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土地流转调查:土地流转瓶颈 政策引导破解

2015-01-28 11:09:44 来源: 泉州晚报

0浏览 评论0

土地流转瓶颈 政策引导破解

——泉州土地流转调查(下篇)

泉州土地流转调查:土地流转瓶颈 政策引导破解

种植户成立合作社,加工农产品并实施品牌营销。 (戴涵琦 摄)

核心提示

近年来,随着一批批年轻人涌入城市,泉州部分乡村里的土地也在一亩一亩地变荒地(详见本报昨日第5版)。可喜的是,随着农村改革的推进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落实,不少地区荒地又变回良田。目前,全市有超三成的承包耕地已成功流转,不仅盘活了土地,农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

然而,泉州市土地流转率虽然略高于全国的28.8%,但未来发展亦面临一些困难。其中,农村田块分散和农民流转意识淡薄是最大的瓶颈。为了鼓励土地流转,国家、省、市及各县(市、区)农业部门都已出台了相关政策,期待更加有效地促进土地流转。

瓶颈篇

流转形势喜人 背后困难犹存

意识淡: 土地是命根 宁荒也不“转”

永春县石鼓镇社山村一家果蔬基地负责人曾仲明说,他们现在计划扩大规模,在基地附近再租赁三四十亩地。由于这块地分属于多名农户,已经谈了3个多月,仍未谈妥。“村民其实也种得不多,有的地宁可荒着也不愿租出去。”

泉州市农业局经管站负责人也指出,农村田块分散的现状不利于流转。对承租人而言,为取得相对集中连片的土地,需要与不同的农户协商,常常因个别农户不愿意转出而造成成片土地得不到有效流转。这种情况的普遍存在,增加了土地流转的难度和成本。

“对于绝大多数农民来讲,土地仍然是安身立命之本,兼业型农业旧习惯根深蒂固,在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中,大部分对土地的眷恋还很深,特别是受‘离乡不离土’的传统观念影响,土地流转愿望不够强烈,宁愿造成地荒也舍不得将土地流转出去。”长期关注三农问题的业内人士吕先生说,农村土地还担负着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农民将土地当成其最可靠的依托和归宿。他们担忧这种土地的经营权转让最后成了承包权的转让,他们会因此失去自己的承包地。

[责任编辑:林春婷]

相关阅读

福建全省土地使用权出让试行网上交易

福建全省土地使用权出让试行网上交易

10日起,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开通“福建省土地使用权出让管理系统(网上交易模块)”,土地使用权出让试...更多

2014-06-11 15:24:26

南安官桥岭兜村盘活土地 发展旅游增加村民收入

南安岭兜村山通过盘活闲置土地、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发展红色文化旅游等一系列措施,多方...更多

2014-05-30 18:42:33
福建省出台土地新政 严禁“量身定制”现象

福建省出台土地新政 严禁“量身定制”现象

近日,福建省出台土地新政,配合中央基调增保障促民生,规范土地市场避免提升土地成本,同时限制些...更多

2014-05-28 10:02:54

梅山芸塘村促进土地流转 昔日荒山坡今朝生态园

通过土地流转,南安市梅山镇芸塘村曾经荒废的土地变成了生态园。昔日村民“种地不赚钱”,如今不种...更多

2014-05-13 18:2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