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解压 创新赋能 2019年泉州经济提质升级

2019-12-25 07:45:17 来源: 泉州晚报

0浏览 评论0

制造强国论坛与会嘉宾深入我市智能制造示范企业调研。(黄文珍 摄)

2019年,泉州坚守实体经济的基本盘,坚持稳中向好、稳中求进,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有效对接强链、补链和新兴产业项目,在创新中培育新动能,在改革中激发新活力,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回首过去的一年,在政策端,减税降费为企业实体经济送去了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包”,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开辟了全新的外贸业态,首个市级基金小镇吸引资本投资实体经济……在企业端,项目对接如火如荼,IP网红直播、设计赋能制造、智能车间、数字化生产线等营销、设计、生产各领域创新不断,推动企业进一步转型升级。

关键词: 减税降费

10个月86.65亿元:惠及企业和市民

今年以来,“减税降费”政策“红包雨”可谓“下个不停”,“减税降费”毋庸置疑地成了年度热词。个人所得税改革、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深化增值税改革、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等减税降费政策纷纷落地,让纳税人实实在在享受到了“真金白银”的实惠。

我市税务部门工作人员深入企业一线,调研企业减税降费情况。(连静毅 摄)

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我市累计新增减税降费86.65亿元,主要有:增值税改革减税49.27亿元;小微企业普惠性政策减税14.92亿元;个人所得税两步改革叠加减税13.92亿元。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制造业大市,我市制造业企业是本次减税降费政策的受益主体,今年1-10月,我市制造业纳税人享受减免税费45.4亿元,占全省制造业减税比例的36.9%。从全行业来看,我市制造业享受到的政策红利占比52.39%,高于全省制造业减税占比15.21个百分点。

为了推进减税降费政策“落地生根”,让政策红利顺利“落袋”,我市税务部门在全省创下了三个“首个”,即成立全省首个涉税融合宣传服务中心、建立全省首个减税降费基层“网格化”管理模式、开发全省首个减税降费计算器“税秒算”。

今年4月1日,全省首个涉税融合宣传服务中心在我市成立,以“大融合、大宣传、大数据”理念,采取融合生产、融合宣传、融合服务、融合分析等方式开展减税降费宣传辅导,帮助纳税人应知尽知、应享尽享。上半年,聚焦减税降费主题,网格化管理模式在惠安县试点落地。通过推行“一局一账”、建立“一户一档”、配套“一局一图”、发出“一户一单”的模式,串联起落实减税降费事前、事中、事后的工作链条,让政策红利不折不扣地“落袋”。如今,该模式已在全市铺开推广。

随着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手段也成为减税降费政策推进的“利器”。在办税服务厅的电子导税平台,纳税人在月销售额一栏输入数字,然后点击计算,征收的税种、优惠前后纳税额以及优惠金额一目了然。这是我市税务局在全省首个开发的减税降费计算器“税秒算”,纳税人运用这个计算器,几秒钟就可以计算出减税降费红利金额。同时,“税秒算”计算器还包含了代开发票以及个人一手房、二手房税费等计算功能,可以满足广大纳税人的个性化需求。

伴随减税降费政策日渐深入人心和纳税人日趋熟练的操作运用,减税降费的政策效应持续释放,纳税人正感受着更真切、更深刻的获得感。(泉州晚报记者黄文珍 通讯员陈文德)

关键词: 民企投资

项目对接连续四年位居全省首位

激发民企活力,助力经济稳增长。记者从市工信局获悉,今年以来,我市深入开展大招商、招大商活动,有效对接引进一批强链补链和新兴产业项目,截至今年“6·18”,我市新增引进民企项目210个,合同总投资1259亿元,民企项目对接成效显著,连续四年位居全省首位,为我市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和落实赶超任务提供项目支撑。

我市以路线图招商、重点产业链招商和新兴产业招商为重点,坚持项目策划抓深、招商抓实、报批抓早、融资抓活、建设抓细,确保民企项目招商目标稳步推进。截至今年“6·18”,围绕18个重点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开展项目招商,对接引进项目72个,合同投资额656亿元,项目涉及纺织鞋服、建筑建材、机械装备、石油化工等产业。

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民企对接工作将重点围绕新兴产业缺失环节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文化旅游的重大项目、龙头项目开展招商;重点引进半导体集成电路、光伏电子、石油化工、新能源汽车、石墨烯、电子商务、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项目;重点对接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工业设计、软件服务、区块链、互联网+等新兴业态项目,及其相对应的科技研发、金融配套等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记者黄文珍 通讯员戴其祥)

关键词 :做大做强

建首个市级基金小镇,泉企发债融资875亿元

今年以来,我市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快速增长,截至12月2日,我市企业已发行债券29只,规模达206.9亿元(不含资产证券化)。2012年至今,我市企业已累计发行123只债券,融资875.4亿元,泉企的经营业绩和偿债能力受资本市场投资者的高度认可。

近年来,为支持泉州民营企业利用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我市出台了多项融资激励扶持政策。对于挂牌、上市公司成功发行股票、优先股、可转换债券、各类债券融资的企业,按实际募集资金的1%予以奖励,最高可达100万元。

在今年新增的债券中,七匹狼公司、南威软件、游族网络等三家民营企业共新发债4只,发行总额28.1亿元。其中,七匹狼公司发行公司债5亿元、中票5亿元,拟用于偿还银行债务等;南威软件发行的6.6亿元可转债,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南威软件项目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游族网络发行可转债11.5亿元,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游族网络的网络游戏开发及运营建设、网络游戏运营平台升级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此外,福建火炬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申请也于近期获证监会受理。

与此同时,为吸引金融资源聚集和泉商资本投入泉州实体经济,今年3月份,我市选址丰泽区建设海丝基金小镇。

市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设立海丝基金小镇,将吸引周边乃至一线城市外溢金融资源聚集和泉商资本回归投入泉州实体经济,是泉州建立多元可持续投融资体系,推动金融企业聚集发展,有效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举措之一。基金小镇将搭建募资、投资、管理、退出、咨询、信息交流、人才培养等全产业链服务平台,形成区域资产管理创新服务闭环,助推泉州市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从丰泽区金融工作局了解到,今年泉州市、丰泽区两级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支持基金小镇园区的运营企业和入驻企业发展,包括贡献奖励、人才奖励、投资奖励、办公用房补贴、子女就学扶持等。扶持政策引导基金小镇入驻企业积极投资泉州实体经济。对于股权投资企业(管理企业)当年对泉州非上市企业投资总额超过2000万元的,将由受益财政按被投资企业当年获得股权投资总额1%的比例给予奖励,当年奖励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今年7月份,海丝基金小镇落户丰泽区浦西时尚商业街区,成为泉州首个市级基金小镇。据悉,泉州海丝基金小镇(一期)项目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将通过全国性专业化招商和运营,吸引泉州周边地区和全国范围内的基金公司和其他金融配套产业落地丰泽区,预计用2到3年时间,力争把这个基金小镇打造成泉州市区域内基金管理规模最大、金融配套业务种类最多,集聚基金为主,银行、证券、第三方支付等其他金融产业为配套的金融产业集群园区。

根据建设目标,预计到明年12月,入驻企业将超200家,管理资金规模将超300亿元;至2021年12月,入驻企业将超300家,管理资金规模将超500亿元。 (记者王宇)

关键词: 外贸创新

石狮市场采购出口突破20亿美元

2019年11月25日,石狮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传来捷报,自试点正式启动以来,出口突破20亿美元大关,市场采购试点成效突出。这一亮丽的数据,不仅是对过去一年石狮市场采购试点运行成效的肯定,更预示着市场采购这种外贸新兴业态所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为全省、泉州市外贸稳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海关查验市场采购试点出口货物(资料图片)

2018年11月15日,作为全省唯一的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的石狮市场采购贸易试点正式启动。今年以来,石狮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深化集成外贸领域改革举措,持续丰富试点内涵、平台和实现渠道,扩大新业态政策红利辐射范围,呈现出多个亮点:打通厦门通关口岸,实现“集聚区实体经营、采购地申报、口岸验收放行”模式,增开、加密国际航线,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创新“集群入驻”制度吸引国际贸易综合市场、东南亚集贸中心、印尼馆、跨境电商馆等区域特色产品业态入驻市场,市场入驻率达76%;率先启动市场采购试点内出口预包装食品,为泉州食品出口和众多国外采购商开辟了一条便捷的“阳光大道”;同时通过全省“助力万企成长”外贸辅导宣讲政策等多渠道,吸引优质供应商入驻,丰富市场商品种类,石狮的服装、晋江的鞋、南安的水暖建材、德化的陶瓷、宁德的电机等等,纷纷通过这个共享平台走向全球。

如今,除了石狮的纺织服装,越来越多的晋江鞋子、雨伞、食品,南安水暖,安溪茶叶,德化陶瓷,宁德电机等周边地区产品通过这一方式出口,已备案各类市场主体超9000家,石狮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虹吸效应”初显,“买全国、卖全球”平台初步形成。 (记者刘倩)

关键词 :智囊献策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在泉举办

11月18日,以“智能制造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为主题的2019国家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泉州)系列活动在我市举行。该活动由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办,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泉州市人民政府、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承办。活动旨在于全面分析国内外制造业发展的新态势、新特点;充分交流制造强国建设的新经验、新模式;深入探讨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新方法、新途径。

在两天的时间里,2019国家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泉州重点智能制造示范企业专题调研,轻工、机械装备、石化三场泉州市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问诊与需求平行对接会等一系列活动接连举办。来自国家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代表、知名专家学者、重点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智能制造发展趋势、传统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升级、企业核心竞争力等议题展开交流和探讨,引导制造业朝着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方向发展,推动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近年来,我市努力践行“晋江经验”,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做实业,全力打造“泉州制造”升级版。泉州经济总量连续20年领跑全省,在全国地级市排名第六,拥有纺织服装、鞋业、建材家居、石油化工、机械装备、食品饮料、工艺制品7大千亿产业集群。近年来,我市先后推进“21211”工程、“百千5311”工程、“个十百千万”重点工程,从机器换工、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工业互联网、平台经济等方面入手,大规模推进传统制造业数控化、智能化改造,多层面全方位扶持传统制造业转型、提升。截至今年11月,我市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5家、国家级智能制造新模式项目6个、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项目)7个、国家级质量标杆企业3家、国家级技术创新企业6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5个。同时,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重点项目、样板工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等智能制造企业(平台、项目)超过1500个。

全市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超1万台、数字化生产线近800条、智能车间超100个、“数控一代”示范产品504项等,超过2300家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等项目3000多项。先后获批国家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首批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记者黄文珍 通讯员陈佳)

关键词 :制造创新

设计助力石材产业“卖全球”

泉州石材产业不但享誉全国,更是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知名度。连续多年占据行业领军地位的泉州石产业,近年来通过设计赋能的方式,给予原本的制造更多创新价值的体现。在目前举办的广州设计周上,共有50家石材企业参与其中,多数来自泉州业界。

石材产业借设计之手进一步延伸材质的应用领域 (王宇静 摄)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泉州石企已经连续三年参加广州设计周,以具有设计感的产品近距离与全国乃至全球的设计师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让石材的应用场景得到更广泛的延展,以此创造更多市场空间的同时,也通过需求倒逼制造端的产能升级。

近年来,无论从“石博会”的主题设置上,还是主动参加广州设计周活动,泉州石材业界正不断靠近设计核心,从旁观者到参与者,从人才引进到智造升级,全方面以设计提高产业附加值,逐步脱离石材原本“傻、大、笨、粗”的概念和形象。

今年9月份,由东升石业、杰利实业等多家石企负责人组成的“中国水头石材+设计考察团”先后到来广州、深圳等设计人才汇聚区域,与业界知名设计机构及设计师进行深入交流,通过走出去考察的方式,把南安天然石材的优势带到更多设计师面前,吸引更多资源汇聚到泉州石产业。在设备领域方面,通过智慧加工设备的应用,实现将原本无序的石材纹路进行创意的调整拼凑,为“石材+设计”带来更多可能性。

我国传统制造业正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黄文珍 摄)

泉州海关的数据表明,今年前三季节,泉州监管进出境石材货值33.34亿元,货重268.5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1.6%、下降35.1%,货值增长主要在于企业提升出口产品档次,高价值装饰花岗岩、大理石制品及墓碑石、石刻等成品出口大幅增长。前三季度,泉州市企业石材进出口贸易总额46.95亿元,同比增长21.2%;其中出口21.92亿元,同比增长97.3%;进口25.03亿元,同比下降9.4%。业界人士表示,此数据表明泉州石材在“卖全球”的全球市场上备受青睐。

从手握全国七成份额的南安石材界传来的消息表明,今年上半年当地规上企业总产值288.3亿元,同比增幅22.6%。上个月,在南安举行的第20届“石博会”,观展人数达10.8万人次,比增8%;主展馆观展企业689家,为历届最高;达成购销意向2080宗,比增3.12%;贸易总额约127.37亿元,比增2.8%;各项经贸指标和国外客商、国内外设计师参会人数均创历史之最。(记者王宇静 通讯员柯珊蓉)

关键词 :网红直播

泉州鞋服业网络销售再创新高

2019年,泉州鞋服产业营销的一大特点,就是借力IP加网红进行直播带货,安踏、特步、361°、匹克、七匹狼、九牧王、卡宾等泉州鞋服企业都纷纷涉足IP网红直播,取得了不错的市场业绩,特别是今年的“双11”,多家企业当天销售额实现破亿元。

网红直播成为泉州鞋服企业的流行营销模式 (温文清 摄)

来自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2019年福建网络零售额排名前三的城市为泉州、厦门和福州,分别占比37.6%、31.4%和13.5%,全省网络零售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为服装鞋帽、针纺织品、日用品和家具,分别占比40.7%、28.5%和7.7%,其中就有泉州鞋服企业的突出贡献。

当前,“IP+网红+直播”已成为泉州鞋服业的一道亮丽风景,随着这种新商业模式的兴起,晋江产业直播基地也于本月正式启动,众多晋江品牌企业掀起了直播带货的新风口。业界人士指出,一个超级IP与网红往往是自带流量的,它不受任何媒体、平台和行业的限制,具有无限的延展性,这也是众多泉州鞋服品牌对IP和网红营销趋之若鹜的原因。此外,直播和短视频兼容了线下零售和内容电商的优点,可以传递实物的视觉、听觉信息,达到企业的营销目的。

不过,专业人士提醒,IP和网红直播也有一定的风险,因为IP和网红有一定的生命周期,企业一定要踩准机会,此外,产品质量是最重要的,因为任何销售形式的变化,最终都要归结到产品本身。 (记者 温文清)

关键词 :设计升级

工业设计让平台发挥服务效益

一个地区的工业设计越活跃,工业创新能力与市场竞争能力就越强。经过数年的深耕,工业设计从概念到应用已经逐步在泉州各产业当中普及。今年以来,除了持续推进名师讲坛、专业化设计大赛、工作坊等活动之外,泉州业界更加注重通过“互联网+平台”模式,让设计通过平台焕发更大生命力。

工业设计的发展离不开年轻力量的参与。设计系学生深入泉企,贡献智慧。 (王宇静 摄)

今年,泉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指导的2019泉州海峡两岸大学生设计工作坊涉及16家企业,覆盖伞具、陶瓷、石材、家居、食品、机械、小家电等行业,传统工艺——木雕首次进入工作坊行列,突破界限,实现新生。来自海峡两岸37所院校的162名设计界后起之秀历经头脑风暴、设计发散、设计收敛、效果确认、设计深化等阶段,最终产出设计成果465件,实现了“小投入、高产出、快转化”的活动期望。与此同时,晋江“设计营”也在16家企业与128名优秀学子之间架起沟通桥梁。

今年设计工作坊启动仪式上还同步举办泉台工业设计人才服务中心授牌仪式。泉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泉台融合发展,全面落实落细国家“31条”和省、市惠台的政策措施,在“同等待遇”上下更大功夫,让台湾同胞享受到更多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全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泉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泉台两地同根同源、同文同宗,这里是台湾大学生来大陆就业的好选择。(记者 王宇静)

关键词: 产业升级

食品业“单项冠军”不断涌现

泉州食品产业发源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多年沉淀,成长为全省乃至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休闲食品聚焦区。企业发展,不进则退,为了寻找新的发展高地,近年来泉州食品企业不断通过丰富产品线,提升创新力等方面入手,从休闲食品领域进入到饮料空间,逐步实现千亿产业体量。

近日,泉州正在举行“泉州市食品行业首届食品安全管理员考核培训”,面向所有业界人士。食品安全是行业的命门,自行修炼,不断提升成为业界共识。除了严把安全之外,泉州食品业界还十分重视走出去交流。今年5月份,紧随“一带一路”倡议,泉州市食品行业协会牵头组织企业赴泰国考察市场,用抱团协作的方式,寻找新的市场空间。今年9月,近10家企业主自行组团,来到吉林白山市交流。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泉州食品企业高品质的创新产品层出不穷,一大批专注于细分市场经济的“单项冠军”不断涌现。

好产品源于对创新的持续加持,近年来,食品制造加速从传统生产方式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制造转变,近5年来,全市累计采用国内外先进食品生产线500多条、生产设备3000多台(套),前端装配料自动化数字化制造推广应用率达80%以上,16家食品企业获评市级以上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如达利食品引进国内第一条智能一体化饮料食品(豆奶)生产线,将在原有生产基础上实现生产效率提高25%、运营成本降低23%、产品升级周期缩短31.8%、产品不良率降低28.57%、单位产值能耗降低11.5%,预计新增年销售收入3.8亿元,净利润3亿元,上缴税收4450万元。目前泉州食品企业建有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7家,其中7家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记者王宇静 通讯员董培荣)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推广网络订餐“食安封签”为民办实事

今年,经常叫外卖的市民朋友发现,市区部分外卖餐品的外包装被贴上了食品安全封签,以防止餐品在运输途中受到污染。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食品安全封签是2019年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泉州成为全国首个将食安封签推广项目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城市。

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泉州食品企业创新产品层出不穷。 (王宇静 摄)

网络订餐食品安全封签是指用于对制作包装好的外卖食品进行二次封装的一次性标签。该封签采用安全、环保、无毒的材质制成,签面设置锯齿暗纹,如遇到外力撕扯,将留下永久性痕迹,无法完全复原。食安封签可有效防止外卖食品在送餐过程中受到污染,便于消费者在签收时确认餐品完好无损。如果消费者在收到餐品时发现封签出现损坏,可以拒绝收餐。

“网络订餐日渐成为人们新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送餐安全问题。食安封签的投放使用可谓是为外卖食品系上了‘安全带’。”在市民看来,在外卖餐品包装上加贴食安封签这样的做法非常值得在整个外卖行业中推广。

位于丰泽区霞淮街的一家奶茶店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外卖餐品从制作者到送到消费者手中,至少需要经过“三道关口”。作为提供外卖的商户,他们顶多只能控制到把餐品交给送餐人员这一环节,而送餐环节是外卖商户所不能控制的。为此,他非常认可在餐品上加贴食安封签这一做法,因为这一做法可以保障商户提供的餐品不在送餐过程中被污染,同时防止餐品被调包事件发生,保障卖家信誉。

近年来,我市对于网络订餐环境的监管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按照“政府引导、部门推动、企业自律、社会共治”的思路,我市通过政府引导推广食安封签,让外卖餐饮企业和消费者认识、认可食安封签在保障外卖食品安全方面的作用,实现企业从被动实施食安封签向主动印制使用转变,推动形成网络订餐市场监管的长效机制,保障行业有序健康发展。(记者 陈云青)

[责任编辑:黄如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