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诊治进入多学科综合治疗新时代

2021-06-17 09:17:17 来源: 厦门日报

0浏览 评论0

肿瘤作为全球第二大死亡病因,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是严重威胁群众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新发癌症人数、癌症死亡人数均位居全球第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将恶性肿瘤列入慢性疾病管理范畴,降低发病率、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

为了加强肿瘤规范化治疗,推行肿瘤多学科联合诊疗(MDT),近日,福建省海峡肿瘤防治科技交流协会、福建省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临床肿瘤学诊疗分会、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厦门市肿瘤化疗质量控制中心共同主办“第九届厦门海峡肿瘤论坛、福建省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临床肿瘤学诊疗分会学术大会暨海峡肿瘤多学科联合诊治新进展学习班”。这是福建省今年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的肿瘤学术会议。

大会主席、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叶峰介绍,大会设肺癌、消化道肿瘤、乳腺肿瘤共3个主会场和30余个专家卫星顾问会,围绕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基因检测等热点问题,以及日间化疗、MDT协作、临床研究和学科建设等系列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可谓大咖云集、干货满满。

会上,随着一系列启动仪式举行,泛肿瘤罕见靶点门诊、中国肿瘤MDT联盟闽西南分盟、厦门市结直肠癌早筛早诊早治项目、恶性肿瘤泛HER靶点规范化诊疗项目落户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这些项目的启动,将为肿瘤患者带来更优质的诊疗服务。

牵头成立中国肿瘤MDT联盟闽西南分盟

MDT即多学科联合诊疗,在肿瘤诊治中发挥重要作用。今年初,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MDT学组、北京癌症防治学会等共同发起“中国肿瘤MDT联盟”创建项目,依托总盟-省级分盟牵头单位-省级签约单位的组织架构,层层落实全国肿瘤MDT规范化推广工作。联盟由国内肿瘤专业领域的知名专家牵头,各联盟单位可在联盟框架内开展远程MDT病例讨论、MDT学术交流等。

此次大会上,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牵头成立中国肿瘤MDT联盟闽西南分盟,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被授予“消化系统肿瘤多学科(MDT)中心”荣誉铜牌,该院肿瘤内科叶峰主任被授予“福建省肿瘤MDT联盟牵头专家”荣誉称号。

作为中国肿瘤MDT联盟闽西南分盟牵头单位,会上,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福建省内8家医院签约,旨在通过肿瘤MDT联盟共建模式,加强不同层级医院之间的协作与平台搭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肿瘤规范化治疗,提高区域内肿瘤整体诊疗水平。

产学研一体化,为患者用新药创造良机

会上,叶峰主任分享了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在临床研究创新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引起与会专家高度关注。

当前,医药作为大健康产业的核心引擎之一,为“健康中国”行动的推进增加了强大动力。让老百姓用上好药,离不开高水平的临床试验与研发创新平台。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10年获准成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以来,高度重视临床研究工作,以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的临床研究平台作为发展目标,聚焦新药临床研究与研发创新前沿课题。医院肿瘤内科临床研究专业更是在近10年的不懈努力下,成为医院临床研究的领头羊,建立了涵盖药物临床试验I、II、III、IV期及IIT等研究的综合系统化平台,平台临床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科内每年开展的临床研究超过百个,其中包括众多国内国际一类新药,并且已经有多个新药从该平台孵化产生。

临床科研领域的不断拓展与进步,很好地带动了诊疗水平的提高,从而在医院内部形成了一个闭环式的良性生态循环。2019年,第一医院“抗肿瘤新药临床评价技术示范性平台”项目获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项目支持,成为我省首个国家级临床医学中心GCP综合平台。该平台致力于研究型新药临床评价体系的构建、抗肿瘤新药早期临床评价机制创新、抗肿瘤新药临床评价与基础研究转化关键技术平台建设、恶性肿瘤临床试验分子诊断及筛选技术平台建设。该平台的建立进一步推动了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在临床研究与新药研发领域的发展,为广大患者接受国际领先的治疗创造更多的机会。

正式启动厦门市结直肠癌早筛早诊早治项目

如今我国肿瘤防控形势依旧严峻,癌症的早期筛查检出率和肿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均低于发达国家。以结直肠癌为例,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变化,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趋势显著,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居第3及第5位。由于早期症状隐秘,多数病人在发现大便性状改变、便血、腹痛之后前去确诊时,已属于中晚期。早期结直肠癌生存率高达70%-90%,晚期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则不到10%。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叶峰主任指出,有效的早期筛查和干预治疗可使结直肠癌发生率、死亡率明显下降。

早在2019年,厦门市卫健委就将结直肠癌早期筛查大便隐血测试列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牵头,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辖区内40-80岁的居民进行大肠癌早期筛查。

在本次大会上,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正式启动厦门市结直肠癌早筛早诊早治项目,将进一步与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密切协作,为参与大肠癌筛查的群众提供专业优质的一站式服务,从源头上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线上线下结合,成立泛肿瘤罕见靶点门诊

随着检测技术快速发展,肿瘤治疗中,越来越多的低突变频率靶点即罕见靶点被发现,同时,针对这些罕见靶点的新药研发也在不断进步,肿瘤的诊疗走向精准诊疗模式。

为使这些罕见靶点患者能够得到更专业、及时、优质的诊疗服务,大会期间,全国首家泛肿瘤罕见靶点门诊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正式挂牌成立。据悉,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互联网医院是福建省首家互联网医院,该门诊将结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互联网医院优势,联合平安健康的泛肿瘤精准诊疗平台,让患者不仅可以在线下得到专科医生的诊治,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医院专区在线进行预约挂号、网络问诊、MDT会诊、购药等,大大提高了外地患者就医的便捷性。同时,该门诊还会在专区定期开展患者在线科普活动,为泛肿瘤罕见靶点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诊疗服务。

【同步新闻】

肿瘤日间病房

受与会专家好评

晚饭时间,陈女士舒舒服服地坐在家中,与家人共享晚餐,而几个小时前,她还是一名肿瘤住院患者。“有了肿瘤日间病房,白天化疗结束就能回家,不用排队苦等床位,非常方便。”陈女士说。

在本次大会上,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日间化疗病房”得到与会专家好评。

日间病房是指肿瘤患者以“白天住院治疗,晚上回家静养”的方式轻松接受化疗。患者可以根据化疗方案定时来医院“日间化疗病房”接受化疗,之后便可回家过正常人的生活,享受家的温馨。日间病房是传统医学模式向“医学-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自然结果,可以有效缓解肿瘤患者住院难、看病贵问题,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医疗资源有效利用率 。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是闽西南规模最大、科教能力最强、辐射范围最广的肿瘤专科,随着学科迅速发展,肿瘤内科患者就诊量增幅加大,现有的医疗服务模式无法满足肿瘤患者日益增长的治疗需求。

科室于2016年8月创立肿瘤日间病房,现有输液座椅24张,主要收治一些年纪较轻、身体状况较好、并发症较少、诊断明确、治疗手段规范、治疗后不需长时间留院观察的肿瘤患者。肿瘤日间病房配备经验丰富的医护团队,通过信息化手段,打造一体化医疗服务体系,按照规范病房的诊疗与多学科合作模式,为患者制定完整、优化的治疗模式。患者在一天之内就可完成入院、治疗、出院全过程,还可享受和住院患者一样的医保报销政策。这种省时、便利、高效的日间治疗模式已成为越来越多肿瘤患者的就医新选择,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和就医体验感。

获评国家级结直肠肿瘤规范化培训基地

近日,由国家卫健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发起主办的2021肿瘤领域规范化诊疗培训及院际交流在厦举行,与会专家就晚期结直肠癌诊疗发展等议题展进行交流探讨。

大会主席、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叶峰主任指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肿瘤诊治逐步进入规范化、个体化和精准化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新时代。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被国家卫健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评为全国21家结直肠肿瘤规范化培训基地之一,未来将通过开展系列学术活动等方式促进学术交流,并凝聚肿瘤多学科力量,不断提供更规范化、个体化的医疗服务,造福更多肿瘤患者。(记者 楚 燕 通讯员 林冰玲)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