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刺桐大桥下惊现中华鲟 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015-12-19 10:22:23 来源: 今日泉州网

0浏览 评论0

泉州刺桐大桥下惊现中华鲟 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2月18日,晋江渔民许进兴夫妇,在泉州后渚港附近海域网获一条“怪鱼”,身长约50厘米、重1.5公斤,吻尖而突、背部有菱形骨板,口前有触须,背部还有一条类似“电线管”的东西。经晋江市海洋渔业局工作人员鉴定,这条身形奇特的鱼是中华鲟,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当日下午2时,在晋江仙石边防派出所官兵的护送下,这条中华鲟被放归大海。据悉,中华鲟有“水中大熊猫”和“水生物中的活化石”的美誉,主要分布在我国东海和长江中,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石狮日报 记者 洪亚男 通讯员 卢杰)

“抓了30多年鱼,从没捞到这种鱼,这是鲨鱼,还是啥?”昨天上午9时10分,晋江公安局仙石边防派出所接到渔民林女士报警求助,称其在刺桐大桥附近网鱼时,捞到一条头尖身上有棱的“怪鱼”。

泉州刺桐大桥下惊现中华鲟 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林女士捕到的中华鲟幼鱼

在林女士家里,海都记者看到,“怪鱼”约50厘米长,头部和身体均呈青灰色,腹部灰白色,背部和体侧、腹部共有五列浅色的棱形骨板,看起来有点像幼鲨,只是头部呈长三角形,与鲨鱼不同。

林女士说,她和老公许先生是当地渔民,捕鱼30多年,前天下午在刺桐桥下撒网,昨天上午8时左右收网时发现了这条鱼。因不知怎么处理,她选择了报警。

根据该鱼的外观,有人推断其可能为中华鲟。仙石边防所随后与晋江市海洋与渔业局取得联系,昨天上午,经专家辨认,此鱼为中华鲟幼鱼。

晋江市海洋与渔业局渔业科谢科长告诉海都记者,中华鲟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水中大熊猫”之称。中华鲟是白垩纪残留至今最为古老的现生鱼类之一,为我国特有鱼种,据文献记载,最大体重达560公斤。

据悉,在泉州沿海曾发现过3次中华鲟,鱼身均有放流标志,而此次发现的中华鲟身上并无此标志。专家依其体型等推断其为中华鲟幼鱼,可能因在外海搜寻食物至此。昨日中午,这条中华鲟幼鱼被原地放游。(海峡都市报闽南版)

[责任编辑:柯宁]

相关阅读

好消息!长江口发现大量中华鲟幼鱼 创10多年之最

好消息!长江口发现大量中华鲟幼鱼 创10多年之最

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获悉,今年春夏上海长江口出现大批中华鲟幼鱼,数量为往年的数...更多

2015-09-17 09:58:58
安徽安庆十年来首次发现野生中华鲟 已放归长江

安徽安庆十年来首次发现野生中华鲟 已放归长江

更多

2015-07-23 15:02:21
葛洲坝船闸闸室内发现一条死亡的中华鲟(图)

葛洲坝船闸闸室内发现一条死亡的中华鲟(图)

更多

2015-07-09 11:31:13
长江南京段水域多次发现野生中华鲟幼鱼

长江南京段水域多次发现野生中华鲟幼鱼

更多

2015-05-12 15:29:22

国内首条跨越中华鲟核心保护区长江大桥合龙

更多

2015-05-05 19:04:33