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母亲隐瞒其子艾滋病病情 6名医护人员险感染

2014-05-06 16:46:09 来源: 南方都市报

0浏览 评论0

医护人员暂排除感染风险

幸运的是,在上周医院启动H IV检查中,六名医护人员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暂时排除感染H IV病毒的风险。因为艾滋病毒有一定潜伏期,六名医护人员每月都要做一次H IV检测,一直要持续观察半年,确保所有人安全无虞。

这个消息让朱凤军有些郁闷,他与太太正想要小孩,因为这个意外,造人计划不得不再推迟半年。虽然大家对患者家属隐瞒病情有些微词,但朱凤军还是尽可能给小峰最好治疗。小峰颅内出血出现被吸收的迹象,他建议保守治疗,孩子体质虚弱,不适合进行开颅手术,事实证明建议正确。事后,阿珠找到朱凤军道歉,透露隐瞒孩子病情确实情非得已,因为担心孩子携带艾滋病毒,医生拒绝治疗,才选择沉默。

朱凤军觉得情有可原但也无奈。他说,即使知道孩子是艾滋病患者,也不会放弃抢救,但医护人员能更好保护自己,避免被感染风险,这本来是一桩应圆满结束的治疗,因为阿珠的隐瞒,多少有些遗憾。上周二,在入院五天后,因为儿子伤情好转,阿珠将孩子带离医院返回湖北。

“几乎每个携带有传染病的孩子,家长不会如实告知病情,即使是医护人员追着问”,医院相关负责人透露,日常诊疗遇到乙肝或梅毒患儿的几率相对较高,这些都是传染性高危的疾病,医护人员在抢救时防护设备要升级。但无奈的是,出于对隐私或其他因素考量,医护人员主动询问孩子是否有传染病史的时候,绝大多数家长缄口不言,将风险推给医护人员。

小知识

患者有艾滋病 抢救防护要升到高级

按照深圳疾控中心规定,若是艾滋病患者,抢救过程防护要升到高级,除医护人员必须全副武装,穿全双层手术衣,戴三层手套,佩戴隔离眼镜外,医护之间手术器械传递也要异常小心。用小器械时,护士首先将器械放到托盘里递到医生面前,医生再小心地拿起;用大器械时,护士将器械尖端对准自己、末端对准医生,再递给医生。抢救使用的医疗器械包括医疗垃圾的处理均要独立进行,避免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对话艾滋患儿的母亲阿珠

我觉得很愧疚

南都:除了担心他们不对孩子治疗,还有什么原因导致你开始不愿意说出真相?

阿珠:孩子的这个病,毕竟不是特别光彩的事情,不到万不得已,我不想别人知道。

南都:后来这件事情还是暴露了,你当时怎么面对他们?

阿珠:我觉得很惭愧,因为我的自私,害得他们担惊受怕,我觉得很对不起他们。我帮他们都祷告了,希望老天看在他们都是好人,不要得我的这个病。

南都:你有后悔吗,隐瞒病情的事情?

阿珠:后悔,如果一开始知道他们不会放弃抢救,不会隐瞒的,后来看到他们这样,其实我心里也很不好受。

南都:知道孩子的病情之后,医院的态度有改变吗?

阿珠:没有,他们很好,对孩子也很好,没有发脾气,越这样,我越觉得愧疚。以后如果有类似事情,我不会再这样了。

医院和艾滋患者间需建立信任

在医院和艾滋病患者这种特殊医患关系中,双方建立起信任会更加困难。这不单是个法律问题,更是个社会问题。

南开大学医学院教授孔晓红指出,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和排斥是具有普遍性的一个难题。医务人员和感染者应该互相理解。如果感染者如实告知,那么通过加强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职业暴露知识的宣传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严格按照要求正规操作,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危险性和医院感染能够降到非常低的水平。

有专家建议政府出台配套措施,明确艾滋病人收治程序,提高为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做手术医生的酬劳,建立因手术而感染的医生救助措施,细化拒绝收治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罚则等。(腾讯新闻综合人民日报等报道)

[责任编辑:陈健]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