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羽拓荒者正是咱厝人 师徒叱咤羽坛半世纪(图)

2019-09-09 09:29:16 来源: 泉州晚报

0浏览 评论0

■记者 陈小芬 文/图

1953年,中国举办全国四项球类运动会,赛后,印尼羽毛球队和中国队打了一场友谊赛,中国队被打得毫无招架之力。这一幕深深触动了印尼队球星王文教。这位祖籍福建泉州南安洪濑、年仅20岁的小伙子下定决心:回到祖国去,提高羽毛球水平。

这一决定,不仅改变了王文教的命运,也成了中国羽毛球发展的加速器。半个世纪里,王文教带出多位羽坛名将,获得“新中国体育开拓者”的称号、世界羽联“终身成就奖”,被称为中国羽坛教父。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党中央决定,首次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集中评选颁授,王文教入选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如今已86岁高龄的他退休多年,却没闲着,时时关注、参与和羽毛球有关的事。

王文教近照 (家属供图)

1982年,王文教率队勇夺汤姆斯杯。(翻拍)

突破重重困难归国

1954年5月6日,那艘驶向祖国的巨轮拉响汽笛离开雅加达海港,带着让祖国羽毛球扬名世界梦想的王文教,尽管不知未来将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但他仍激动不已。

1933年,王文教出生在印度尼西亚。1944年10月的一个清晨,已关注姐姐家墙上羽毛球拍许久的王文教,终于开口向姐姐借球拍。从此,羽毛球占据了王文教的整个命运。

大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羽毛球运动传入中国。新中国成立前,仅在上海、天津、北平、广州举行过羽毛球赛,但从未有过全国性羽毛球赛。新中国成立后,羽毛球运动很快成为我国体育运动的重点项目之一。

1953年,一个印尼华侨青年体育观光团来到中国参观、巡演,王文教也在这观光团中。这些华侨球星的高超水平令国内羽毛球界和观众大开眼界。这一年中国举办全国四项球类运动会,赛后印尼羽毛球队和中国队打了场友谊赛。王文教发现,中国羽毛球的水平很低,刚获得全国冠军的运动员,都被他打得毫无招架之力。

运动会后,王文教他们还去沈阳、鞍山、抚顺、北京、上海等地参观。新中国广阔的大地上,处处洋溢着青春气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不停地撞击着海外游子的心。

“我们既然有羽毛球的技术,就要回国把国家的羽毛球搞起来。然而这个决定让我和我的家人从此分离。”王文教说,那场友谊赛深深触动了他,于是他决定回到祖国来。

归国谈何容易,那时的王文教已是印尼羽毛球界的明星,回国意味着要放弃在印尼的一切荣誉和地位。此外,印尼有个规定:凡是计划离开印尼前往中国的人,必须自愿签名保证永远不再返回印尼。王文教和陈福寿等华侨青年突破重重困难,写下“永不回印尼”的保证书,终于在1954年5月踏上归国之路。

一批爱国归侨青年

成国羽发展的加速器

王文教、陈福寿、黄世明等华侨青年的归国,成为中国羽毛球运动发展的加速器。国家体委在中央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前身)竞技指导科成立羽毛球班,以他们四人为主组建一支“准”国家队,并请他们训练高水平的羽毛球运动员,王文教兼任教练和队长。

在这几位爱国青年推动下,福建省于1956年11月成立了我国第一支省级羽毛球队。随后,上海、广东、天津、湖南、湖北等地也相继建队。王文教、陈福寿来到福建队,他俩还合写了一本《羽毛球》教材。到1958年,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成立羽毛球队,都以这本教材为训练指导。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福建羽毛球队获团体总分第一,王文教夺得男单、男双两项冠军。

当时,以王文教为核心的福建队是中国羽毛球的重要基地。1960年,汤仙虎、侯加昌等青年相继从印尼回国,加入福建队,迅速成长为中国羽毛球的新生主力军,王文教则退役成为教练。王文教率领这支青年军,所到之处连战连捷。1965年,带领国羽出访欧洲,以快速打法和灵活多变的战术,取得34场全胜的骄人战绩,中国队被誉为“无冕之王”。然而那时的中国羽毛球队无法参加国际羽联的比赛,但在不同场合多次击败世界顶尖高手。

首次问鼎汤姆斯杯

荣获9个世界团体冠军

1972年,王文教负责组建国家队,成为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和男队主教练。1981年中国加入国际羽联。世界羽坛有一个男子团体赛的最高荣誉杯赛——汤姆斯杯羽毛球赛。

1982年5月,王文教率领中国队征战第12届汤姆斯杯比赛,中国队和印尼队决赛相遇,经过两天的激烈、凶猛的搏杀,最终中国队以总比分5∶4实现大逆转,首夺汤姆斯杯!赛后英国队领队这样评论“这是汤杯举办40年来水平最高、最扣人心弦的比赛,能在1∶3落后的情况下连扳4分,中国队创造了奇迹”。

“那一刻我们感觉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真是扬眉吐气,我们很自豪。”王文教说,他们把汤杯盖打开,把香槟酒倒进去,叫运动员一个个喝,他也喝。可惜那时没有带记者,没能留下这样的照片。当时英国女皇为中国羽毛球队颁发了奖杯。

从1972年到1993年退休,21年的执教生涯中,王文教获得过56个世界单项冠军,9个世界团体冠军。特别是1986年“汤姆斯”杯和第十一届“尤伯”杯赛以及1987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世界锦标赛上,中国羽毛球队分别囊括了男女团队和单项全部桂冠,引起世界轰动。此外,他与同事一道,并培养出侯加昌、汤仙虎、韩健、陈昌杰、李永波等一批世界冠军。

退休仍不忘羽毛球

爱国精神感动家乡人

1985年国家体委授予王文教“新中国体育开拓者”称号;2014年,王文教荣获世界羽联“终身成就奖”。作为妻子,曹女士当时陪同丈夫出席颁奖。作为家人,他们很自豪。自20世纪50年代归国后,丈夫王文教全身心投入羽毛球事业,目前定居北京。

今年已86岁高龄的王文教退休20多年,但仍心系羽毛球事业。今年8月底的一天,记者致电王文教,他正奔赴内蒙古参加一个羽毛球赛事交流。电话中,对于自己为中国羽毛球所做的贡献,只轻轻说声“这是运动员该做的”。

王文教的父亲是洪濑大洋村人,后来移民印尼。洪濑镇侨联委员王聪明称王文教为堂叔。王聪明说,他们家族包括王文教一家很多人很早就移居海外,因各种原因,他们家与很多亲人中断联系。直到今年年初,才联系在印尼的亲人。他跟王文教的联系也是今年才开始。

王聪明说,2000年,他那居住在香港的大哥曾陪王文教回到洪濑,那时他未陪同。其实更早些,王文教来过家乡,但因找不到亲人,就不了了之。“近些年我接触侨务工作,才慢慢了解堂叔王文教的事迹,被他的爱国情怀、为国争光精神深深打动。”王聪明说,目前,王文教在大洋村的祖厝还保存着,他们计划在大洋村建立一座侨史室,收集他历年的书籍、照片、荣誉证书等。

[责任编辑:林春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