中国美院教授韩天雍、中国书协副主席毛国典、艺术家何玮明等十余位国内知名书法家齐聚西街,开启一场文化之旅。

参展书法家们在泉州驻留了四天,实地走访西街、中山路、金鱼巷和各处泉州文化地标。在西街,不少书法家对牌匾、立柱、门联赞叹不已,古城深厚的书法底蕴让他们印象深刻。

通过走访、聆听古城故事,深入感受西街文化内涵,在东西塔下,书法家们挥毫泼墨,结合店铺故事和西街人文底蕴,书写了美好生活小酒馆、怀古堂、亚佛润饼皮、傅丁山润饼皮、乐城知礼、小时候味道、西街蜜饯、白雪元宵圆、西街老布店等九幅风格迥异的字。近四个月后,这些书法家的作品终于被刻在一块块木质牌匾上,挂上了各家店铺的门头。

一家家老店和新兴的文旅业态比邻而居,古街焕发新活力。透过一个个别出心裁的店招,诉说着一家家市井小店的故事,也让老街多了新的艺术文化味。

亚佛润饼皮新店招字体灵逸生动

文旅新融合

店招成为一道独特风景

得益于近年来古城复兴,西街魅力渐次展现,八方游客纷至沓来。西街街巷如何活化?文化和旅游如何相得益彰?除了业态的引导和布局,非遗文化的植入,书法店招也是一大创新探索。

“非常好,早上有很多游客都说我们的招牌写得好。”频频登上央视的亚佛润饼皮店老板傅国忠,盯着招牌笑得合不拢嘴。“有了这块书法名家写的招牌,我的底气也更足了。有外地游客来,我会跟他介绍招牌的渊源。招牌会随着傅家润饼皮手艺,代代传承下去。”与之前比较简陋的招牌不同,新的店招“亚佛润饼皮”五个字灵逸生动,与一张张薄如蝉翼的润饼皮不谋而合。

沉稳的木色为底,“西街老布店”五个字镌刻其上,如同岁月雕琢般。“每个店铺招牌的字都不同,我最喜欢我们店的,字迹朴实有力,越看越有味道。”收获了一轮轮好评的老板老颜说道,挂牌当天他店里的茶水泡了一轮又一轮,亲朋好友、客户邻居坐满了他的小店,还拿着手机搜索着为他写下这块店招的艺术家何玮明有着怎样的故事。

更多的游客,见微知著般从小小店招生出了解店铺故事的兴趣。“一路走过来就被‘美好生活小酒馆’的招牌吸引了,独特的字体让人印象深刻,不同于其他店的招牌,这几个字透露着慵懒和洒脱,很喜欢。”来自广东旅游的游客黄女士手机里拍了很多招牌的合影,看到小酒馆的牌子就决定走进去看看。

九块独一无二、风格不同的店招,是属于店铺的独特标签,成为西街另一道艺术的风景。在这条集纳历史和闽南文化精华的老街上,探寻乡愁、市井,还能感受书法、艺术,百般韵味萦绕心头,组成了更耐人寻味的千年古街。

(记者 殷斯麒 文/图)

[责任编辑:林春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