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景水:年近七旬的“年轻人”
南安顺昌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戴景水
泉州企业家杂志 (记者 黄秋蓉)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曾言: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
人之老少,不以年龄论,而以性格论。老年人常思既往,故生留恋心,惟留恋也故保守、也故永旧,故惟知照例。而少年,常思将来,故生希望心,惟希望也故进取、也故日新,常敢破格。
最近,记者在南安洪濑认识了一位年近七旬的“年轻人”——南安顺昌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戴景水,容貌渐衰的他却有着年轻人的激情和进取:每天早上5点起床、每天晚上8点准时学习,一边继承、弘扬国营鞋厂的优良传统,一边常思进取、常思变革。
正因为如此,“蜗居”在小镇的顺昌鞋业一点也不孤陋寡闻——不仅赢得了法国添世总部和美国鞋业巨头U.S.POLO总部的青睐,更是世界名牌FILA的深度合作商,2014年被FILA公司认定为“FILA全球优秀供应商”。
入夏的天气,沉闷中带有燥热,记者驱车来到自己的家乡——南安洪濑,采访从小就听过的企业——南安顺昌鞋业有限公司。走进办公大楼,记者与戴景水不期而遇。他穿着一件淡黄色的格子T恤,手里端着一个陶瓷水杯,邻家大爷式的笑容让记者感到尤为亲切。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副“德高望重 邻里共欣”的牌匾。
学国企、“老三篇”精心呵护凝聚人心的支点
成长环境与时代烙印揉搓成宝贵的人生经历。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戴景水是泉州经济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泉州制鞋业的领军人物。
1988年,南安鞋革厂享有“泉州市出口创汇先进企业”的美誉,时任厂长的戴景水累并快乐着。
然而,一次变故——鞋革厂150万元设备添置资金,险些让企业濒临倒闭。
缺技术、缺资金,这样的打击太突然也太残酷。没有风雨躲得过,没有坎坷不必走。一向自信勤恳的戴景水硬是破冰而出,依靠闯劲与魄力,将鞋革厂起死回生。经过全体职工的凝心聚力,鞋革厂在黑暗中划出一缕晨光,逐步转危为安,向良好态势发展。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02年,在南安国有二轻企业无力投资的重要关头,为了求生存,扩大生产,戴景水父子投资1500多万元创办南安顺昌鞋业有限公司,并承包经营鞋革厂。2009年,南安市政府决定对国有企业南安鞋革厂实施改制,身为厂长的戴景水积极配合市政府,带领全体职工成功改制了该企业,妥善安置了148名正式职工,整个安置过程如雁过无痕,且各方心悦诚服。
2003年,顺昌鞋业正式投产运营,戴景水兼任公司董事长,再次走马上任。不同的是,如今的他已从国企厂长转变为私企老板。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身份变化了,可国有企业那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却被戴景水完美地复制到了顺昌。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对待员工要在政治上学习,业务上培训,生活上关心,福利上保证。”说起对员工的管理,戴景水有道有法,而贯穿其中的,便是他凝心聚力的魅力和淳朴厚重的情怀。
[责任编辑:陈玉玲]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