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通过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 12年坚守生态历程回顾
据不完全统计,至2014年年底,全市已投入水污染整治资金208.77亿元,完成1863个整治项目。加大投入、持续多年的碧水工程,让“蓝色湾居”的梦想变成现实。
水增山色,山添水韵。全市实现饰面石材开采环节全行业退出,通过矿山环境整治、水土流失治理,令昔日寸草不生的崩岗变身种养宝地、生态茶园。戴云山、牛姆林等国家、省级自然保护区和云中山、笔架山等生态保护区建设持续推进,城市“绿肺”作用凸显。
呵护“清新泉州”,泉州着力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一方面推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减排,在漂染区、电镀集控区等控制区中实行统一供气、供热,建陶业全行业实施天然气替代工程,另一方面划定全市11个机动车“绿标区”,加快淘汰“黄标车”,同时建立城市公交体系,推行绿色出行。疏堵结合,守护着一片蓝天。
生态文明是昨日播下的种子,是今天萌出的希望,更是明天收获生态红利的一条民生通道。
守护青山绿水、蓝天碧海、金沙银滩,既是炽热的民生情怀,也是坚定的历史担当。
“民有所盼,必有所应”,多年来的生态文明建设历程,泉州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态度鲜明。对生态家园的保护和追求,已融入这座城市的每一寸肌理。
近在咫尺的城市绿地,是市民享之不尽的“绿色福利”:城市绿地系统“显山、露水、透绿”,500公里“慢线”系统串起清源山、紫帽山、大坪山、桃花山,将城市公园、景点和山体、水体等城市美景融为一体。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省道被营造成“四季皆绿、四季有花、四季变化”的森林通道,每年泉州的空气优良率保持360天以上,空气质量长期名列全省前茅。
美丽的“乡村水墨画”以及舒适的“城镇油画”,勾勒出泉州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点线面”联合攻坚的剪影。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遍布城乡,“十二五”以来,10个国家生态县(市、区)、11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659个市级以上生态村拔节生长,正以雨后春笋般的速度装点着泉州的美丽。
136平方公里的泉州湾,其湿地面积占98.98%,堪称“城市之肾”。在长达十余年的保护和推动下,红树林面积已由原来的257亩增加到近7000亩,位居我国东南沿海连片乡土树种人工红树林面积之最。波光潋滟的洛阳桥畔,连片的红树林郁郁葱葱,空中鹭鸟翩然飞舞,在众多摄影爱好者的镜头中永久定格。
建设国家生态市的每一次迈步,都意味着市民“幸福指数”的提升。践行低碳生活,创造文明风尚,从党委政府的倡导化为市民的自觉行动,点点滴滴的成效,支撑起泉州生态市建设的宏大格局。
创建国家生态市“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手执“国家生态市”的靓丽名片,泉州正朝着下一个目标——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城市阔步前进。
[责任编辑:林春婷]
相关阅读
-
泉州市区迎来8万扫墓大军 缅怀先人提倡文明祭扫
泉州市区坟墓最为集中的“两园一山”,前来扫墓的人流量约8万人次,其中泉州宏福园3 5万人次,皇迹...更多
2014-04-06 21:02:43
-
-
泉州鲤城率先受理“单独两孩”申请 两对夫妻领表
福建省“单独二孩”政策于3月31日正式启动。昨日,鲤城区率先在全区范围内启动受理“单独二孩”申请...更多
2014-04-03 09:36:40
-
-
全国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出炉 泉州列第26位
《2013年大陆主要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出炉,福建厦门挤进前十,以41360元居第七名;泉...更多
2014-04-02 16:30:11
-
-
泉州在菲律宾办四大活动 让世界感受“文都”魅力
富有泉州特色的惠女服饰展示感知东亚文化之都泉州·闽南文化菲律宾行活动圆满结束,泉籍菲华乡贤反...更多
2014-04-02 10:16:30
-
-
中国文联表演艺术家泉州开展 姜昆唐国强等亮相
“绿叶增春——中国文联著名表演艺术家书画联展”3月31日在泉州市开幕,覃志刚、姜昆、唐国强、徐沛...更多
2014-04-01 18:0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