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拍“跨性别”电影《逃离》引发热议 褒贬不一

2017-07-24 14:57:16 来源: 北京青年报

0浏览 评论0

据北京青年报7月24日报道,在暑假刚刚过去的这一周里,一部由中学生自制的电影,近日在学生中放映。影片名为《逃离》,镜头对准的是性少数人群(LGBTQ),整部影片从编剧、拍摄到表演、制作,全部由人大附中高三毕业生完成。这一题材既新锐又敏感的电影,竟出自一群中学生。学生群体如何进行性教育的自发探索?学校的性教育应如何改革?这部前卫的中学生电影,引发师生及家长的热议。

电影《逃离》片段

电影讲述“跨性别”中学生的故事

影片《逃离》讲述的是一名跨性别高中生对自我性别的探索。所谓的“跨性别者”(transgender)指的是心理性别与生理性别不一致、不认同自己生理性别的人。影片主人公张望安是一位高中男生,但心里总是觉得自己应该是女生,而且他只敢在家长不在家的时候穿裙子、化妆、涂指甲油。

剧情梗概是,高中男生成泽热心善良,曾在主人公张望安小时候被同学们嘲笑“娘”时出手相助,长大后因为一次打赌,他在微信上假扮女孩与张望安假扮的女生“安琪”成为好友。然而成泽真实身份的暴露和女孩叶梓琪的爱慕,让张望安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同班同学顾筠将一切看在眼里,她希望能帮助张望安认清自我,鼓励他做最真实的自己。经过探索路上的挣扎,张望安最终认识到自己是一位跨性别者,喜欢男性。

37名高中生自费建剧组

为何要拍摄一部性少数群体的电影?这是许多人对中学生这一大胆创作最大的疑问。人大附中国际部高三毕业生、导演胡然然给出的答案是,他们真实存在,甚至她的朋友中也有属于这一群体的人,“然而现实是不仅仅是家长,甚至是我们这一代,好多人却并不了解,也并不理解这一少数群体。”2016年中国跨性别群体纪录片《有性无别》,给了胡然然很大的启发,让她决心拍摄这一特殊题材的影片,制作团队也从她3个同班同学扩大到人大附中高一到高三37名成员。

这部由学生制作的影片,看似不够专业,但75分钟时长的影片,耗费了学生们整个高三时期,由于是国际部的学生,在高二下学期完成大学申请准备后,主创人员就开始投身于这部影片的拍摄。影片中70%的场景,都取景于人大附中校园,由于没有任何经费,所有设备器材以及服饰等,全部由学生自备。因此,影片中不少角色虽然上衣有变化,但下装基本还是人大附中的校服。

剧本的创作,是学生完成这样一部新锐题材电影最大的挑战。为了完成这部电影,导演胡然然研究了许多同一题材的电影和纪录片,《有性无别》、《丹麦女孩》、《男孩别哭》等电影,反反复复拉片拉了几十遍。

除此之外,她还找到了跨性别中心,开始不断接触跨性别者,参加中心的讲座,和讲师不断交流、反复修改剧本。

“男主”挑战女装 揣摩女生细节

剧中扮演跨性别主人公的演员张宇歌,也是人大附中的高三毕业生,是一位男生。电影中他有许多女装镜头,而且为了更好地传递跨性别者的特征,他必须表演出最能体现女性的一些细微动作,涂指甲油,把散下的头发顺到耳后,侧着头凝望窗外……这对张宇歌而言,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拍摄过程中,张宇歌说他曾一度无所适从。“我们的化妆是在学校教室里完成的,踩着高跟鞋,穿上女装,自己突然不会走路了。出教室之后迎面就碰到了学弟,场面一度非常尴尬。”在剧组女同学的指导下,张宇歌慢慢找到感觉,甚至一路从学校走到地铁再到商场,都没有被人认出来他是男生。 “当我穿上旗袍,套上丝袜,打理着松软的卷发,我就会想象自己是老上海的女郎,在床边凝望着夜色,想着自己心爱的人。电影里这一段的背景音乐取自《花样年华》,光是听着就能回想起苏丽珍婀娜的背影与线条……”张宇歌说。虽然拍摄过程很挑战,但张宇歌表示对于饰演这样的角色,并没有任何排斥,因为他身边有同学和朋友也属于这样的群体,只是由于自己本身并不是跨性别者,对于能否演好这个角色,有一些担心。

[责任编辑:黄如萍]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