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13年海丝申遗回眸 从“单打独斗”到九城携手
2014-06-27 08:51:26 来源: 泉州晚报
0浏览 评论0条
18个考察点修缮整治基本完成
在沿海城市中,泉州保留有最丰富的海上丝绸之路遗址,本来是希望作为唯一的城市申报海上丝绸之路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因此很早就着手申报工作。如今,在与宁波、广州、扬州等九城捆绑申遗的情况下,泉州仍是当仁不让的龙头。
据悉,新的海丝申报文本按国家文物局的最新要求在体例和内容方面都有较大的改动,特别是9个城市联合申报后,涉及的文物类型很多,面很广。申报文本编制单位共选取泉州18个点入选,即万寿塔、六胜塔、石湖码头、美山码头、文兴码头、九日山祈风石刻、真武庙、天后宫、磁灶窑系金交椅山窑址、开元寺、伊斯兰教三贤四贤墓、清净寺、草庵摩尼光佛造像、德济门遗址、洛阳桥等18个列入考察点,市级文保单位泉州市舶司遗址、来远驿遗址、清白源井列为备选点。
近年来,我市先后投入亿元资金对18个海丝代表性考察点进行修缮整治,目前各考察点文物主体修缮和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基本完成。近期,晋江草庵和金交椅山古窑址两个“海丝”考察点将分别成立文物保护管理所,负责日常管理。
在确定捆绑申遗后,泉州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协作。积极主导开展海丝文化学术研究,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设立全国性学会“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创刊国家级学刊——《海交史研究》,至今已经出版了60多期,为培养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力量提供了重要阵地和交流平台。同时,加强与申报城市的合作,先后在广州、蓬莱、宁波、北海召开城际间联合申报座谈会、交流会、学术研讨会等。2011年,泉州市政府与其他申报城市在宁波签署了《海丝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共同行动纲领》,建立起了联盟机制。
“文都”系列活动扩大海丝文化宣传
丝路陆上部分及大运河的成功申遗,给予海丝申遗工作许多启示。可以发现,在前两者的申遗工作中,不乏火力集中的宣传大作,鸿篇巨制层出不穷,为申遗工作推波助澜。
回顾往年,我市已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和保护海丝文物工作中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和载体,有步骤、分阶段进行宣传。包括与中央电视台、香港阳光卫视等20多家媒体密切配合,推出一系列专题、专版宣传;开展“海丝”标志的征集启动,评审确定了“海丝”标志,并注册成为商标等。另一方面,为挖掘文化资源,促进国际交流,泉州连续成功举办了六届中国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还举办 “泉州港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和中华文化与域外文化互动暨“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学术研讨会等一系列大型活动,既为申报“世遗”助威造势,又为传播、弘扬海丝文化提供广阔平台,同时也对文物保护与管理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如今,结合“文都”及“2014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我市也推出系列活动,掀起新一轮海丝文化宣传热潮,力促在海内外形成海丝申遗共识。
我市策划了东亚文化之都·泉州——2014活动年“海丝”系列活动,通过数字博物馆等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推动海丝文化的数字化保护和展示;扶持海丝文艺创作,打造一批海丝旅游示范基地,打响海丝文化品牌。同时,推出系列“海丝”重头戏,包括组织举办9城市联合申报“海丝”城际联席会议、海上丝绸之路品牌博览会、新世纪丝绸之路经济论坛暨新丝绸之路华媒万里行、“历史与现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第四届中国泉州国际木偶节、“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高峰论坛等系列活动。
据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陆上丝路申遗成功代表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申遗工作就完成了一半,也将更加激励海丝申遗工作,只要九城继续把工作做好,2015年以后的任何一年海丝都有可能作为拓展项目并入陆上丝绸之路而完成了整个丝绸之路的申遗工作。
[责任编辑:陈健]
相关阅读
-
450余名海外游客探源“海丝”郑成功文化游内涵多
近日,作为“纪念郑成功诞辰390周年暨第三届南安·国际郑成功文化节”重要活动之一。450多名游客慕...更多
2014-06-26 17:46:42
-
九城申遗联席会将在泉召开 海丝或作为拓展项目
日前,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丝绸之路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人们在欢欣鼓舞之余也对“...更多
2014-06-26 15:16:32
-
-
“一带一路”战略研究会举行 泉州有“活的海丝”
9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合作局与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一带一路”战略专题研究...更多
2014-06-11 08:11:57
-
-
泉州文物环境整治 专项保护18个海丝申遗考察点
泉州市政府召开“海丝周边环境文物保护和管理”专题会。“海丝”申遗考察点名单有过一轮调整,一减...更多
2014-05-22 07:44:15
-
新华社关注泉州海丝文化:父子俩的“宗教石刻”情
泉州宗教石刻考古专家吴文良与儿子吴幼雄两代人,为那些饱经风霜的宗教石刻,提供了庇护。更多
2014-05-10 08:4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