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泉州声音带到省两会 市领导领衔提出建议提案

2015-01-30 08:36:09 来源: 泉州晚报

0浏览 评论0

连日来,泉州市委书记黄少萍,市长郑新聪,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海基,市政协主席杨俊峰等,结合工作实际,各自以代表、委员身份领衔提出一系列建议、提案,在省两会平台上传递加快泉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声音。

推荐阅读:

福建省2015年“两会”1月27日-2月1日在福州召开

中国地方两会推动“一带一路”战略“落地”

福建省两会:泉州十大行动计划打造海丝先行区

福建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今日开幕 微信号亮相

快讯:晋江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闭幕

给纺织鞋服业更具针对性的支持

2014年,全省纺织服装和制鞋业产量分别居全国第五和全国前三,而泉州纺织鞋服业占全省半壁江山,产值达3460亿元。近年来,随着国内国际经济结构深度调整,行业发展压力加大,今年,泉州市政府“一号文件”首次聚焦纺织服装业发展。建议、提案提出,希望省里出台政策,更具针对性地帮扶部分困难企业渡过难关,协调各金融机构加大对纺织鞋服产业的信贷支持,省级财政设立行业专项扶持和解困资金,鼓励企业抱团开拓国内外市场,支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支持泉州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试点

当前,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地区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最大瓶颈之一。泉州目前人才总量仅占全市常住人口的8.1%;民营企业中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不足。建议提出,希望省里支持泉州开展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试点,在财税金融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把泉州打造成为全省乃至海峡两岸规模最大的人力资源服务集聚区;支持泉州建设人力资源产业园,鼓励民营资本投资建设;出台引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优惠政策等。

支持泉州申报“跨境电商试点城市”

2014年泉州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300亿元,比增30%,成为全省最大的网络零售聚集区和网货供应地。跨境电商也风生水起,但主要以零售为主,具有小单量、多频次、便捷高效的特点,现有政策和流程难以实现快速通关和退税,成为发展主要瓶颈。建议提出,希望省里支持泉州申报国家“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开发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业务协同与数据共享,强化“由企及物”的风险管理,加快建设跨境电商园区。

在泉州布局一所医学类本科院校

泉州是福建省经济、人口大市,医疗资源的需求量巨大,但医疗卫生人才却严重不足。2013年底,每千人卫技人员数仅 3.68人,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为优化全省医疗教育资源配置,建议、提案提出,在泉州布局一所医学类本科院校;向教育部申请将泉州医高专升格为本科院校,或探索与华侨大学联合办学;加快全科医师培养和高级护理人才储备,培养各类医技人才,应对社会多元专科服务需求。

大力扶持和推进养老事业

当前,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但养老事业发展远滞后于需求。2013年底,泉州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83.9万人。建议提出,希望省政府把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重点内容和政府工作目标责任制,增加财政投入;出台政策,鼓励集体、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实体参与养老服务;加强服务人员教育培训,逐步实行持证上岗;引导社会各方面为老年人提供各种公益性服务。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