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老兵剩不到100人 每一个老兵都是一部抗战史
2014-09-02 08:53:02 来源: 东南网
0浏览 评论0条
李老退休后研究诗词获不少荣誉
李祖景:一家人变七个姓
85岁的李祖景是晋江安海人,曾任中共泉州中心县委交通员,如今身体还算硬朗。
抗战开始前,李祖景原名伍伯泉。他的父亲伍长祐清末曾获得乡试的第一名,在晋江安海办私塾。李祖景排行老五,家里虽有7个孩子,但日子富足。抗战爆发,这家人的命运就此改变。
“虽然安海不是抗战一线,但日本的飞机天天来骚扰,不时放几个炸弹下来空袭。”一家9口开始吃了上顿没下顿。为贴补家用,9岁的伍伯泉被父亲送去当牧童,3个姐姐也早早嫁人。
伍伯泉10岁时,父亲病逝。随后,妹妹、弟弟先后被送走。12岁那年,保长要来抓哥哥壮丁。当时规定“两丁抓一丁”,留一人照顾父母,因此母亲狠了狠心,将伍伯泉送到晋江内坑宅内村。伍伯泉由此改名李祖景,伍家“一姓成了七姓”。而在当时,这并不新鲜。
李祖景的养父对他不错,让他读了小学。在那里,13岁的他认识了后任泉州中心县委领导的朱义斌,并被介绍参加地下革命,担任交通员,成为抗日“红小鬼”。他白天上学,晚上四处去和小伙伴们交流。
有一次,一名女战友差点被抓,逃到位于养正中学的地下党根据地,但一些资料却落在了房东家。房东怕日本鬼子搜家,不敢回去,李祖景便请缨,化成收破布的人潜到村里,绕了好几个圈,才溜进房东家拿到了资料,藏进竹筐。做完这些,才15岁的他,后背早就湿透了。
如今,战友一个个离世,就连爱听他叨叨的爱人也去世多年。李祖景独自住在老房,学写楹联,打发日子,只是每每碰到抗日的话题,老人就要拉着别人的手,说个不停。
[责任编辑:林春婷]
相关阅读
-
-
惠安籍6名老兵45年后重逢 相约再回平潭岛看海
除了去世的黄必达和在他乡的江锦辉之外,分别45年后,6个惠安籍老战友齐了,自己寻原海坛水警区老战...更多
2014-08-26 09:51:30
-
-
泉州两7旬老兵想召集老战友再聚 纪念5年军旅生活
前日早上6点多,阔别多年,一同服役的70岁同乡战友骆金福,来到杨鹏辉的家。这场久别重逢,让骆金福...更多
2014-08-20 09:40:46
-
-
6旬老人花30年寻找滇缅抗战老兵:要让忠魂回家
62岁的戈叔亚,用30年做了一件事:寻找抗战老兵——活着的和死去的,这段找寻,将他从青年变为老年...更多
2014-08-06 08:54:03
-
-
大陆记者访台湾老兵 出书记录时代悲歌
赵川 《中时电子报》 赵川供图据台湾《旺报》报道,当年随国民党迁台的老兵正逐渐凋零,深圳报业...更多
2014-06-12 16:03:13
-
-
96岁抗战老兵寻回73岁儿子 曾为孙女寄婴儿鞋
96岁抗战老兵杨友富一直坐在门口等待,历经72年,他终于等来了儿子杨云清的一声“老汉”。杨友富从...更多
2014-05-17 16:3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