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三十年餐饮变迁大透视 综合体催生商圈裂变

2014-06-11 15:42:06 来源: 泉州晚报

0浏览 评论0
查看原图
  •   万达餐饮店前常见食客排长队等候。(张九强 摄)
  • 领SHOW天地餐饮店林立,夜间如白昼热闹。(戴涵琦 摄)
  • 每逢节假日,综合体都会举办活动聚集人气。(戴涵琦 摄)
  • 综合体的兴起改写了餐饮等行业的商圈模式。(张九强 摄)
  • 综合体大多配备商场自动索引机,方便顾客。 (戴涵琦 摄)

分析

吃喝玩乐都有 人气相辅相成

市民 停车方便 选择面广

26岁的戴小姐说,以前请客吃饭常为到哪里吃而纠结半天,如今直接约到万达或领SHOW天地,由于餐饮店很多,选择的范围也广,可以到了再决定吃什么。

“万达和领SHOW天地停车比较方便。”市民陈先生说,以前通常会选择到美食街或泉秀街一些餐馆吃饭,但总会为停车问题烦恼。“万达和领SHOW天地不仅餐饮店多,咖啡、酒吧也多,吃完饭可以喝喝咖啡或到酒吧坐坐,不用换地方,方便很多。”

入驻商家 客流多 生意好

“入驻综合体后,生意一直挺不错。”汉拿山韩式烤肉店长林苡菲表示,商业综合体有很强的聚客能力,每逢节假日,服务员忙得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综合体配套设施完善,如:大量的停车位、商场自动索引机等。商场的物业管理也更规范,比如店里的一盏灯坏了,物业管理人员会立即要求餐饮店维修,并监督到位。物业管理的规范化给入驻商家一种推动力,必须做好自身的卫生、保洁、消防等各方面工作。

“每逢周末或假日,客人都很多。”巴伐利亚西餐厅陈经理认为,商场经常举办各类活动,进行统一营销,商业综合体和餐饮品牌是一种相辅相成、共同成长的关系,餐饮业态也为综合体拉拢了人气,“万达有一套奖励机制,月销售额排名前三的餐饮商家可以获得奖励,如在综合体内显要位置做广告,这就给商家设立了目标。”

探讨

综合体可复制 独特才是法宝

隐忧

老餐饮商圈缺人气生意不佳

万达和领show天地的餐饮商圈都展现出了不错的势态,那么国贸商城的餐饮商圈又运作得如何呢?

原先,国贸商城规划了汇聚各路美食的泉人街美食,不过记者近日看到此地的门口写着是“春满楼美食城”。据悉,原先在这个美食城里,市民充值后可在任何一家点菜,不过现在只剩下两家快餐店了。据其中一家快餐店老板介绍,两家快餐店主要供应附近小区居民和学校的学生,还能维持得下去。不过老板也表示了担忧,周边的街边餐饮店开始增加,生意也不如从前了。

在国贸商城的三楼和四楼,餐饮商家点缀其中,记者数了一下,只有六家,包含鱼庄、铁板烧、甜品店等。

“渔之味”鱼庄规模不小,有500多平方米。不过,据该店张经理介绍,开张以来的两个月,生意一般。张经理称,他们是商城2013年重新招商时招进来的,本来想利用国贸商城这种综合体的商圈聚客能力为自己揽来更多的客人,没想到这里人气一般,他们现在只能靠自己,利用团购等各种方式聚客。即便如此,现在每天大多只有一半的上座率,而物管费每月要一万多元,人工支出要十四万多元。

[责任编辑:陈健]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