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百家姓前十名姓氏起源 衍派传芳怎么来的(组图)

2015-11-07 20:09:08 来源: 今日泉州网

0浏览 评论0

泉州百家姓排行前十名姓氏起源 衍派传芳是怎么来的

(六)张姓源流

●张姓为泉州第六大姓(台湾第四大姓),排名当今中国百家姓第三位。

一、张姓溯源

过去,人们一谈起中国姓氏时,往往爱用“张王李赵遍地刘”来概括前五大姓,张姓被排在前面。现在张氏虽居百家姓第三位,但人数超亿人,确属中国最著名的望族之一。

张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黄帝时代,相传黄帝战隶蚩尤于涿鹿(今河北),其第五子挥献出他发明的弓箭,结果击败了蚩尤,于是黄帝就以长弓为姓,赐挥姓“张”。张挥便成了张氏的得姓始祖。此事在《张氏统宗谱·得姓郡望》有记载:“吾张氏得姓者,自轩辕黄帝第三妃彤鱼氏之子曰挥,观弧制矢,赐姓张氏,官封弓正,主祀弧星,居尹城,国于青阳,后改清河郡,此张氏得姓之由,而望清河郡者独最。”就是说,张姓得姓于黄帝之第五子挥。此后,张挥的后代世居清河郡,而“清河”则成了张姓的一大郡望。据考证,清河郡始设于汉高祖刘邦时代,《水经注》也称:清河源于河南北部,流经河北由海河入海。现在包括泉州张姓在内的世界张姓族人均以“清河”为总郡望堂号,就是不忘先祖之地。

张姓因为是大姓,人丁兴旺,支脉众多,在全国许多地方已发展成为名门望族。《广韵》记载,张姓的郡望除了清河之外,还有南阳、吴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阳、犍为、沛国、梁国、中山、汲郡、河内、高平等。《张氏谱图》则称“有四十三望”。现在,张氏在中国姓氏中是郡望最多的姓氏,说明其分布特别广泛。

谈到张姓堂号,也是一则则有趣的历史故事。例如“百忍堂”:相传唐代有张公艺一家,九世聚居,和睦一堂,远近称颂,并引起唐高宗的兴趣,特亲往探询治家决窍,张公艺只写了100个“忍”字作答,使高宗从中悟出齐家治国之道。后来,“百忍”便成为张家的堂号之一。此外,唐开元间,群臣为玄宗祝寿,多献奇异珍品,唯独宰相张九龄送上一部《千秋金鉴录》的书,该书论述古今兴亡之道,引起玄宗的重视,以史为鉴。张九龄族人,引以为荣,便以“金鉴”为堂号。

二、张姓播迁

张姓族大支繁,其播迁情况也较复杂。与其他姓氏入闽大都有共同的播迁始祖情况不太相同,张姓入闽播迁的先祖、时间、地点,各不一样。限于篇幅,本文仅就入闽、迁台及移居海外的部分张氏支派作一简略介绍。我们知道,台湾及南洋许多张氏是来自福建,尤其是闽南泉州。但泉州的张氏,则有的来自河南,有的来自北方其他地区,入闽张氏始祖,前后时间不相同。例如,晋代,就有中原张氏族人入闽;唐高宗总章年间,也有随陈政父子入闽的张姓军技随从;唐僖宗中和年间,又有河南固始张氏随“三王”入闽,其中有位名叫张清溪者,王氏部将,入闽居漳州,南唐为漳州刺史,据明泉州解元李光缙《景璧集》记载,其后裔有一支分派泉州笋江。

另据泉州《儒林张氏联宗谱》(1996年版),是闽南张氏族谱最新考证的成果,记载了泉南张氏聚居地晋江张林“母乡”的翔实历史。该谱载:泉南张林村,堂号“儒林”。东晋末年(420年),刘裕既篡,有琅琊王郎中令张祎殉国,后子孙入闽,沿江而居,即居晋江古陵之张林。唐末光启二年(886年),“泉人张延鲁率耆老迎王潮入泉。时有张姓随王潮兄弟由河南固始入泉,并居同宗之张林。”后泉之张姓尊延鲁公为开闽始祖,张林族裔以镜斋公为开基儒林始祖。镜斋肇基五季宋初,生九子,后裔分为九大派,今之子孙遍布海内外。近来,海内外后裔前来张林寻根谒祖,络绎不绝。

[责任编辑:卢侨生]

相关阅读

泉州90后小伙原创《闽南梦》MV 点击破万推闽南文化

泉州90后小伙原创《闽南梦》MV 点击破万推闽南文化

“我对嘻哈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加上从小就生活在闽南‘红砖古厝’中,对这片文化热土便有着独特的感...更多

2015-04-08 09:4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