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头版刊文:海丝先行区 泉州在行动
泉州在外华侨达750多万人,其中90%侨居海丝沿线地区。随着泉州投资环境的改善,泉籍侨胞纷纷回乡寻觅商机。“这些年,家乡营造了各种软硬件环境,架起了好平台,将吸引更多侨亲返乡创业。”斯兰集团董事长丁宗寅说。
目前,泉州征集了48个融入海丝建设项目,向海丝沿线地区招商。其中,基础设施项目7个;文化建设项目12个;产业合作项目13个,包括“中国—沙特阿拉伯”石化产业合作泉州园区、中兴海丝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等;交流合作项目16个,包括中国泉州港与沙特阿拉伯达曼港缔结友好港口等。
擦亮品牌,建设海丝文化交流先行区
据史料记载,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历史上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过往来。古代波斯、阿拉伯、印度等多种文化在泉州落地生根,结出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硕果。数据显示,泉州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700多处,其中世界级4个、国家级31个,包括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景教、印度教、摩尼教等宗教珍稀历史遗存,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
泉州拥有三张靓丽的文化名片: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这些都与海丝息息相关。时至今日,泉州仍有大量的海丝文化遗存,包括九日山祈风石刻、清净寺、草庵摩尼光佛造像等18个海丝申遗考察点。泉州已投入亿元资金,对海丝重点文保单位进行专项保护。
以获评“东亚文化之都”为契机,泉州实施了“古城-古港-新区-全域联动”工程,健全文化设施。今年,该市投入文化建设资金10多亿元,用于泉州当代艺术馆、木偶剧院、歌舞剧院、市民广场四大公共文化中心项目前期建设,以及文化产业、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与此同时,实施“古城文化复兴计划”,对西街旧面粉厂进行保护性改造,并构建西街“大麦仓”文化空间。
成为“东亚文化之都”一年多来,泉州完成与韩国光州、日本横滨间的26个文化交流项目,包括新世纪丝绸之路经济论坛、“东亚文化之都”开闭幕系列活动等,带动了海丝沿线东亚区域的文化合作。
此外,泉州借助《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图片世界巡回展活动,与马来西亚、南非等8个国家开展文化交流;还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中国一日·重返泉州”“丝绸之路与创意城市”等专题展,向全世界展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的历史文化。
(记者 刘益清 林剑波)
[责任编辑:卢侨生]
相关阅读
-
-
泉州海丝新城统筹协调范围划定 总面积约240平方
新城建设寄托着泉州人民的殷切期盼,是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重要支撑。近日,泉州市政府第45次常务...更多
2019-01-04 07:58:40
-
-
泉州海丝公园互动3D“网红墙” 1个月后即将完工
日前,泉州台商投资区海丝艺术公园正在酝酿总占地约700平方米的台商区文化展示长廊,400多平方米的...更多
2018-11-27 09:22:14
-
泉州8个海丝史迹修缮方案获批复 开元寺近日动工
国家文物局日前批复同意我市8个海丝史迹的修缮工程设计方案,包括开元寺双塔、九日山摩崖石刻石佛亭...更多
2016-08-08 07:31:16
-
泉州海丝沿线国家生意红火 前5个月贸易额破50亿
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今年前5个月,我市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总额就已突破50亿美元,与去年同期...更多
2016-07-04 09:48:48
-
泉州海丝史迹保护条例二审 法条增删变化有点大
昨日上午,泉州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34次会议,听取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市政府、市法院、市...更多
2016-06-30 14: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