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老兵剩不到100人 每一个老兵都是一部抗战史
2014-09-02 08:53:02 来源: 东南网
0浏览 评论0条
薛老的左眼视力还不错
每一个老兵 都是一部活着的抗战史
95岁的薛书琼,在他18岁那年,从南京大屠杀的尸堆里爬出,挣扎着逃离后,再次参军;
98岁的练传志,是一位传达兵,仍苦练投弹、刺杀。在一次送信途中,他独自击倒2个日本兵;
85岁的李祖景,本是富足家庭的小公子,抗战爆发后家破人亡,他13岁便成为地下党员,白天上课,晚上给小伙伴宣传抗战知识……
战争到来,他们只是青少年甚至孩童,却被迫见识了杀戮、残害,亲人离散、家园崩塌。而一朝成为战士,曾经的恐惧就成为强大的力量。抗争,无论手中是枪,是笔,是药箱,是鸡毛信,还是财粮物资。
铭记历史,就请记住他们的名字。
薛书琼: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
老兵薛书琼,是龙岩上杭下都乡豪康村人。海都记者到达时已近黄昏,薛老正在门口专心看报。
他只剩左眼——右眼被弹片击中,瞎了;左手也残了,手指弯曲;腰部还有一处枪伤。这都是参军十多年的印记。红军、新四军、解放军,还有国民党的部队,他都参加过。
1935年,16岁的薛书琼在下都乡加入红军,参与南方游击战。2年后,所在部队改编为新四军,北上抗日。不久,在上海的一次战斗中,他与部队失散,被国民党军队俘虏,成为一名国民党士兵。由于上过几年私塾,能识字,薛书琼成为国民党87师261旅521团的文职人员。
谈及南京屠城,老人立即激动起来,挥舞双手,一遍遍地说:“一个多月杀了30多万人呐!”
薛老说,1937年12月,他随军驻守南京孝陵卫。13日,南京沦陷,他和战友们败退入城,并向板桥河下关逃窜。“到了江边,我们用木头、门板作工具泅水,被日军发现,一阵扫射,江水被染成红色。”
慌乱中,薛书琼回到城中,扮成难民,躲在夫子庙的难民收容所。可仍未逃过日军的追捕,12月下旬,他同近千人一起,被带到雨花台。周围全是日军,地上数十挺机关枪。
下午3时,灾难开始了,“一两百个日军用机枪对着我们一阵扫射。”空中回荡着惨叫声,人们一片片地倒下,薛书琼只感到腰部一疼,便两眼一黑晕了过去。
“醒来时,和现在一样,黄昏了。”他睁开双眼,身上压着一个人,身边尸体堆积如山,血流成河。薛书琼挣扎起身,和另2名幸存者一起,踉跄着逃至南京城南的板桥,被一位苏姓医生救下。
离开南京后,薛书琼又加入新四军,并参加了解放战争。1949年,他回到老家。
1995年,抗战胜利50周年,薛老还回忆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下《我所目睹的南京大屠杀》一文,发表在当年的《中国青年报》上。
如今,薛老身体康健,思维清晰,每天看电视看报,晒晒太阳,生活简单宁静。他说,南京大屠杀虽已过去70多年,但那份记忆一直无法抹去,“战争是残酷的,谁都不要打仗”。
[责任编辑:林春婷]
相关阅读
-
-
惠安籍6名老兵45年后重逢 相约再回平潭岛看海
除了去世的黄必达和在他乡的江锦辉之外,分别45年后,6个惠安籍老战友齐了,自己寻原海坛水警区老战...更多
2014-08-26 09:51:30
-
-
泉州两7旬老兵想召集老战友再聚 纪念5年军旅生活
前日早上6点多,阔别多年,一同服役的70岁同乡战友骆金福,来到杨鹏辉的家。这场久别重逢,让骆金福...更多
2014-08-20 09:40:46
-
-
6旬老人花30年寻找滇缅抗战老兵:要让忠魂回家
62岁的戈叔亚,用30年做了一件事:寻找抗战老兵——活着的和死去的,这段找寻,将他从青年变为老年...更多
2014-08-06 08:54:03
-
-
大陆记者访台湾老兵 出书记录时代悲歌
赵川 《中时电子报》 赵川供图据台湾《旺报》报道,当年随国民党迁台的老兵正逐渐凋零,深圳报业...更多
2014-06-12 16:03:13
-
-
96岁抗战老兵寻回73岁儿子 曾为孙女寄婴儿鞋
96岁抗战老兵杨友富一直坐在门口等待,历经72年,他终于等来了儿子杨云清的一声“老汉”。杨友富从...更多
2014-05-17 16:3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