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资三甲医院落户台商区 “轻工业戏”变“重工业剧”

2015-07-16 10:59:00 来源: 泉州企业家杂志

0浏览 评论0

台资三甲医院落户台商区 “轻工业戏”变“重工业剧”

首列“福建造”福州地铁1号线列车在中国北车(泉州)轨道装备公司正式上线调试。戴涵琦  /摄

泉州新闻网 (记者 廖静)“在泉州台商投资区建造一家三级综合医院的计划尘埃落定。”近日,记者从泉州台商投资区获悉,台湾海峡两岸医事交流协会拟在泉州市投资4个项目,包括新建一家三级综合医院、建设综合性医疗健康养老养生村、合作一家泉州市区医院、争取申办一所医学科技大学。
  也许,不少人会对泉州台商投资区获得此次投资机会感到意外。更让人思考的是,这是否意味着泉州台商投资区将在台资第三轮产业转移中获得先机?

尘埃落定:台资三甲医院落户泉州台商投资区
  根据泉州台商投资区公布的医疗健康项目显示,该三甲医院总投资不少于3亿美元,规划用地约430亩,规划床位3000张,建设包括心脏医学中心、脑中风中心、癌症治疗中心、健康管理中心、医学培训中心以及内镜微创培训基地等。
  泉州台商投资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周全表示,长期以来,两岸医疗健康领域交流合作频繁,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大。但受政策等束缚,医疗健康产业仍是两岸产业合作的短板。
  如今,“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明确开放台湾业界到大陆发展与健康相关的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泉州台商投资区与台湾海峡两岸医事交流协会联合发起设立“医疗健康产业项目”,就是两岸医疗保健、养老养生、医学教育以产业形式展开的交流合作。
  回顾招商历程,泉州台商投资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周全感慨,除了与台湾各大产业公会寻求对接之外,泉州台商区还在台湾设立多个对接点,在经济疲软的大环境下,花了1年多才把该项目“追到手,太不容易了”。据介绍,泉州台商投资区对这个项目采取“月嫂式”专人跟踪服务。周全认为,好的开端必将开启两岸服贸项目产业化合作的新篇章,为两岸落实服贸协议起到良好示范效应。

“新方式”诞生  新趋势到来
  对于台湾医疗机构在泉州设立医疗健康产业项目,周全坦言,台湾先进的医疗水平将与泉州当地医疗系统产生碰撞。
  泉州台商投资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周全认为,对医疗等相关配套设施的重视,才能更好展开招商项目。因为不少台资企业不仅要看中当地的商机,还要考虑他们的企业是否能够服水土、接地气。
  因此,“新方式”的产生是否意味着泉台两地交流的新趋势也即将到来?
  对行业而言,台资医院优势进驻,周全分析,依托“海峡两岸医疗产业基金”的专业管理和运营,通过引入台湾先进的医疗管理经验、医疗技术及全新医疗服务理念,带动泉州医疗卫生、医学教育和老年服务水平的提升。
  尽管,当地不少民众担心“一旦台资企业入驻,是否能够留得下来”?此前台湾学者蔡金安向记者透露,不少来闽的医生,最终没法落地,因为台湾与大陆的医疗系统不一致,导致一些专业医疗人才“水土不服”,不少大陆台湾“两栖”医生依旧以台湾市场为主。
  其实,对消费者而言,更好的医疗品质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因此“台资医院入驻”或更值得期待。
  如今,台湾企业尤其是台湾百大企业、制造业百强企业大多已在大陆完成布局,在大陆扩大投资意愿不强。医疗行业在台湾本土已经有些过剩,周全说,泉州具有地缘、文缘等对台优势,之前已经在台资第一、二产业向大陆转移时,错失良机。“如今期待在台资第三产业转移的过程获得先机。”
  周全还介绍,今年将重点推动与泉州市台商协会、东莞台商协会以及中熙集团合作,探索园中园建设模式,初步考虑引入中熙台湾企业园中园、玉山渔村台湾小吃一条街等项目,吸引台湾中小企业项目入驻。
  只不过,这一切变化才刚刚开始。

[责任编辑:陈玉玲]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