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台商投资区立足长远、善打基础的启示

2015-07-16 10:53:09 来源: 泉州企业家杂志

0浏览 评论0

泉州台商投资区立足长远、善打基础的启示

南北主干道 陈小阳 /摄

泉州企业家杂志 (记者 谢玉燕)5年前,泉州台商投资区200平方公里辖区里,只是惠安南部的几个沿海乡镇。
  5年后,这里不仅拥有宽120米、双向8车道的交通干道、占地1000多亩的海丝艺术公园(亚洲公园),还吸引着玖龙纸业、中国北车等行业龙头落户于此。今年5月,随着长度全国第六、福建第一的跨海交通基础设施工程——泉州湾大桥顺利建成通车,它与泉州环湾县市区的连接更紧密了,泉州环湾城市核心区的地位进一步凸显。
  作为国家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姓台属高”的性质,决定着泉州台商投资区在快速推进的同时更需要高起高走。而对于一个成立只有5年的新区而言,要实现从乡镇向城市核心区跨越,实现几步并一步走,考验的不仅是执政者的眼光,还有智慧。纵观5年来的发展,记者发现,泉州台商投资区走的是一条更注重打基础、立长远的科学之路。

舍得投入规划,为发展筑优空间
  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曾说过:对一个城市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建筑,而是规划。规划是城市的“灵魂”,是发展城市的战略,是建设城市的纲领,更是管理城市的依据。认识到这一点,泉州台商投资区党工委首任书记吴汉宗提出“少折腾一公里路的钱来做规划”的建设原则。
  建区之初,面对基础设施差、人文环境差、管理起点低的实际,台商投资区舍得斥巨资高规格聘请国内外一流设计团队,对区域内18项规划进行高品位、大手笔的整合提升,先后历经13轮的讨论、修改、优化。
  “一张图纸管到底”,成为泉州台商投资区建设的一大特色。
  而今,驱车驰骋于南北主干道,宽阔平坦的道路、错落有致的绿化、鳞次栉比的建筑让台商投资区洋溢着现代城市的气息。尽管建成初期,路上没有川流不息的人流、车流,但前瞻性的规划为后来者省了多少拥堵、拓宽之苦,省了多少目光短视而造成的重复投资,“预见性地规划为城市的发展赢得空间的同时,也为未来留下一大笔财富。”台商投资区党工委书记吴汉宗说。

[责任编辑:陈玉玲]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