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改善居民生活品质

2021-06-25 09:33:59 来源: 厦门日报

0浏览 评论0

民心所向

积极回应百姓诉求 利民惠民得民心

“抽取商谈流水号,抽取率达到99%。”

“召集全村居民,探讨改进安置房方案,听取村民意见。”

“带领居民参观曾厝垵、古地石、何厝、湖边御景、五缘尊府和中央湾区等项目,取长补短,为薛岭新村建设提供更多参考和借鉴。”

……

在指挥部征迁干部的笔记本里,密密麻麻记满了征迁工作相关事宜。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意味深长。

征迁是一件难事,薛岭片区征迁更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我们都知道,旧村改造是对老百姓好、对子孙后代好,但我们也怕,万一拆掉了却安置不了,也怕安置房建得不好……”征迁之初,老百姓内心充满隐忧。

“征迁,说到底是解决民生难题。”一位村干部这样说道。为此,村两委、党员干部以及建发房产的工作人员,多次“走村”与居民交心交流,并深入实地察看了解情况。大家认为,要解开百姓心里这个“结”,首先需“一揽子”解决好居民关心的问题,让百姓吃下“定心丸”。

比如,帮群众调解矛盾,分家析产。

“我不是想要这份钱,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在商谈的现场传来了激烈的争吵。因为祖宅权属纠纷,居民老陈一家争得面红耳赤。“别着急,喝口茶,慢慢聊。”在指挥部工作人员的耐心调解下,短短几个小时之内,老陈一家多年的烦心事解决了。

再比如,还有工作人员当起了“红娘”。

陈大爷今年已经70岁,最大的烦恼就是,儿子到了适婚年龄还未找到心仪的另一半。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得知后,扮起了“红娘”的角色,帮助陈大爷的儿子顺利脱单。烦心事顺利解决,陈大爷也痛快地签约了。

“拆迁办的诚意感动了我们,他们是真心实意帮我们解决问题。正是因为他们多次和我们开安置房的沟通会,了解我们的需求,安置房才能建得这么好,才能让居民满意。”居民陈世才说,指挥部工作人员的细心贴心,居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居民态度也从一开始的不支持,到理解支持工作,甚至化身旧村改造的“推动者”,推动征迁势如破竹。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